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肺结核患者血清β-CAR、IL-17及CD4^+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住院收治的68例初治PTB,并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标准2S(E)HRZ/4HR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接受24周治疗。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反应因子以及免疫功能,评价中医症候评分,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丙二醛(MDA)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β-胡萝卜素(β-CAR)降低(P〈0.05),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降低(P〈0.05),干扰素γ(IFN-γ)升高(P〈0.05),CD3^+、CD4^+、CD4^+/CD8^+升高(P〈0.01),CD8^+降低(P〈0.01),咳嗽、潮热、盗汗、消瘦症候评分降低(P〈0.01);与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DA较高(P〈0.05),SOD、β-CAR较低(P〈0.05),IL-10、IL-17较低(P〈0.05),IFN-γ较高(P〈0.05),CD3^+、CD4^+、CD4^+/CD8^+较高(P〈0.01),CD8^+较低(P〈0.01),咳嗽、潮热、盗汗、消瘦症候评分较低(P〈0.01),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PTB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参麦注射液 β-CAR IL-17 CD4^+
  • 简介:目的探讨蛇葡萄素对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和结肠IL-17A、IL-21、IL-23含量和结肠IL-17A、IL-21、IL-2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美沙拉嗪对照组、蛇葡萄素低剂量组、蛇葡萄素中剂量组、蛇葡萄素高剂量组6组。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制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各组分别灌胃给药7d,测定大鼠结肠湿重及长度、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清和结肠中IL-17A、IL-21、IL-23含量和结肠IL-17A、IL-21、IL-23mRNA表达。结果中、高剂量蛇葡萄素组和美沙拉秦组大鼠结肠湿重指数、结肠MPO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蛇葡萄素组和美沙拉秦组大鼠血清和结肠中IL-17A、IL-21、IL-23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蛇葡萄素组和美沙拉秦组大鼠结肠中IL-17A、IL-21、IL-23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蛇葡萄素组和美沙拉秦组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蛇葡萄素可下调血清和结肠中升高的IL-17A、IL-21、IL-23含量,下调结肠中升高的IL-17A、IL-21、IL-23mRNA表达,调节IL-23/IL-17炎性轴功能失衡可能是其减轻结肠炎性损伤的机制之一。

  • 标签: 实验性结肠炎 蛇葡萄素 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炎性轴 白细胞介素17A 白细胞介素21 白细胞介素23
  • 简介: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PG)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叶酸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两组各30例,对两组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水平、免疫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血清胃泌素17、PGI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PGⅡ水平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CD4+T、CD4+T/CD8+T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CD8+T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气滞胃病颗粒联合叶酸治疗较叶酸单独治疗更能有效改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免疫功能。

  • 标签: 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 气滞胃病颗粒联合叶酸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