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胆道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改变了胆道术后残余结石需要行多次于术的弊端,已经成为治疗术后残余结石的理想途径和首选方法。

  • 标签: 肌道疾痫 胆道引流管 实道 再通
  • 简介:目的探讨腔内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ASO)的操作技巧及临床经验。方法对157例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166条肢体)行腔内治疗,其中48条肢体单纯进行球囊扩张,113条肢体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手术结束前均行动脉造影,以了解扩张后动脉通畅情况。术后常规抗凝治疗。结果1例腘动脉分叉以下闭塞患者和4例股浅动脉或髂动脉长段闭塞患者因导丝不能通过闭塞段而失败截肢,117条肢体足背动脉或桡动脉搏动恢复,157条肢体皮温升高。结论对肢体动脉硬化行闭塞患者,腔内介入是一种创伤小和可重复治疗方法。

  • 标签: 动脉硬化 闭塞性 血管造影术 血管假体植入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老龄化加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献报道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在8.3%~18.8%。由于患者多在症状严重时方就医,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弥漫,狭窄程度严重,甚至闭塞。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血管腔内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其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导管室自2011年7月起开展腔内介入治疗ASO,至2012年7月共12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围手术期护理 腔内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血管病变 血管腔内治疗 社会老龄化
  • 简介:<正>近20年来,随着腔内介入技术的成熟和设备改进,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数量迅速增多。许多无法耐受开放性手术的患者也得到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一项Meta分析总结了10项随机对照研究包括656例病例,发现腔内介入治疗股腘动脉段病变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3%~12.67%[1]。并发症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危及肢体存活及生命。本文简述了预防及处理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并发症的一些相关经验。

  • 标签: 严重并发症 动脉闭塞性病变 治疗并发症 介入治疗 动脉闭塞性疾病 开放性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最佳呼气相薄层CT气体潴留评估方法。方法采用三层五分法及视觉评估法两种阅片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BOS患者呼气相薄层CT表现,对比呼气相薄层CT气体潴留影像学评分对于气体潴留的诊断价值和视觉评估法、三层五分法及肺功能检查(PFTs)3种方法对于BOS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PTTs分级:17例BOS0,7例BOS-p,2例BOS1,1例BOS2,2例BOS3,PFTs预测BOS发生的敏感度为41.38%(12/29)。三层五分法ROC曲线下面积(0.566)大于视觉评估法(0.485)。三层五分法评估的敏感度为25.00%(3/12),特异度为82.35%(14/17),阳性预测值(PPV)为50.00%(3/6),阴性预测值(NPV)为60.87%(14/23),预测BOS的敏感度为55.17%(16/29);视觉评估法敏感度为41.67%(5/12),特异度为58.82%(10/17),PPV为41.67%(5/12),NPV为58.82%(10/17),预测BOS的敏感度为79.31%(22/29)。结论对于诊断气体潴留,三层五分法的价值大于视觉评估法;对早期预测BOS,视觉评估法的预测价值最高,三层五分法次之,PFTs最小。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细支气管炎 闭塞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医学迅猛发展,医疗设备更新快,信息量日益丰富,单纯依靠传统的各个医疗信息系统的归口信息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发展的步伐。医疗信息的交互与集成的研究是现阶段数字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信息共享是实现信息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卫生信息共享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院依托军人健康体检信息系统、军人医疗信息互通系统和军人住院信息系统,构建军人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各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信息共享和流程协同,进一步提高对基层部队医疗保障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也为下一步打造医院数字化医疗、

  • 标签: 医院 信息建设 集成平台
  • 简介:摘要对影响医疗服务沟通与信息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设计适合于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沟通与信息利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医疗服务沟通 信息利用 体会
  • 简介:目的:建立急诊抢救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增强急诊抢救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3G网、WIFI、无线互联网,集成构建急诊抢救流程管理框架,绘制各个抢救模块的流程图,在每一个流程的关联活动添加标准化文档,集成流程管理的标准化系统。结果:通过建立智能化抢救流程管理系统实现标准化成果的可应用、可共享、可优化、可持续。结论:通过信息化的流程管理,可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并大力推动急诊学科的快速发展。

  • 标签: 抢救流程 信息化 管理
  • 简介:摘要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使药学管理更加规范、有效,彻底改变了医院药学传统的工作模式,促进了医院药学快速发展,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 标签: 计算机 药学 医院 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