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内服洗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临床分析法对我院 2018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诊治的患儿 100 例进行探究,将参与此次试验的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 50 例,其中研究组患儿采取临床中药内服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西药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药物干预后的疗效以及机体产生不良反应现象的结果等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要比对照组低,两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上治疗婴儿湿疹的常规方法是采取西药干预,但由于婴儿免疫功能较低,西药过度干预会对婴儿健康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良反应显著,而根据中药内服洗方式进行干预,不仅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显著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在临床上具备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中药内服 外洗 婴儿 湿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我科对这例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病人实施的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这例病人进行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管理,重视营养支持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 经过医务人员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严密控制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感染的传播。结论 对这例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感染的病人实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在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标签: []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 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的实验方法:随机抽取 2019 年 1 月到 6 月我院 100 名 母婴同室新生儿, 将其均分为试验组( 50 名)和对照组( 50 名)。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情况(有无不良情况出现、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否有投诉的情况出现等)。实验结果:对照组不良情况以及投诉情况的出现次数要少于试验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要高于试验组。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 母婴同室 新生儿护理 应用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骨髓炎合并骨不连采用 Ilizarov固定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76例慢性骨髓炎合并骨不连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 38例)和治疗组( 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 Ilizarov固定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 92.1%,高于对照组的 71.1%;住院治疗总时间和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 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 7例;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慢性骨髓炎合并骨不连采用 Ilizarov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迅速减轻疼痛,缩短治疗和恢复时间,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

  • 标签: 慢性骨髓炎 骨不连 Ilizarov外固定 有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合穴位贴敷治疗寒内饮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寒内饮型咳嗽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采用射干麻黄汤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阿斯美(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为期4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5%。结论:射干麻黄汤合穴位贴敷治疗寒内饮型咳嗽疗效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咳嗽 外寒内饮 射干麻黄汤 穴位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研究颈静脉留置针针对骨科危重患者的救助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 方法 选取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期间诊治的 20 名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0 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四肢浅静脉穿刺,观察组进行颈静脉穿刺,在治疗过程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输液速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的统计与调查。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颈静脉穿刺相较于四肢浅静脉穿刺有显著性差异( )。 结论 颈静脉留置针应用于骨科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提高了救治效率,节省了治疗时间。

  • 标签: 颈外静脉留置针 四肢浅静脉穿刺 骨科危重救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是前列癌的一个肿瘤指标。由前列腺腺体以及基质细胞产生的蛋白活性物质,包括进入精液内和少量进入血液内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后者包括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该文高龄患者前列腺肥大,多次尿路感染,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一度认为患前列腺癌并放弃治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经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术,病理检查得以排除前列腺癌。该病例提示,尿路感染出现时,可损伤前列腺体,常伴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核磁共振( MR)检查提示前列腺增大伴右周带异常,容易怀疑为前列腺癌。良性病变时,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经消炎治疗后往往趋于正常,恶性病变时,不变或趋向更高,因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动态检测,可资鉴别良恶性病变。在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术,通过病理确诊排除良恶性病变,以避免加重患者焦虑等心理压力和误诊。前列腺癌诊断主要依靠经直肠彩 B 引导的前列腺穿刺活检 [1]。

  • 标签: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癌 动态检测 前列腺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经周静脉穿刺 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PICC置管新生儿 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间,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并纳入参照组,另一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并纳入研究组,两组分别有 40例新生儿,并对这两组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从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上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上对比,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 p<0.05)。结论 对新生儿经周静脉穿刺 PICC置管的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 新生儿 PICC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妊娠合并痔疮的不同治疗方式及其效果差异。方法:于 2020年 2月到 2020年 3月以我院妊娠合并痔疮患者 120例进行研究。 120例患者基于随机数表法的原则划分为实验组、常规组。常规组应用剥内扎手术,实验组采取自动痔疮套扎术。基于疗效与安全性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的疗效指标以及安全性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计算结果差异突出,

  • 标签: 自动痔疮套扎术 外剥内扎术 妊娠合并痔疮 临床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