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进行子宫癌术治疗后的病患中抽选80例进行研究,然后分成对照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各为40例),对照护理组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下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病患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进行护理后,心理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护理组好,且生活质量方面也优于对照护理组,对比p值在0.05以下。结论在分析子宫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后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子宫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可推广。

  • 标签: 子宫癌术 心理状况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剖宫产产妇心理状态及其对应措施。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间收治的108例剖宫产妇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分组依据将入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心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8%和94.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诊剖宫产妇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负面情绪,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妇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湿疹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护理干预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6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湿疹患者150例,患者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心理状况。针对性对慢性湿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通过SCL-90评分系统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疗效。结果慢性湿疹患者在躯体化、偏执、恐怖、抑郁和焦虑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与全国常模,经过护理干预后这些指标得分有显著性的降低。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慢性湿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

  • 标签: 慢性湿疹 心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医院心理门诊咨询者年龄、职业分布及疾病诊断状况。方法对鞍山市康宁医院心理门诊375例咨询者的年龄、咨询内容、诊断等资料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咨询者年龄以10a~40a居多,占85.87%;咨询内容:情绪问题35.7%,精神障碍33.1%;职业以工人、小学生居多,占59.2%;诊断:神经症38.4%,精神分裂症22.9%,精神发育迟滞10.4%,单纯心理问题2.9%。结论受社会对精神疾病认识偏见的影响,在精神病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人群仍以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

  • 标签: 心理门诊 精神病医院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下,对于儿科的护理越来越苛刻,尤其是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危险系数比较高且事物相对繁琐,这样的话便导致了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受到比较大的心理冲击,他们的心理压力相对比较大,久而久之,儿科护理人员的身体便会受到影响,健康问题一旦出现,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会大打折扣。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儿科护理相关工作的压力的各种问题,并且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总结出相关缓解儿科护理人员缓解工作压力的有效方法,以此达到提升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健康水平,从而焕发儿科护理人员的精神状态,以此达到提升护理效果的目的。

  • 标签: 儿科护理 工作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状况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20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并观察干预效果。结果本组148例患者中97例患者伴有焦虑情绪,占65.5%,108例患者伴有抑郁情绪,占73.0%;干预前患者SAS、SDS评分平均为(69.8±8.6)分、(70.6±10.6)分;经针对性心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平均为(49.8±4.3)分、(45.9±7.6)分,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则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心理状况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从我院在2019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患者开展研究,根据随机数字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3%,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心理干预 SAS SDS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用于白癜风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科接诊白癜风病患10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心理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SAS评分等指标。结果:对于SDS和SAS这两项指标,研究组干预后都比对照组低,P<0.05。对于满意度这项指标,研究组98.0%,比对照组84.0%高,P<0.05。结论:于白癜风中用心理干预,负性情绪缓解迅速,满意度较高。

  • 标签: 心理干预 影响 白癜风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采取对照实验形式开展研究,选取62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1例纳入至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31例纳入至观察组,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据本次研究分析看,应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稳定其心理状态、减轻不良情绪。

  • 标签: 神经内科 心理护理 情绪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首发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而后以患者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评判标准不良心理状况、血压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改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与血压指标,值得我院临床进行借鉴。

  • 标签: 心理护理 首发高血压 心理健康状况 血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孕妇给予实施心理健康护理对其心里状况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妊娠高血压孕妇100例,采用抽签法将该100例孕妇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孕妇给予心理健康护理,比较2组孕妇护理前后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2组孕妇妊娠结局对比,试验组孕妇总发生率4%低于参照组2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参照组孕妇护理前负面情绪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低于参照组评分,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孕妇给予心理健康护理,可全面改善孕妇负面心理状态,该种护理属于一种健康的护理措施,对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心理状态 临床效果 心理健康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呼伦贝尔地区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出民众心理状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呼伦贝尔地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民众60人作为观察组,同期再抽取无心理问题的普通人群200人作为对照组。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生理健康子量表、心理健康子量表、社会健康子量表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结果在生理健康子量表、心理健康子量表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评分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社会健康子量表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因素对于呼伦贝尔地区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影响。政府应积极实施社会相关支持及帮助,提高民众对于社会及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改善民众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呼伦贝尔地区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ICU清醒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并对其护理对策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 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 ICU清醒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不良心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结石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6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n=30)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30),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依从程序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护理依从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实验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肾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肾结石 心理护理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患者在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期间,其产生的具体心理状况,并据此制定合理化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选在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与护理工作的患者,共计77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住院患者的诊疗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8月之间,对77例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产生的具体心理状况进行观察,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结合丰富的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经验,对患者存在的心理层面的不良状况进行合理化应对护理策略的制定。结果:在随机抽选的77例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住院患者会出现心理层面的焦虑情绪、忧郁情绪、躁动情绪等,其中住院期间出现焦虑情绪的患者人数为35例,所占比例为45.45%;出现忧郁情绪心理状况的患者人数为17例,所占比例为22.08%;出现躁动情绪状况的患者人数为14例,所占比例为18.18%;出现恐慌情绪状况的患者人数为11例,所占比例为14.29%;且住院患者出现的不同不良心理状况比较结果之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与护理工作的患者由于自身病情状况以及各方面的原因易导致其出现心理层面的不良状况,医院神经内科应当结合每位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制定合理化的护理应对策略,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良好恢复状况

  • 标签: 心理不良状况 医院神经内科 住院治疗患者 护理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