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心导管穿刺留置导管的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68例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采用中心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细心护理,观察导管的使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生导管流量不足及堵塞5例(7.35%),导管相关性感染6例(12.5%),导管脱落2例(2.94%),导管口渗血3例(4.41%)。留置时间1~14周。结论血液透析中心导管留置期间有效的护理工作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 标签: 中心静脉插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中心插管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输液渗漏是其一种并发症,由于周围组织的特点,输入液体的性质和速度,使得渗漏造成后果严重。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防范中心渗漏的意识,建立渗漏发生的应急预案,并提供及时和完善的护理。

  • 标签: 中心静脉插管 输液渗漏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插管感染(插管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制订科学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插管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索。结果22例插管感染中,多数病例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且均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病史;股静脉、颈内静脉插管感染率高于锁骨下静脉;留管时间大于2周的插管感染率明显升高(与留管时间小于2周相比;P〈0.05)。结论机体抵抗力低下、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留管时间过长、插管部位和护理不当等是其高危因素,应针对其采取综合性预防和护理措施。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感染/护理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中心插管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意义。方法资料选择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所收治的应用中心插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76例,对其实施循证护理。结果与未实施循证护理前相比,并发症有所减少,比较下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导管的留置时间也有所增加。给予插管的平均留置时间为36d。结论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将更大地提高护理水平,护理人员注意细节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方案,以便确保护理的服务质量与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循证护理 管理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插管
  • 简介:目的比较经外周至中心插管(PICC)与股静脉穿刺插管(简称股穿)的优缺点.方法比较两组的穿刺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ICC组一次成功率高于股穿组(P<0.05),穿刺成功率、插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操作时间PICC组(12.5min)少于股穿组(23.5min)(P<0.05).导管留置时间及各种原因拔管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股穿组导管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PICC组(P<0.05).结论PICC插管操作简捷、安全,但导管的应用受到肘部血管条件的限制.股静脉穿刺插管的应用范围广泛,尤其在呼吸病患者的应用方面有独到之处,缺点是容易导致感染.因此,PICC和股静脉穿刺插管在呼吸病患者的治疗中可以互补.

  • 标签: 呼吸科 中心静脉插管 股静脉插管 留置时间 操作时间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导管导丝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逆行气管插管患者60例,ASAⅡ一Ⅲ,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A组予一次性中心包中中心导丝逆行导引,B组予一次性硬膜外穿刺包中硬膜外导管逆行导引。观察逆行导引插管一次性成功率,插管时间,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检测麻醉诱导前(TO)、诱导后置入导引导丝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退出导引导丝即刻(T3)的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P),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P)及HR。结果插管成功率100%。A组从诱导开始到退出导引导丝时间为(220.5.4土25.6)S,快于B组从诱导开始到退出导引导丝时间(430.7土24.3)s,P〈0.05。两组间TO、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中T1、他的SP、DP和HR较A组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与哟比较,A组的sP和HR在,12明显升高(P〈0.05),而DP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B组的SP、DP和HR均在T1、T2明显升高(P〈0.05)。插管时患者SPO:均在98%以上。结论中心导管导丝环甲膜下气管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逆行引导气管插管

  • 标签: 插管法 气管内 导管 中心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肿瘤病人经外周插管中心导管(PICC)的术后护理。方法通过收集2005年2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并做PICC置管的198例肿瘤病人作为观察对象。结果为病人提供了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输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胃肠外营养支持,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PICC置管术是一项安全方便、维护简单、感染机会小、置管成功率高、穿刺风险小、创伤小,是病人长期输液治疗的安全通道。

  • 标签: 肿瘤病人 PICC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经外周插管的PICC异位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8例经外周插管的PICC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观察88例患者的PICC异位发生情况,总结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 88例患者中共有7例出现PICC异位,发生率为7.95%;置管途径为有2例为右侧贵要静脉穿刺置管,1例为右侧肘正中静脉置管,1例为右侧头静脉穿刺置管,1例左侧贵要静脉穿刺置管,1例左侧肘正中静脉置管,1例左侧头静脉穿刺置管;异位部位为2例导管头端于颈内静脉异位,2例导管不能在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前行异位,2例导管于右心房异位,1例导管中段经由锁骨下静脉折返异位。 结论 PICC异位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有利于预防该现象发生,提升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外周插管 中心静脉导管异位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balloonangioplasty,PTA)和经皮血管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tenting,PTS)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狭窄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经血管造影检查存在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狭窄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18例患者均有颈内动脉插管史,平均留置时间(3.0±0.4)个月。PTA术选用相应直径的扩张球囊,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建立血管通道,在放射监测下将扩张球囊置于狭窄部位,缓慢充气至目标值后,保留30S后缓慢放气。PTS术18例患者中,共植入支架4枚,2例为左侧锁骨下静脉狭窄,使用血管球囊扩张成后残留狭窄严重,植入10mm×62mm自膨式支架,另2例为右侧无名静脉狭窄,植入12mm×62mm自膨式支架。结果发生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18例均行PTA进行治疗,术后予双嘧达莫50mg,口服3次/d,随访6~12个月,其中2例出现再次狭窄,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肢肿胀,3个月后再次予以PTS,术后3d予以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随访至今无肿胀发生,手术成功。结论介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插管相关性中心狭窄的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狭窄 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 血管支架植入术
  • 简介:中心置管是危重患儿给药和输液的最佳静脉通路。中心管径较大,便于大量输液;由于距心脏近,药物输入后可很快分布到全身脏器组织。这对浅表静脉穿刺困难的危重婴幼儿及心肺复苏的患儿尤为重要。中心置管的设备要求较低,故也可作为急诊室紧急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另外,中心还可用于监测中心压。然而,中心置管选择的静脉均为体内的大静脉,这些静脉数量极为有限,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和护理要求较高,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输液 危重患儿 静脉穿刺困难 静脉通路 中心静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无医院技术团队支持下,因Ⅲ级困难气道无法用常规的方法建立有效人工气道,使用深静脉导丝逆行气管插管快速建立人工气道安全可行。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4年1月在院前急救中逆行插管患者23例,年龄21~85岁,使用深静脉导丝逆行气管插管,观察气管插管成功率。结果26例病例均一次成功完成逆行困难气道插管,有2例经过调整体位和角度后轻松进入气管。插管过程中,患者心率和饱和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在无医院技术条件支持情况下,应用中心导管导丝,环甲膜穿刺逆行导引气管插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Ⅲ级困难气道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从而及大提高急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存活率。

  • 标签: 逆行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136-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心导管置管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临床110例中心导管治疗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结果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对导管留置时间、穿刺处换药、封管液的使用、封管的方法、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循证分析,并提出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要求。结论中心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加强导管的护理是预防导管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中心静脉 置管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置管在儿科临床应用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分析100例心静穿刺置管患儿的护理、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中心置管留置时间为5—7天,平均7天,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中心置管安全可靠,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进行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输液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以其安全性、连续性、舒适性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接受,逐渐成为手术后患儿静脉输液的重要途径。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对采用中心输液的100例患儿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患儿 静脉输液
  • 作者: 刘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眉山620575)【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225-01临床上通常通过使用静脉留置针来降低穿刺次数,从而有效缓解穿刺疼痛,同时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新生儿以及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静脉留置针患者通常需要采血,多次穿刺会引起静脉炎、针刺伤、凝血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1]。因此需要对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改进,采用更加便利的输液方法,特别是对于化疗肿瘤患者而言,如何提高输液的便利性十分重要。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封闭的输液系统,进一步减少了静脉炎、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本文将对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要点进行简要分析。1中心静脉置管前后护理干预中心静脉置管前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另外要向患者告知静脉港置管的价格,因为属于新型技术所以价格较高,另外一些患者认为长期留置体内有害,所以会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护士要向患者讲解输液港的作用有点以及相关操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在植入输液港时要和患者交流沟通,指导患者放松双肩,避免说话和咳嗽,同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询问是否有疼痛以及胸闷的症状,置管穿刺部位是否有肿胀、渗血的情况。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送回病房,置入输液港后要对局部的肿胀以及渗血情况进行观察,术后24小时换药一次,10天内切口拆线,每周正常换药,2次/周,以输液港为圆心采用螺旋式消毒法[2]。2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待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一定要充满耐心和爱心,根据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性格和生理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比如,健康教育的时间要选择恰当,注意不要影响患者休息,要符合患者的生活习惯。要注意使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护士不仅要进行口头讲解还要注重运用集中宣教和一对一健康教育的方式。护患沟通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护士要分析患者对于中心静脉置管的态度采取下一步护理措施,让患者意识到中心静脉置管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增强患者对于中心静脉置管的信心。如果患者表现出没必要中心静脉置管想法时,护士为患者分析不采用中心静脉置管的严重后果。另外,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用记忆口诀,包括无损伤针要牢记。皮肤导管异常联系我,看座看管看皮肤等,让患者背诵然后定期提问。告诉患者要保持周围皮肤的清洁,不可用力擦拭或清洗,养成正确的理念和自我护理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700例中心穿刺置管体会。方法介绍700例中心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穿刺点的选择。结果700例患者其中一针穿刺成功638例(占91.1%),再穿刺成功59例(占8.5%),穿刺失败3例(占0.4%)总穿刺成功率99.6%。由穿刺置管引起的并发症共88例(占12.5%)。结论中心穿刺置管应用广泛,在穿刺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术者熟悉静脉解剖,技术熟练,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才能顺利完成穿刺。

  • 标签: 中心静脉穿刺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改进中心导管护理质量对中心置管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16例患者为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改进中心导管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总满意度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留置中心插管发生静脉炎的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发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心置管的方式进行输液,穿刺部位为贵要静脉。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30d后留置静脉管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中静脉炎发生率为5.13%(2/39),糖尿病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例(25.6%),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会导致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白血病合并急性唐糖尿病患者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 标签: 白血病 糖尿病 静脉插管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U中心导管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PICU科室收治的56例中心置管患儿,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将其随机分成2组常规护理28例作为对照组,集束化护理28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护理满意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5.0%;患儿并发症发生2例(7.1%),低于对照组的8例(28.6%),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PICU留置中心导管的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PICU 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