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患者十二指肠严重损伤的外科处理方式。经以往各种手术相比较,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Roux-en—Y吻合效果最好。结果本组10例十二指肠严重损伤患者,经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行Roux-en—Y吻合,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除1例患者3.5年后肿瘤复发死亡外,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十二指肠破口与空肠直接行Roux-en—Y吻合,手术方法简单,创伤轻,疗效好,而且适用于十二指肠各部位的损伤。

  • 标签: 腹部损伤 十二指肠造口术 吻合术 Roux-en-Y
  • 简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的消化道通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存在技术要求高、精细程度大、并发症处理困难、长期疗效有待循证医学的验证等问题,该手术未能普及。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实施了4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患者术前均经ERCP检查确诊患有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肿瘤直径〈1cm,行十二指肠乳头活组织检查,3例为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为腺癌,术前行CT、MRI检查均未见肿大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故选择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1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瘤,3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切缘均为阴性,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无转移。术后除1例发生少量胰液漏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4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严格掌握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操作规范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局部切除
  • 简介:胰头癌的手术治疗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早期认为肿瘤侵犯血管为手术的禁忌证。但随着外科治疗理念的发展,目前肿瘤侵犯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的患者可以实施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使胰头癌的手术的切除率和五年生存率大大提高。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门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期间至我院消化科就诊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常规治疗的同时,抑酸药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胃镜表现来评估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愈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中兰索拉唑的联合应用更能良好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明显提高患者临床胃镜愈合率,良好减轻患者病情。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表现,兰索拉唑,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患者49例,选取同期进行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治疗患者18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的呕吐频率、呕吐量以及钡剂排空时间均显著高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吻合口破裂瘘、术后梗阻、胃排空障碍以及营养性合并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患者,应该在早期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并配合给与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肠道外营养、纠正贫血、积极预防并发症处理,对于患者痊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瘢痕性幽门梗阻 临床特点 治疗措施
  • 简介:胆石症是我国常见病,其发病率为0.9%~10.1%,我国1990年至1995年13个省5582例胆石症患者中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病占28%[1]。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患者痛苦程度重且恢复慢。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微创外科已逐步成为治疗胆石症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需在全身麻醉下操作,肝内结石残留率高,常规放置T管,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而经十二指肠镜UlOOplus激光碎石可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收治的57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激光碎石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技巧。

  • 标签: 胆管结石病 碎石术 激光
  • 简介:十二指肠憩室是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60%~70%的十二指肠憩室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乳头周围2~3cm处,称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中心采用憩室切除术治疗3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疗效。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治疗
  • 简介:随着器官保留理念被外科医师广泛接受,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PHR)逐渐被用于治疗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及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DPPHR手术区域解剖及血供复杂,术后易发生并发症。笔者在经典DPPHR术式上进行改良,提出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DPtPHR)。本文就上述要难点对DPtPHR手术方式的演变、手术操作的要点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进行简介。DPtPHR的操作要点在于完整切除胰头及病变组织、保障十二肠血供与防止胆道损伤与缺血,其适应证主要包括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浆液/黏液囊腺瘤、G1/G2级神经内分泌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与分支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值得注意的是,需要结合术前影像检查、术中探查与冰冻快速切片明确诊断并排除癌变。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炎 慢性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胰瘘合并严重感染时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腹部外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发生胰漏7例,胆漏4例,均合并腹腔严重感染,总结其中的护理方法。结果这1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后胆胰瘘合并严重感染的患者经过耐心细致的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心理护理及加强引流管护理及营养支持是胰十二指肠切除后胆胰瘘合并严重感染的患者的重要护理策略。

  • 标签: 胆瘘胰瘘感染
  • 简介:目的针对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进行调查分析,探究胰腺癌患者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97例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将患者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血管重建方式、有无术后并发症发生、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作为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7例联合血管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1.9个月,1、2、3年存活率分别为30.3%、14.1%、8.1%。联合血管切除患者术后30d内有8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8.2%(8/9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6%(20/97),其中以腹腔内出血为主要术后并发症。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是患者能否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两个独立因素分别是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血管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连续胰管空肠吻合方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2月至2011年2月间在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58例,采用连续胰管空肠吻合方式的患者32例作为胰管吻合组,采用传统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方式的患者26例作为传统吻合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胰瘘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术后胰瘘发生情况胰管吻合组与传统吻合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与传统吻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时胰肠吻合应用连续胰管空肠吻合方式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胰瘘的发生率,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空肠吻合 缝合技术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腹上区反复疼痛半年于2011年3月1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功能检查无异常,腹部平坦,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及包块,

  • 标签: 胰腺疾病 胆石症 胰管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80例分为3组,均行EST联合LC,随机并按其EST术后手术时间分为3组。分别于EST术后3d(A组),7d(B组),30d(C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EST术后7d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间(51.00±2.31)min明显较A组(34.70±2.24)min、C组(34.43±2.51)min延长(t=0.002,P〈0.01);中转开腹率10.0%(6/60)较A组1.7%(1/60)、C组1.7%(1/60)明显增高(t=0.028,P〈0.05);术中出血量(50.43±3.90)ml较A组(28.86±3.35)ml、C组(28.57±3.40)ml明显增多(t=0.00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T术后30d组腹腔镜胆囊切除住院总费用(15250.57±1006.67)元较A组(10093.29±496.05)元、B组(10845.86±744.27)元明显增加(t=0.002,P〈0.01)。结论EST术后3d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可降低手术难度与中转开腹率,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安全有效,优势明显。

  • 标签: 胆结石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为总结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提高该病救治水平,就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十二指肠降部隔膜13例,十二指肠水平部闭锁1例,肠旋转不良7例,环状胰腺3例(其中1例合并肛门闭锁),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1例。本组行Ladd术6例,1例因肠坏死,家属放弃治疗。行隔膜切除,肠管纵切横缝术13例,胃空肠吻合1例,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2例。十二指肠前壁菱形吻合2例。结果本组的25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治愈22例、死亡2例、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营养不良患儿发生伤口裂开,经伤口二期缝合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而愈。随访22例康复出院的患儿6月~3年,患儿均生长发育良好,无腹胀、呕吐、腹痛等症状。结论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是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膜式闭锁、环状胰腺等,早期诊断、及时、合理选择手术方法、避免漏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 十二指肠梗阻 诊断 疗效 先天性畸形 隔膜切除肠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23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97例)和无血管切除重建组(1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病理检查结果、患者预后以及淋巴结转移对两组患者预后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及无血管切除重建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54±136)rain和(445±10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10±939)ml和(623±34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2,4.873,P〈0.05)。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和无血管切除重建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8.2%(8/97)和3.0%(4/1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64,P〉0.05)。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和无血管切除重建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6%(20/97)和8.2%(11/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58,P〈0.05)。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和无血管切除重建组患者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32.0%(31/97)和16.4%(22/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87,P〈0.05)。随访至2012年9月,223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53例,中位生存时间为8.4个月(6.9~10.0个月);无淋巴结转移者170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8.6个月(15.8~21.5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045,P〈0.05)。53例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31例,中位生存时间为8.5个月(6.3~10.7个月),无血管切除重建组2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8.3个月(6.1~10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血管切除重建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疗效对比分析,并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0月6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对照组34例行开腹穿孔修补,两组术后均行正规抗溃疡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28例手术成功,2例因缝合困难中转开腹完成修补,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5/34),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26.5±7.8)h,显著短于对照组(61.6±10.8)h(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6.5±1.8)d显著短于对照组(10.6±2.6)d(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比传统开腹修补术具有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进行合适处理,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开腹手术 腹腔镜 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差异,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将8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腹腔镜组48例和开腹术组4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应用镇痛药比例、术后3d引流量、瘢痕长度、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体温异常发生率、住院天数,进行两组各观察指标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3d引流量、住院时间、瘢痕长度、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体温异常发生率、术后使用镇痛药比例分别为13.6±3.6ml比28.7±5.4ml,33.1±1.4d比82.2±2.6d,1.9±1.5ml比1.9±1.5ml,6.4±2.3d比10.6±3.4d,1.7±0.3cm比11.9±3.2cm,14.3±1.3h比46.8±6.6h,3/6.25%比15/37.5%,2/4.17%比2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微创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能够减小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加快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感染几率、促进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美容效果,是一种更安全可靠、更有优越性、更值得推广的理想治疗方法。

  • 标签: 胃十二指肠穿孔 腹腔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合理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就诊的1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病例资料,按11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比例、住院天数、并发症比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5.2±11.5min比60.6±12.2min,13.2±3.4ml比28.3±5.2ml,1.9±1.5d比3.2±2.3d,7.0±2.4d比12.8±3.7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切开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炎性肠梗阻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使用镇痛药比例分别为0/0%比3/6%,1/2%比3/6%,0/0%比2/4%,0/0%比2/4%,1/1%比10/20%,3/6%比26/5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术后镇痛药使用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修补术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的特点,符合手术指征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