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手法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踝关节跖屈度、跟腱延长数量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接收的100例(140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予以100例患儿进行中医手法治疗,并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中医手法的疗效、踝关节跖屈度、跟腱延长数量量。结果 治疗6个月的总有效率、踝关节跖屈度高于治疗3个月(P

  • 标签: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中医手法 踝关节跖屈度 跟腱延长数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检查常见并发症并分析其预防的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尿动力检查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并且分期其出现的原因。结果:在本次研究的患者之中有8例出现了并发症,占总人数的6.67%。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有4例为置管失败,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尿管比较狭小;有2例是因为插管性相关感染引起的发热;1例因为尿道损伤出现血尿;还有1例出现严重的膀胱痉挛。结论:在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时,应该谨慎使用,避免滥用,并且进行严格的消毒等操作,对于可能出现的发热、出血等并发症,要提前做好预防的准备,并且在出现后及时处理。这样才能够让尿动力检查更加有价值。

  • 标签: 尿动力检查 并发症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之间的联系及现状。方法:使用职业压力测量表、情绪劳动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对本院的100位产科护士进行测试。结果:产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呈相关,职业压力的有情绪劳动和职业倦怠正相关,情绪劳动与职业卷但正相关;产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情绪劳动和职业倦怠的平均分数在中等水平,职业压力较大的是时间安排和工作量两方面,自然表现决策是情绪劳动中得分最高的项目,职业倦怠呈中度。结论:产科护士职业压力,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三者关系密切。

  • 标签: 产科护士 职业压力 情绪劳动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光动力治疗面部扁平疣的实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2.6-2014.11月份收治到的60例扁平疣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随机平均的分成了的对照组组和研究组,两组都给予到5-a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到较为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了护理,然后比较两则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联合中央血管结扎(CVL)术对结肠癌患者手术清扫淋巴结数量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纳入56例结肠癌患者,病例选取时间2019-10至2020-10。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前者行传统手术治疗,后者行腹腔镜CME联合CVL术。以统计学对清扫淋巴结数量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治疗组清扫淋巴结数量(20.32±1.85)枚明显高于参照组(14.89±2.84)枚(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参照组28.57%(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治疗中,行腹腔镜CME联合CVL术清除淋巴结的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更少,因此可优先选择。

  • 标签: 腹腔镜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中央血管结扎 淋巴结数量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在尖锐湿疣治疗中,采用光动力三阶段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8月10日/2020年12月30日的70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U组(采用CO2 激光治疗)、三阶段N组(采用CO2 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局部免疫调节剂三阶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情况、免疫因子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三阶段N组复发率、IL-4和 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U组( =6.248,t=7.068、28.968),三阶段N组IL-12水平高于对照U组(t=24.544),具可比性(P<0.05)。结论 将光动力三阶段治疗应用在尖锐湿疣治疗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再复发率,改善患者免疫因子水平。

  • 标签: 尖锐湿疣 CO2 激光治疗 光动力疗法 免疫调节剂 IL-10
  • 简介:摘要: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和临床药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该课程是药学与医学重要的桥梁课程,更是药物研发与临床药学服务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指导。目前,在新药筛选及生物等效性评价、药物制剂研发以及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等方面,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本校药学院药学、临床药学和药物制剂等本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本科教学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组成。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能够为药理学、药剂学、临床药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输送优质本科生生源,最终培养科研创新型高水平药学专业人才,使他们在新药研发和药学服务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生物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 实验教学 改革探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7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胃肠动力指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 研究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上面部动力性皱纹疗效、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结果:实验组综合有效37例(97.37%),对照组综合有效31例(81.58%),(p<0.05)。实验组综合不良反应2例(5.26%),对照组综合不良反应8例(21.05%),(p<0.05)。结论: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对上面部动力性皱纹患者有差异性的疗效,因A型肉毒毒素有毒性,高剂量用药可导致不良反应,影响疗效;低剂量可满足患者的除皱要求,避免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 治疗 上面部动力性皱纹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对血流动力学效应的相关知识的科普,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在镇痛镇静治疗过程中一些必要的医学知识。方法 对我院下辖社区的居民进行不定期的关于镇痛镇静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效应的相关医疗知识科普,科普的内容包括为什么要进行镇痛镇静治疗,以及了解血流动力的必要性等。结果 通过对镇痛镇静治疗血流动力学效应相关医学知识的科普,我院下辖社区的居民对于镇痛镇静治疗下血流动力学效应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结论 对于重症治疗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来说,对镇痛镇静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有深刻的了解能够使患者进一步的提升对病情治疗的认知度。

  • 标签: 镇痛镇静 血流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SD大鼠动物实验,比较常规DIEP皮瓣及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的疗效,从而得到Flow-through后对皮瓣的成活面积及成活质量是否存在不良影响,以便指导临床工作,同时有效地推动重建机理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创伤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健康的SD大鼠20只,进行随机分配为A、B两组,每组10只。①A组为常规DIEP皮瓣组:常规游离DIEP皮瓣,只携带一个皮穿支供血,腹壁下动脉远端予以常规结扎。以此模拟常规DIEP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某处皮肤软组织缺损。②B组为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组:常规游离DIEP皮瓣,只携带一个皮穿支供血,腹壁下动脉远端不予以结扎。以此模拟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游离移植,既修复四肢某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又修复主要动脉缺损重建患肢血液循环。分别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于皮穿支供血进行测量并记录术前及术后6 h,1 d,3 d,5 d,7 d,2周,3周血流参数;采用激光多普勒超声测量皮瓣血流灌注值(PU)。结果 :两组皮瓣的血流动力学比较: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成活面积A组(49.62± 0.81) cm2,B组(50.21± 0.64)cm2。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穿支点射血分数较常规DIEP皮瓣降低,同时皮瓣灌注量略减少,但灌注量的减少并没有影响皮瓣的成活面积及成活质量,反而有利于皮瓣成活质量的提高。另外,通过血流桥接式在增加皮瓣成活质量同时,重建了远端的血液循环,达到了一举两得双重效果。

  • 标签: SD大鼠,DIEP皮瓣,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成活面积及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对胃肠动力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94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此94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n=47)和研究组(n=47)两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万安县人民医院的62例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试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手术及新生儿情况,观察两组麻醉前、麻醉后5min、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诱导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局麻药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麻醉5min后、手术结束时,两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min及手术结束时,两组心率均高于麻醉前,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麻醉前,但试验组心率低于对照组,舒张压及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EVl000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在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40例危重患者为例,依据监测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中心静脉压)与研究组(22例,EVl000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估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结果 对危重患者进行连续监测CVP可有效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预后效果,特危重患者在进入MODS阶段后基于EVl000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患者进行抢救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结论 采用EVl000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式对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可避免传统监测CVP的局限性及监测损伤问题,更为符合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临床需要。

  • 标签: 基层医院 重症医学科 危重患者 血流动力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穿孔治疗过程中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对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胃穿孔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两组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其中,传统开腹手术为对照组治疗方法,腹腔镜下行微创手术是观察组主要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动力恢复和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腹腔脓肿、切口感染和粘连性肠梗阻分别为9.52%、14.29%、4.76%,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38%、0.00%、2.38%,两组资料相比,结果为P<0.05,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穿孔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给予其在腹腔镜下接受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且很少发生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微创手术 胃穿孔 胃肠动力恢复
  • 简介:摘要:光动力疗法主要是利用光敏效应改变细胞或生物分子的生物机能,从而科学地摄取肿瘤组织的生长活性物质,达到一种消除肿瘤的综合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是在光敏剂的参与之下,通过合理的调节剂量,产生光敏剂激活效果,从而使得肿瘤形态发生变化,受伤或坏死的肿瘤分子不断地消亡,达到最终的治疗目的。1978年,光动力疗法开始被应用在癌前期皮肤病及浅表皮肤肿瘤的治疗上,近些年,随着光动力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癌症治疗的相关效果也不断的提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光动力治疗 癌前期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溃疡出血患者应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对其胃动力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98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对照组(n=49例)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n=49例)联合消化内镜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3.67%)(P<0.05)。结论:胃溃疡出血患者应用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胃动力指标,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胃溃疡出血 四联疗法 消化内镜 胃动力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联合应用全麻、硬膜外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在2020.4-2021.4期间选出实施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58例,根据奇偶法将其分成2组。其对照组用全麻方式实施麻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联合硬膜外麻醉,然后对比各组患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切皮时、麻醉半小时、术毕即刻的HR和SBP,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联合应用全麻、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其血流动力学波动,值得应用。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宫颈癌根治术 全麻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不同注药速度对于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接诊的90例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注药速度10秒、B组注药速度15秒、C组注药速度为20秒,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结果:B组麻醉优良率高于A组与C组,P>0.05。3组最低血压与镇痛最高平面相比,P>0.05。最低血压时间点与镇痛平面T6时间、最高平面出现时间,A组与C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在镇痛平面出现时间上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具有不同影响,将注药速度控制在15秒、20秒对于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高,麻醉效果理想。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不同注药速度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