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原发性NSCLC患者37例为观察组,健康对照组1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7水平。比较两组外周血Th17细胞及IL-17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外周围血Th17细胞及IL-17水平与肺癌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NSCLC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Th17细胞及细胞因子IL-17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肠纤维瘤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7例结肠纤维瘤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甲组6例、乙组6例和丙组5例,甲组患者实施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乙组实施腹低位切除和腹膜外吻合术,丙组实施保留肛括约肌的结肠切除术,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丙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甲组和乙组(P<0.05)。结论对结肠纤维瘤患者来讲实施保留肛括约肌的切除术是临床有效的手术之一,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结肠纤维瘤 结肠切除术 临床诊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疗效。方法分析2012年11月—2017年3月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17例疗效。结果17例患者均得随访,时间6~29个月,平均14.6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在患肢晚负重前提下,用PFNA固定股骨粗隆下骨折是个不错的选择,该方法可提供较好的复位及稳定性,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满意,同时简化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

  • 标签: 粗隆下 骨折 PF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联合检测在老年人群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老年胃癌患者,并将其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和病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PGⅠ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是PGⅡ和G-17水平和对照组的明显偏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的指标异常,可用作胃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胃癌筛查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Th17细胞在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正常组小鼠和DSS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及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小鼠相比较,DSS组小鼠的体重明显下降(P<0.05),结肠黏膜变薄,隐窝出现分支、萎缩、扭曲等结构改变,肠壁内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正常组小鼠结肠组织中Th17的相对表达量为(0.013±0.003)%,DSS组小鼠结肠组织中Th17的相对表达量为(0.09±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7细胞在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量增加,并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治疗靶点。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Th17细胞 DS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獐宝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的影响情况。方法择取40只雄性10日龄SD幼鼠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造模组、空白组、莫沙必利组以及獐宝组,对其进行相关处理,分析结果。结果治疗前,造模组、莫沙必利组以及獐宝组的G-17、PGII、PGI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造模组以及空白组的G-17、PGII、PGI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和莫沙必利组相比,獐宝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者,使用獐宝加以治疗,可取得满意成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水平,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獐宝 萎缩性胃炎 血清胃泌素-17 胃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检测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4月我院120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1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包虫病IL-17水平显著高于Ⅰ、Ⅱ型及Ⅳ、Ⅴ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与Ⅳ、Ⅴ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7水平在肝囊型包虫病显著升高,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感染类型,对患者进一步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白细胞介素(IL)-17 肝囊型包虫病 感染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通肺平喘汤、布地奈德联用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机体外周血Th17/Treg表达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接诊的8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通肺平喘汤、布地奈德联用治疗,对比临床效果以及Th17/Treg表达。结果观察组95.0%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0%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Th17降低,Treg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Th17/Treg水平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上述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肺平喘汤、布地奈德联用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能够降低Th17表达,增强Treg表达,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通肺平喘汤 布地奈德 老年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Th17/Treg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