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有较高使用率,为了确保患者使用安全,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管液及管方法,下文针对静脉留置针管液种类及管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封管液 封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理盐水和肝素盐水封管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管效果。方法将48例普外科术后使用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50U/ml的肝素盐水封管,实验组采用用生理盐水封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堵管发生率和术前、术后血凝常规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测定(TT)。结果两组患者留置针管道堵管发生率和留置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可用生理盐水封管液替代肝素盐水。

  • 标签: 外周静脉留置针 封管 肝素钠 生理盐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理盐水脉冲式管在PICC安全管的安全性。方法选取PICC置管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输液后对照组用1u/ml肝素稀释液脉冲冲管,实验组用20ml生理盐水连续脉冲冲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前及拔管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拔管时管道血栓附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栓形成率均为2.3%,实验组患者及APT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PICC置管时应用生理盐水具有方便、性价比高、无风险等优点。

  • 标签: 老年患者 PICC导管 生理盐水 脉冲封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提高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以下称静配中心)贴摆药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具体方法进行实施,保证贴摆药工作的高质量及高效率。方法:严格遵守静配中心贴摆药的工作细则,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操作,对贴摆药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优化。结果:按照具体方法实施后,贴摆药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结论:通过对日常工作不断的学习探究及工作经验的总结,对工作流程的不断优化,提高工作的质量及效率的同时减少贴摆药的差错,使静配中心为临床用药提供优质的服务,保证临床的用药安全,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 标签: 静配中心 贴签摆药 工作质量 效率
  • 简介:《中国血液净化》各位编委:在《中国血液净化》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际,我作为一名血液净化工作者、《中国血液净化》编委会一员深深地感谢全国血液净化工作者、专家、学者、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及国际同道的热情参与辛勤劳动.

  • 标签:
  • 简介:本机主要由易拉瓶自动冲洗吹干器,灌装器,封口器,控制器与传递机构等部件组成,采用电气与机械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压缩空气,注射用水与药液,使易拉瓶的自动冲洗,吹干,灌装药液与封口在一整机上同时进行,节省了设备,缩短了流程,减少了污染环节,提高了药剂质量,是医院制剂室与药厂生产口服液的理想设备。

  • 标签: 易拉瓶 自动冲洗 吹干 易拉瓶自动冲洗吹干灌封机 制药设备 口服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静配中心贴摆药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的相关策略及其应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纳取本院静配中心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负责贴摆药的30名相关工作人员,将本院静配中心在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的工作人员分为常规组,开展常规贴摆药工作方式;在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的工作人员分为研究组,实施优化后的标签摆药方式,对实施不同摆药方式后两组药品调配量、药品调配损耗量、错误量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并探讨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药品调配量比较,研究组明显较高(P

  • 标签: 贴签摆药 静配中心 工作效率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相关人员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较多,其具有降低微生物、微粒污染概率的特点,通过以上作用的发挥,提高用药合理性,而且尽可能避免医护人员、患者等受到毒性药物的危害,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但是其工作环节较多,存在较大的差错发生风险,需要对贴排药、混合调配需引起重视。本文针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贴排药及混合调配差错现状研究展开分析。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差错 现状
  • 简介:自2004年至今,经新闻出版总署行政审批同意(各刊均有书面批件),中华医学会陆续创办了24种原创的以CD-ROM和DVD-ROM为载体的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形成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该电子版系列杂志均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是一组原创版权,应用文字、表格、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及幻灯所组成的多媒体连续型电子出版物。

  • 标签: 新闻出版总署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 中华医学会 电子出版物 读者 作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在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预防中应用抗生素管与单纯肝素管的作用 。方法:对比应用抗生素管的观察组血透患者与应用单纯肝素管的对照组血透患者治疗期间的感染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血行感染、出口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同期,且组间数据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在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预防中应用抗生素管的感染预防情况好于应用单纯肝素管,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抗生素封管 单纯肝素封管 血液透析 感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在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预防中应用抗生素管与单纯肝素管的作用。方法对比应用抗生素管的观察组血透患者与应用单纯肝素管的对照组血透患者治疗期间的感染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行感染、出口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同期,且组间数据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预防中应用抗生素管的感染预防情况好于应用单纯肝素管,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抗生素封管 单纯肝素封管 血液透析 感染预防
  • 简介:由于较高的通路功能不良的发生率、较高的感染风险以及死亡率,不建议把中心静脉插管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1-4].虽然如此,仍有紧急透析和无法建立动脉-静脉内瘘的患者需要使用中心静脉插管作为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据DOPPSⅡ[5]报道,从2002到2004年,欧洲、美国、加拿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永久中心静脉双腔导管使用率分别是16%,22%和31%,截至目前这个比例仍然在增长[5].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中心静脉导管 封管液 中心静脉插管 动脉-静脉内瘘 漏出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管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发生率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减少尿毒症并发症提供策略。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透并行颈内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组(均n=30),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肝素钠溶液管。A组:纯肝素钠管(6250U/ml);B组:稀释肝素液管(稀释后肝素浓度为2500U/ml),观察时间为3~5月,待使用内瘘为血管通路后观察事件终止,了解其脑出血发生率及导管堵塞率。结果A、B两组患者导管堵塞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组脑出血发生率较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稀释肝素液管(2500U/ml)不会增加导管堵塞的发生,但可显著减少尿毒症并发脑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封管 肝素 脑出血 并发症
  • 简介:自2002年5月以来,我们应用局部痛点封闭结合中草药熏洗治疗跟痛症88例,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与方法本组男58例,女30例,年龄30-72岁,平均48岁。病程2周至3年,多有急性成慢性外伤史。诊断要点:患者站立或走路时感足跟疼痛,疼痛可向前放散到足底,足底有胀裂感,足跟不敢着地;运动或行走后疼痛加重,休息减轻。查体:多见足跟部微肿,足跟负重区偏内侧有压痛,有时可触及皮下滑动性结节。X线检查早期多为阴性,晚期可见足底骨膜增厚或跟骨结节前方骨刺形成。

  • 标签: 跟痛症 局封 中药熏洗
  • 简介:摘要:通过临床研究可以看出,浅静脉留置针能够呈现出十分良好的应用价值,它的操作更为简单方便,同时加固处理更为容易,质地比较柔软,在应用的过程中无需进行血管穿孔等等,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以作为头皮针的替代品进行高质量的应用。结合这种情况,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法和实践调研的方式有针对性的综述静脉留置针管技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启示。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封管技术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观察组脉冲式+正压管与传统普通式管对于静脉置管管后再次应用时输液通畅的效果,探讨静脉留置针理想的管方法。方法试验组采用脉冲式+正压管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通管方法,观察留置时间及堵管率。结果两组在留置时间及堵管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试验组采用脉冲式管+正压管法的留置时间和堵管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对保护静脉置管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式管。使临床上的静脉留置针得到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减少了患儿的痛苦,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婴幼儿 留置针 脉冲式封管 正压封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气管套管管塞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需要管的病人 54例,按随机法分对照组 16例和观察组 38例,对照组使用消毒棉签外缠胶布进行管,观察组使用一款杯状胶塞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管时间、固定情况、管成功率、舒适度的变化。结果:两组管患者的固定情况,管成功率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杯状胶塞管塞管稳定性好,操作方便,取材方便,提高管成功率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气管套管封管临床应用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留置针回血采用改良冲管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9年12月份静疗小组对输液横断面调查,全院共调查1158名患者,使用留置针429例,留置针回血110例(25.6%),故选取我科2021年3月6日至3月25日住院的患者60例使用留置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30床分为试验组,30例患者,实施传统的正压管技术,31-60床为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改良冲管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回血率和堵塞率以及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回血率和堵塞率均显著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水肿、静脉炎、输液渗漏、导管堵塞、局部感染等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观察组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时间为(45.72±8.91)小时,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时间为(64.32±14.21)小时,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t=6..074,P=0.000<0.05)。结论:针对留置针回血采用改良冲管技术的效果突出,降低了回血率和堵塞率,且有效预防了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出现,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冲封管技术 留置针 回血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