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革兰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andeosinstain,HE)、吉姆萨染色(Giemsastain)和六胺银染色(GomorisMethenaminesilvernitratestain,GMS)在诊断肺孢子菌肺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例典型肺孢子菌感染患者的痰液,经消化处理,离心,涂片,分别进行革兰染色、HE染色、吉姆萨和六胺银染色,油镜观察。结果革兰染色未见可疑结构;HE染色肺孢子菌包囊壁不着色,呈透明的晕圈状,囊内小体4~8个呈蓝紫色;吉姆萨染色包囊壁不着色,可见清楚的轮廓,囊内小体核蓝色,囊内容物紫红色;六胺银染色肺孢子菌包囊壁棕到黑色,结构清楚,囊内可见圆形的核状物和特征性的括弧状结构。结论常规使用的革兰染色无法诊断肺孢子菌,其他3种方法均可选择,合理的方案是用吉姆萨染色筛选,用六胺银染色确证。

  • 标签: 肺孢子菌肺炎 六胺银染色 革兰染色 HE染色 吉姆萨染色
  • 简介: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新近发现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膀胱癌的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现已证实,miRNA有望发展为用作有效膀胱癌诊断的生物标记,提高膀胱癌的诊断率,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新靶标。明确miRNA在膀胱癌中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揭示膀胱癌发病的具体分子机制,还将大大促进miRNA在膀胱癌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标签: MICRORNA 膀胱癌 肿瘤标志物 诊断
  • 简介:胃幽门良性梗阻是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当幽门附近及十二指肠球部有溃疡或炎性病变时,刺激幽门括约肌,引起其痉挛或幽门区水肿,由此发生的梗阻,称为幽门不完全性梗阻。它是暂时的,但也可有反复发作。溃疡周围水肿引起的幽门梗阻,非手术治疗往往有效。然而即使好转,

  • 标签: 胃幽门良性不全梗阻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活动性胃炎
  • 简介:目的探讨抗辐灵对微波辐射致大鼠精子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10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1g/(kg.d)抗辐灵组、2g/(kg.d)抗辐灵组和4g/(kg.d)抗辐灵组,30mW/cm2微波全身辐射10min,于辐射前7d灌胃给予1、2和4g/(kg.d)抗辐灵水溶液,每天1次,连续14d。分别于停药后6h(辐射后7d)、7d(辐射后14d)、14d(辐射后21d)处死大鼠,SCA精子动态分析系统检测大鼠精子活力参数,HE染色观测精子畸形率。结果30mW/cm2微波辐射后7d,大鼠精子畸形率升高(P〈0.05);停药后6h各剂量药物组精子畸形率较辐射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30mW/cm2微波辐射后14d大鼠精子活动率(AR)和A+B级精子比例明显减少(P〈0.05),D级精子比例明显增加(P〈0.05),精子畸形率增加(P〈0.05)。停药后7d;2和4g/(kg.d)抗辐灵组精子活动率(AR)和A+B级精子比例较辐射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D级精子比例降低(P〈0.05),精子畸形率降低(P〈0.05)。结论30mW/cm2微波辐射可引起大鼠精子损伤,表现为精子活动率减少和精子畸形率增加,抗辐灵具有明显防治微波辐射损伤的作用

  • 标签: 中药复方抗辐灵 微波 大鼠 精子 辐射防护
  • 简介:目的观察阿莫西林(A)、甲硝唑(M)和胶体次枸橼酸铋(B)联合使用对促进大鼠胃溃疡愈合作用的交互影响,为临床合理选用药物治疗消化道溃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验性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及实验药物组,实验药物组大鼠分别给予A(118mg·kg-1)、M(82mg·kg-1)、B(25mg·kg-1)、M+B、A+B、A+M、A+M+B,对照组给予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阳性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110mg·kg-1),以溃疡愈合率为观察指标,用金氏概率相加法(q值)分析药物间的交互影响。结果通过各组溃疡面积均值计算溃疡愈合百分率,再由公式计算表示组分间交互影响的q值;当q〉1时,表明组分有协同作用;q〈1时表明组分有拮抗作用;q=1时表明组分间无相互作用;结果各组间的q值分别为:qM+B=1.40,qA+B=1.07,qA+M=1.24,q(A+M)B=1.23,q(A+B)M=1.07,q(B+M)A=1.32;各组q值均大于1。结论对促进溃疡愈合作用,就阿莫西林、甲硝唑和胶体次枸橼酸铋而言,任何两药间及三药间均有协同作用;三药间协同作用优于两药之间协同作用。三药组合与西咪替丁促进溃疡愈合作用相当,而两药组合作用明显低于西咪替丁。

  • 标签: 阿莫西林 甲硝唑 胶体次枸橼酸铋 西咪替丁 胃溃疡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颅脑外伤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11—2011—03收治的33例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33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健康教育护理后,痊愈19例,占57.58%;显著进步11例,占33.33%;进步3例,占9.09%。结论通过药物治疗、功能锻炼、指导实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可使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快,恢复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障碍 颅脑损伤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在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PTR)中的作用。方法患者于输注机采血小板前1h和输注后24h检查静脉血小板数量,计算血小板计数Sq,-F增加指数(CCI),以输注后24hCCI〈4.5×10。/L为PTR;部分发生PTR的患者,于再次输注血小板前,采用白细胞滤器进行白细胞过滤。结果机采血小板输注次数、累积剂量与输注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自细胞过滤与未过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5)。结论PTR的发生与患者血小板输注剂量和次数有关,输注剂量越大,次数越多,发生PTR的机率越高;白细胞过滤可有效预防PTR。

  • 标签: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无效 白细胞过滤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提高外科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2010—04—2011—10,我院外科诊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和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整体护理),每组各100例,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80.0%),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1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外科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外科 患者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应用卡托普利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将1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3只);空白对照组(3只);瘢痕组(3只);正常兔耳对照组(3只)。前3组每只耳朵建立5个兔耳瘢痕,总计90个增生性瘢痕。卡托普利组于术后21天开始局部应用10mg/ml卡托普利羧甲基纤维素胶,28天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测。结果卡托普利组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瘢痕增生指数、表皮厚度指数较瘢痕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4.1%、41.5%,真皮内的胶原含量为瘢痕对照组的68.8%(P〈0.05)。结论局部应用ACE抑制剂卡托普利能改善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增生。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卡托普利 动物模型
  • 简介:糖皮质激素因其具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的作用,故作为一线药物广泛用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但激素其副作用以及因减量或撤除所引发的症状反跳也较突出,如:诱发、加重感染,精神神经症状,胃溃疡、出血,肌肉萎缩,类固醇性糖尿病,皮肤软组织副作用、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等[1],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5例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观察2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发生率,两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副作用 中医药
  • 简介:目的观察虎杖中有效成分大黄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200μmol/L大黄素干预膀胱癌T24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p53的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miR-34a的基因表达,应用化学方法合成成熟miR-34a瞬时转染T24细胞并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结果大黄素能够有效明显上调p53蛋白以及促进miR-34a的基因表达水平。转染miR-34a后T24细胞生长增殖明显受抑。结论大黄素具有良好的抗膀胱癌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与促进膀胱癌细胞中p53表达、上调miR-34a,进而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大黄素 膀胱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抗辐灵对微波辐射致大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0只二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辐射对照组(R)、抗辐灵1g/(kg/d)组(S)、2g/(kg/d)组(M)及4g/(kg/d)组(L)。抗辐灵药物组每日1次灌胃给予抗辐灵溶液,连续给药14d,给药后7d采用30mW/cm2微波辐射大鼠1次,辐射时间为10min。于给药7d(辐射后6h)、停药后6h(辐射后7d)、停药后7d(辐射后14d)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脏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给药7d(辐射后6h),R组血清中AST明显升高(P〈0.05),心肌细胞轻度水肿;与R组相比,S、M及L组大鼠血清中LDH和AST活性、心脏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均未见明显差异。(2)停药后6h(辐射后7d),R组大鼠血清中LDH和AST均明显升高(P〈0.05),心肌纤维呈波浪状排列,线粒体肿胀,形态异常,血管内皮细胞胞饮小泡增加;S组上述指标与R组相似;M与L组大鼠血清中LDH和AST活性与R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线粒体结构清晰,血管内皮细胞胞饮小泡明显减少。结论微波辐射可引起大鼠心肌酶异常和组织结构损伤;抗辐灵对微波辐射致大鼠心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g/(kg/d)抗辐灵可能为防治微波辐射致大鼠心脏损伤的有效剂量。

  • 标签: 抗辐灵 微波 大鼠 心脏损伤
  • 简介: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性综合征,常伴有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arterylesion,CAL)如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目前我国KD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黄国英等上海地区1998至2002年所作的住院患儿KD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 标签: 冠状动脉病变 川崎病 IVIG 并发 小儿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素诱导大鼠糖尿病心脏病模型.治疗组给予EPCs进行治疗。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的形态学改变;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空腹血糖测定: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GSH和MDA含量: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iNOS和eNOS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心肌病模型组心肌肥大,组织排列紊乱;血清GSH含量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中iNOS和eNOS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经EPCs治疗后,GSH含量显著升高(P〈0.01),MDA、iNOS和eNOS水平显著降低(P〈0.05);心肌病理损伤得到修复。结论EPCs可缓解由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心肌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氧化应激、降低NOS水平有关。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糖尿病心肌病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探讨芍药苷对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雄性SD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芍药苷治疗组(20、40、80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制备成放射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各组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照射后第26周末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中AST、ALT的活性,ELISA法测血清中TGF-β1、HA、PC-Ⅲ、LN含量;光镜下观察肝脏HE染色、MASSON染色病理改变;碱水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法测肝脏组织TGF-β1、Smad3/4/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损伤和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其血清中AST、ALT活性明显升高,血清中TGF-β1、HA、PC-Ⅲ、LN含量明显增加,大鼠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增加,另外大鼠肝脏组织中TGF-β1、Smad3/4/7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治疗组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的升高,降低血清中TGF-β1、HA、PC-Ⅲ、LN的含量,降低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减轻肝脏损伤程度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芍药苷治疗组可减少大鼠肝脏组织中TGF-β1和Smad3/4/7蛋白表达。结论芍药苷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断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 标签: 芍药苷 放射性肝纤维化 TGF-Β1 SMADS
  • 简介:目的研究三药配伍复方注射液参丹脑梗通注射液的抗大鼠急性脑梗死损伤作用。方法建立冷光源光化学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脑血栓形成模型。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丹脑梗通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19.6、9.8、4.9mg·kg-1)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组(19.6mg·kg-1),观察受试物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脑含水量、脑梗死灶面积、脑组织MDA含量,SOD、GSH-Px和LDH活性的影响。结果参丹脑梗通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减少脑梗死灶面积和MDA含量,增加SOD、GSH-Px和LDH活性,并且在相同剂量下(19.6mg·kg-1),上述效果均优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结论三药配伍复方注射液参丹脑梗通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抗局灶性脑缺血作用,其效果优于临床上的单方制剂。

  • 标签: 参丹脑梗通注射液 冷光源光化学诱导 急性脑梗死 脑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模拟表位7肽在体外刺激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后的细胞增殖情况。方法选用经7肽皮下多点免疫和脾内直接注射两种免疫途径的免疫小鼠,无菌条件下分离脾淋巴细胞后,实验组分为刺激组与未刺激组,刺激组脾细胞再经7肽刺激,应用单溶液细胞增殖检测法体外检测7肽对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在不同浓度和不同培养时间点增殖的影响。结果体外7肽刺激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后,刺激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未刺激组比较存在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出现了明显的增殖反应。结论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合成肽在体外对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促增殖作用

  • 标签: 模拟表位7肽 淋巴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动物组织模拟训练在外科学研究生腹腔镜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11月10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于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招收外科学研究生共48人,举办培训班3期,每期培训16人,每期培训12d,平均每人每天训练4h。培训内容包括腹腔镜基础理论学习、模拟操作训练、腹腔镜下动物组织(猪大肠)操作训练、手术观摩学习、模拟动物训练。在三期培训过程中对体外模拟箱操作训练和腹腔镜下动物组织(猪大肠)操作训练进行不同时间的分配,最后考核在腹腔镜下缝合与打结用时,用以比较在不同培训方法下培训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三期不同临床经验的研究生在接受培训后,完成拾豆、拆套橡皮筋及穿鞋带等操作的培训后用时比培训前用时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培训时间分配下,腹腔镜下猪大肠操作训练时间较多的第2期、第3期学员在培训后动物实验中腹腔镜下缝合与打结用时较分配时间少的第1期学员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期与第3期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重视腹腔镜下动物组织模拟操作训练可提高腹腔镜培训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研究生 腹腔镜 技能培训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类普遍存在的长度为21—25nt的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3’非编码区不完全互补结合,抑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NA参与了多种正常细胞发育及肿瘤发生的调控,在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以及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iRNA可作为有效的肿瘤生物标记应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以及对治疗反应的预测。本文就miRNA在淋巴细胞发育分化中的作用及miRNA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标签: MICRORNA 淋巴细胞发生 淋巴瘤 白血病 生物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