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代谢是指人体摄入的大部分脂肪经胆汁乳化成小颗粒,胰腺和小肠内分泌的脂肪酶将脂肪里的脂肪酸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偶尔也有完全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水解后的小分子,如甘油、短链和中链脂肪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甘油单和长链脂肪酸被吸收后,先在小肠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和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形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 标签: 脂代谢 脂肪 检验
  • 简介:摘要MicroRNAs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调节代谢的因子。最近发现的microRNA-33aandb(miR-33a/b)在体内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动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microRNA嵌入在固醇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SREBF2和SREBF1)中,通过抑制参与到胆固醇输出和脂肪酸氧化的基因,比如ABCA1,CROT,CPT1,HADHB和PRKAA1,转录后调节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miR-33a/b促进细胞内脂质沉积。在新近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表明抑制这些小干扰RNA对脂蛋白代谢的调节有很显著的影响,包括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甘油三酯的代谢。这些新的发现支持了microRNA拮抗剂在治疗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相关代谢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 标签: 小RNA 脂肪代谢 高密度脂蛋白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代谢参与了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调控,涉及营养调节、激素调节和体内平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编码RNA的异常表达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其中,环状RNA作为一种新的非编码RNA,通过与相应的微小RNA或R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在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环状RNA 脂代谢 脂代谢相关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各种类型运动训练的耐力训练对人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最为明显,也最为肯定。耐力训练对人体脂肪代谢的影响可以有多种方面的表现:可以直接影响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的体积和代谢特点,也可以影响骨骼肌对脂肪酸的氧化利用,还可以降低血浆甘油三酯的浓度等。关于这一领域的认识对运动实践和康复医学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耐力训练 脂代谢 运动训练 骨骼肌 康复医学
  • 简介: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症均是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现代谢紊乱易合并骨质疏松,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对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骨代谢包括骨生成和骨吸收,血脂则包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几个方面,研究代谢与骨代谢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多种血脂与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关系,关于二者相互影响的分子机理目前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就二者相关性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脂代谢 骨代谢 血脂 骨质疏松 WNT 信号通路
  • 作者: 陈立芳 张荣荣 贾天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河北北方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所,张家口 075000,河北北方学院医学检验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张家口 075000,河北北方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所,张家口 075000 河北北方学院医学检验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张家口 075000
  • 简介:摘要衣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专性细胞内病原体,是人类生殖道、眼和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它在一种被称为包涵体的专门膜结合区室中复制,并通过分泌的效应子在宿主的敌对细胞内环境中存活,但需要宿主衍生的质才能在细胞内生长和发育。新兴证据表明衣原体已经进化出多种策略,通过与宿主细胞区室相互作用,将运输途径重定向到其细胞内利基来满足其质需求。本文就衣原体获取宿主质的途径及其代谢机制展开简要叙述。

  • 标签: 衣原体 磷脂 胆固醇
  • 简介:丙泊酚作为静脉全麻药在临床应用已有30余年,因其诱导迅速、麻醉过程平稳、易于控制、停药后苏醒快、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特点,在临床麻醉中及重症监护室已广泛应用。但因丙泊酚有高度的溶性,有报道指出丙泊酚能显著增加血甘油三的水平,进而加重机体的脂肪负荷和代谢紊乱。

  • 标签: 丙泊酚 脂代谢 高脂血症 胰腺炎 新型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疗法对代谢综合征代谢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心收治的68位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组方式:抽签法,实验组:针刺疗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指标评估包括入组前后的体重指数、血脂相关指标数据。结果:数据汇总可知,实验组治疗后的体重指数、血脂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采取常规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的治疗干预,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代谢功能恢复,抑制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同时对高密度脂蛋白起到促进作用。针刺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脂代谢功能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杀虫剂和除草剂使用对代谢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1月,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公开数据库,选取2011至2014年代谢报告,选择20~65岁有人口学信息、农药使用情况和4种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数据的调查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 039人。依据是否使用杀虫剂将研究对象分为杀虫剂组(320人)和非杀虫剂组(2 719人),依据是否使用除草剂将研究对象分为除草剂组(156人)和非除草剂组(2 883人)。分析一般人口学及代谢指标分布情况,用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农药使用与代谢的关系。结果3 039名研究对象中男性和女性分别1 509人(49.7%)和1 530人(50.3%),男性年龄(39.7±12.0)岁,女性年龄(40.2±12.0)岁。女性中除草剂组HDLC[(55.4±15.0) mg/dl]浓度低于非除草剂组[(58.2±14.2) mg/dl](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使用除草剂与TC、LDLC、LDLC/HDLC升高有关(b=0.038、0.048、0.050,均P<0.05),与HDLC降低有关(b=-0.044,P<0.05)。使用除草剂与女性HDLC降低、LDLC和LDLC/HDLC升高有关(b=-0.050、0.062、0.067,均P<0.05)。结论除草剂暴露可引起代谢改变,对女性效应更明显。

  • 标签: 农药 杀虫药 除草剂 脂代谢
  • 简介:摘要代谢是机体内非常重要的代谢途径之一,其中脂肪酸代谢对于肿瘤微环境的维持至关重要。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肿瘤微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用性不断变化,因而肿瘤细胞利用代谢来维持其快速增殖,存活,迁移,侵袭和转移。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脂肪代谢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文章就脂肪质代谢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脂质代谢 脂肪酸代谢 肿瘤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糖尿病代谢异常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糖尿病患者降脂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类异常的类型,对中重度的单纯高LDL-C血症,TG和HDL-C正常的患者,首选药物是他汀类,对于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可选择他汀类和胆酸鳌合剂合用。

  • 标签: 糖尿病 脂代谢异常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代谢情况。方法对20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及100名健康的人先进行体参数的测量,然后检测其空腹血浆甘油三、胆固醇的浓度。结果体参数,抑郁症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抑郁症组甘油三(TG)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h)、载脂蛋白A1(ApoA1)值抑郁症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载脂蛋白B(ApoB)值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的代谢异常,临床医师应该对抑郁症患者的血脂进行随访监测,以便早期发现、治疗代谢性疾病。

  • 标签: 首发抑郁症 血脂 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调节高诱导肥胖小鼠肝脏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健康C57BL/6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肥胖对照组(OC组)和利拉鲁肽组,每组6只。NC组小鼠给予低饮食喂养,OC组以及利拉鲁肽组小鼠喂养12周高饲料以建立高诱导肥胖小鼠模型。之后,利拉鲁肽组小鼠连续7 d腹腔注射利拉鲁肽400 μg·kg-1·d-1,NC和OC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脂肪组织及肝脏重量。检测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血清、肝脏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小鼠血清胰岛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脏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肝脏SIRT-1、PGC-1α及PEPCK蛋白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OC组小鼠的体重、脂肪重量、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升高(P<0.05),葡萄糖和胰岛素耐量水平降低(P<0.05),血清TG、TC、IL-6、TNF-α水平及肝脏TG、肝脏TC、肝脏重量均升高(P<0.05),肝脏SIRT-1、PGC-1α、PEP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OC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小鼠的体重、脂肪重量、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降低(P<0.05),葡萄糖和胰岛素耐量水平升高(P<0.05),血清胰岛素、IL-6、TNF-α及TG水平均降低(P<0.05),肝脏质降低(P<0.05),肝脏SIRT-1、PGC-1α、PEPCK mRNA及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够改善高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糖脂代谢,提高肝脏脂肪酸氧化,减少肝脏脂肪蓄积,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肝脏SIRT-1/PGC-1α/PEPCK通路有关。

  • 标签: 糖尿病 肥胖 利拉鲁肽 肝脏 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SH增高与代谢关系相关性。方法对本院110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代谢相关项目的检查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均采集空腹静脉血3ml,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30min与120min后再采集静脉血,30min离心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SH,采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测定TG、采用速率法测定TC,采用选择遮蔽法测定高HDL-C。结果观察组患者WC、HC、TSH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在不同水平下BMI、TG、TC、HDL-C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代谢异常的肥胖、超重患者的发生率随血清TSH水平增高而增加。

  • 标签: TSH 增高 脂代谢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特征性改变是质在Bruch膜形成基底沉积物和玻璃膜疣,因而AMD病变的形成被认为与代谢相关。膳食om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mega-3 LC-PUFA)摄入量减少、循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升高与AMD风险增加有关。一些代谢基因变异与AMD风险相关,但不是所有增加循环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基因变异均增加AMD的风险。视网膜质通过循环摄取、自噬降解、局部合成及分泌、外流等维持稳态,当稳态发生变化时会出现局部质积累及过氧化,最终形成AMD特征性炎性病灶。但血脂颗粒在AMD中的作用以及究竟是局部还是全身HDL-C或两者均参与了AMD的发病尚不明确。且膳食中添加omega-3 LC-PUFA及现有的调药物治疗AMD的结果也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346-350)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膳食脂质 循环脂蛋白 视网膜脂质 遗传学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降脂宁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和肝脏变的影响。方法:药物复方降脂宁主要由泽泻、姜黄、莱菔子组成。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药物低剂量组、药物中剂量组和药物高剂量组。对各组小鼠进行造模和给药,7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并对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测,观察变情况。结果:复方降脂宁能够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HDLC、LDL—C含量,其中高剂量组TG含量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够减轻肝脏变的程度,减少变肝细胞数目,缩小肝变面积。结论:复方降脂宁能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的质含量,并有效抑制其肝脏变,对代谢紊乱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 标签: 复方降脂宁 高脂血症 脂质代谢 肝脏脂变
  • 简介:目的 考察卡维地洛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经多中心临床试验,随机双盲试验组100对,与拉贝洛尔(Labetalol)作平行对照,开放试验300例,自身前后对照。结果 组内配对t检验表明,卡维地洛和拉贝洛尔两组给药前后TCH、TG、HDL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也无显著差异;开放试验表明,卡维地洛给药前后TCH、TG的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 卡维地洛为兼有α1-受体阻断作用的β-受体阻断剂,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对代谢没有不良影响,因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被认为是临床上很有前途的新型抗高血压药。

  • 标签: 卡维地洛 Β-阻断剂 原发性高血压 血脂 影响 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