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蓝斐教授实验室与施扬教授、石雨江教授实验室合作,经5年多努力,发现癌细胞中遗传物质载体染色质中的增强子一旦失控,就会过度强化附近癌基因的活性,导致细胞异常、甚至癌变。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在组蛋白上找到了调控基因活性、抑制癌变的“开关”。该成果为未来个体化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思路。近日,《细胞》杂志刊登了这一重要成果的论文。

  • 标签: 癌基因活性 “开关” 个体化治疗 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 遗传物质
  • 简介:格林利综合征是一种以周围神经炎性改变的脱髓鞘神经系统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临床表现为四肢瘫痪呈急性、对称性、松弛性,伴周围感觉障碍及延髓麻痹,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肌瘫痪而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为了挽救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做好护理工作常为重的环节。与此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也是使患者尽快康复的钥匙。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护理工作 神经系统病变 周围神经 临床表现 挽救生命
  • 简介:目的对于剖宫产术后的患者而言,探究左旋布比因、罗哌因与布比因混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的效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孕妇63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左旋布比因组、罗哌因组,布比因组,每组21例。三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均使用不同的药品行硬膜外镇痛,左旋布比因组术后采用0.125%左旋布比因混合小剂量芬太尼(2μg/ml);罗哌因组术后采用0.2%罗哌因混合小剂量芬太尼(2μg/ml);布比因组术后采用0.125%布比因混合小剂量芬太尼(2μg/ml)。记录三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活动情况,以及是否有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产妇的疼痛程度VAS平均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活动时VAS平均分明显高于安静时的VAS平均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副作用(恶心、头晕、呕吐、尿潴留)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镇痛采用0.125%左旋布比因混合小剂量芬太尼(2μg/ml);0.2%罗哌因混合小剂量芬太尼(2μg/ml);0.125%布比因混合小剂量芬太尼(2μg/ml)。三种方式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并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左旋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林-利综合征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96例G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MMT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肌力,值得在GBS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布比因与罗哌因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及对比。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64例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32)采用罗哌因麻醉,参照组(n=32)采用布比因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优良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优良率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感觉平面阻滞效果与参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布比因与罗哌因的麻醉效果均较好,但罗哌因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对母体循环影响较小,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剖宫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效剂量罗哌因和左布比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式不同进行分组,罗哌因组45例和左布比因组45例。结果两组剖宫产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等效剂量罗哌因和左布比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应用效果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等效剂量 罗哌卡因 左布比卡因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