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其分娩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急诊剖宫产组和择期剖宫产组,观察比较不同分娩方式母婴的结局。结果24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中有117例行阴道试产(47.6%),其中成功的有85例(72.6%),中途行急诊剖宫产的有32例(27.4%),行急诊剖宫产的原因是在产程中出现了宫缩乏力、先兆子宫破裂以及出现胎儿窘迫等现象,有129例行择期剖宫产(52.4%),其原因是距离上次剖宫产的时间短于2年,有胎儿窘迫、产程停滞以及社会因素等,与阴道分娩组比较,急诊剖宫产和择期剖宫产的产时出血量更多(P<0.05),急诊剖宫产的产程长于阴道分娩组(P<0.05),三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感染以及子宫破裂率比较,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要掌握阴道试产的适应症、剖宫产的指征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其中阴道试产对母婴结局影响最小,因此条件允许可以尽量选取阴道试产的方式进行分娩。

  • 标签: 剖宫产术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新生儿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2例成人疝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病率、复发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病率、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疝气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及复发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成人疝气;临床疗效疝气为外科临床常见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机体内某一组织或器官在受到较大外力或病变下导致脱离原有的位置,其中又以腹股沟疝最为常见。疝气病因多样且较为复杂,腹部局部肥胖、孕妇分娩、用力咳嗽等都可引起机体内腹内压升高导致疝气的发生。传统疝修补术在手术治疗中手术切口面积较大,患者恢复住院时间较长且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病率及复发率。无张力疝修复术具有手术创口小、恢复时间短、复发率较低且并发症发病率低的特点,以替代传统修复手术成为疝修复手术的首选手术方法。本文在参考近期文献资料和临床案例的基础上,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2例成人疝气患者,分别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的手术情况和临床治疗疗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2例成人疝气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71.75±6.47)岁。为避免患者的自身生理因素影响患者临床疗效的评定,所有患者在筛选前均排除有合并有细菌感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免疫缺陷类疾病。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无张力修复术患者术前进行硬膜外局部麻醉,修补术中植入物为大网孔的轻质聚丙烯补片,术中缝合为可吸收的缝线,手术切口皮肤用输液贴进行粘合。在患者的出院后的第1、2、4周进行复诊调查,由疝专业的高职称专业对患者的手术部位是否感染进行评定,观察患者手术部位伤口表面是否有发热、红肿、疼痛、有分泌物分出等以及患者是否有复发症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病率、复发率,分析比较两组数据。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影响。方法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人文关怀)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35例,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3%>85.7%),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治疗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人文关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64排螺旋CT多层灌注成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行64排螺旋CT多层灌注成像技术进行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的测定,同时和正常组织进行对比,评定指标包括组织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容量(BV)和血管表面通透性。结果研究组的BF(72.0±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2.0),前者的MTT(9.2±1.6)低于后者的(18.5±4.0),P<0.05;两组研究者的BV和PS没有差异,P>0.05;复发肿瘤患者的BF(61.0±3.6)明显高于瘢痕组织者的(23.1±2.7),前者的MTT(9.7±2.6)低于后者的(18.7±3.0),P<0.05;两组研究者的BV和PS没有差异,P>0.05。结论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对于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和瘢痕组织的区分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帮助临床医师采取针对的措施及进行治疗,诊断价值极高,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64排螺旋CT 多层灌注成像 结直肠癌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数字放射诊断胸部创伤临床结果,为临床治疗胸部创伤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胸部创伤患者60例,收取时间为2014年12月直至2016年3月期间,并将胸部创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射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数字放射进行诊断,将两组胸部创伤患者诊断后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胸部创伤患者诊断符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胸部创伤患者诊断符合率73.33%(P<0.05)。结论数字放射诊断胸部创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提高诊断符合率,还能减少误诊、漏诊情况发生,值得在临床影像学诊断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数字放射 常规放射 胸部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总结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法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药物价格、用药疗程、患者自身因素及家属缺乏哮喘预防护理知识均是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因素。结论要求相关医护人员,强化患者及其家属的预防护理知识教育,从而干预患者用药心理,有利于配合后续治疗,进而提升患者对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法的依从性。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糖皮质激素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刀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3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刀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对比,超声刀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对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超声刀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成为各个领域发展的途径,在医学影像方面,医学影像设备数字化逐步成为影像科室必然发展的趋势。其数字化技术为一体的医学影像系统,将各种成像设备生成的图像融合到一个画面上显示,突破了以往只显示单一格式的图像限制,有利于医生的诊断,更有利于医学影像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医学影像数字化的重要意义,不断探讨出医学影像实现数字化的具体方法,以全面实现医学影像的数字化进程,以促进医学影像的发展和应用。

  • 标签: 医学影像 数字化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外科手术术前30分-2小时应用抗生素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262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术前30分-2小时应用抗生素,对照组患者采取术前(大于手术开始时2小时)及术后应用抗生素,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经临床抗生素不同阶段应用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现实中,针对外科手术患者,定向于术前30分-2小时给予抗生素,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强化患者手术效果,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抗生素 切口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如东县自2008年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的前身)项目至今已有8年,期间掘港卫生所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2和《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3的同时,依据《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及相关技术规范,在实施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中,结合实际探索农村儿童保健数字化管理模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儿童最优化全面发展。目前已见明显成效。

  • 标签: 农村儿童 健康管理 数字化管理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