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标准管理应用在项目管理中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此期间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抽取120例,对其实施项目管理方法开展标准管理,评估项目管理前后报告有效率、整改有效率、流程优化率。结果:项目管理实施后相比于实施前报告有效率、整改有效率、流程优化率明显提升,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基于项目管理成效,应用标准化的管理理念,结合院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的实际情况,构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标准管理的体系框架。

  • 标签: 项目管理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标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JCI标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近两年来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为例,通过对照研究,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下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JCI标准干预重症患者,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JCI标准 重症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JCI标准下门诊药房退药流程优化管理效果。方法 我院药剂科门诊药房于2021年7月起开始实施JCI标准下门诊药房退药流程优化管理,选择2021年1-6月(实施前)和 2021年7-12月(实施后)的资料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退药服务满意度、退药时间、退药失败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退药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JCI标准 门诊药房 退药 流程优化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标准管理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医用耗材成本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CSSD未采用标准管理管理情况作为实施前,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CSSD采用标准管理管理情况作为实施后,评价实施前后包装材料、清洗剂的使用数量、成本支出。结果:未实施标准管理时,使用71000张包装材料,成本支出为55600元,使用41桶清洗剂,成本支出为34000元;实施标准管理后,使用65000张包装材料,成本支出为45000元,使用30桶清洗剂,成本支出为28000元。结论:在CSSD医用耗材成本控制中实施标准管理,能够减少医用耗材数量及成本,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成本控制 医用耗材
  • 简介: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安徽 合肥 230000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CNP标准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来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CNP标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后两组患者都产生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泌尿外科 CNP标准化管理 护理质量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CNP标准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来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CNP标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后两组患者都产生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泌尿外科 CNP标准化管理 护理质量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为规范供应室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杜绝院内感染发生,通过几年实践,提高器械清洗、包装质量,提升供应室对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更加完善,加强专科知识水平,提高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和无菌物品存放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手术器械 体系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标准化PDCA循环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患者7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其入院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并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分别接受不同的管理,即一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一组观察组,实施标准化PDCA循环管理,对比分析不同的干预价值。结果 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的护理态度、业务水平、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干预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标准化PDCA循环 眼科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在内镜中心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该院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22 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标准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检查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标准化护理能够为内镜中心护理创造良好条件,帮助减轻患者胃镜检查的痛苦,减少检查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 标签: 目标准化护理 内镜中心护理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POCT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现今医学界的重视了。虽然POCT发展的十分火热,被应用到许多的检测上面,但是POCT应用标准管理问题的存在使得POCT技术在临床项目中的应用受到处处掣肘。在此情况下,本文引入JCI标准来对POCT进行实验室的风险评估,并基于血糖浓度进行JCI实际应用,发现基于JCI的POTC应用使得回报时间比原来缩短了4318s,这大大加强了急诊科的反应速度,能够更快的给医生提供参考。

  • 标签: JCI POCT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配合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标准化护理配合管理,对比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配合管理,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愿意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恶性肿瘤 腹腔镜手术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临床实验室分子诊断涉及病原体核酸、人类基因和各种蛋白等大分子的测定, 在许多临床疾病的诊断方面, 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应用标准物质, 分子诊断为遗传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直接诊断性、高特异性、灵敏性、早期诊断性的特点,弥补了表型诊断的不足而被广泛应用。遗传病的分子诊断是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在DNA或RNA水平上对某一基因进行突变分析,从而对特定疾病进行诊断。

  • 标签: 分子诊断 标准化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门诊预检分诊质管中应用标准操作程序(SOP)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医院收治90例病患实施研究,并均分组别,一组是常规组(主要为2020年11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病患,行常规的门诊预检分诊),另一组是SOP组,(主要为2021年5月到2021年11月收治的病患,行SOP干预),记录并对比两组的分诊准确率、纠纷率、就诊等候用时以及病患满意度情况。结果:SOP组分诊准确率、纠纷率、就诊等候用时以及病患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 P

  • 标签: 门诊 预检分诊 SOP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阐述了基层医院在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具体举措,并通过对睢宁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胸痛患者救治效果进行回顾,探讨基层医院标准版胸痛中心在胸痛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睢宁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和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选取改进前后三个月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观察质量控制前后关键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胸痛中心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急诊PCI的STEMI患者的首份心电图时间、12小时以内的STEMI患者实施再灌注比例、D2W时间、经救护车入院绕行急诊直接送入导管室比例、绕行CCU从急诊科直接送入导管室比例、肌钙蛋白获得时间均得到优化。结论:在基层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和管理中,通过质量控制和持续质量改进,明显改善了STEMI患者的救治流程,提高了时间管理意识,提升了STEMI患者救治效率。

  • 标签: []胸痛中心 质量控制 持续改进 质控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内镜中心患者治疗利用标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患者研究,研究中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分别进行普通护理和标准化护理,研究中主要就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和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经干预之后焦虑和抑郁评分相比于干预前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从干预后的组间数值对比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好,且满意度评分也更高,对比差距较大,具有较为突出的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分析标准化护理 内镜中心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孕妇清火丸制剂中白芍药味含量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Inertsustain(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230nm ;流速1.0mL/min;柱温2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强,该法中芍药苷在1.7925~1.8137mg (r=1  ,n=6)范围内进样量与对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可达(n=6) 97.28%,RSD=1.17%,初步确定孕妇清火丸制剂中芍药苷的量不得少1.80mg/g。

  • 标签: 孕妇清火丸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白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2020年7月-2020年12月分别为未实施及实施急诊预检分诊标准阶段,在两个阶段各选急诊就诊的7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比较组间候诊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4级患者候诊时间均缩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级患者候诊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急诊分诊标准,并将其应用于急诊实践工作中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急诊 就诊预检 分诊标准 临床实践效果
  • 简介:摘 要: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分别建立了小儿康颗粒中槟榔、白芍、陈皮药味的定性鉴别机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对小儿康颗粒中标志性成分芍药苷进行了定量检测。通过方法学验证,芍药苷测定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9.08~145.40μg/mL(r=0.9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2%(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7%,RSD为1.34%(n=9)。因此,建立的质量标准简便、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小儿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小儿康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JCI标准联合SGS服务标准对医院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我院药剂科于2021年1月起实施JCI标准联合SGS服务标准的双重标准体系下的质量管理,选择2020年(实施前)和 2021年(实施后)我院门诊药房质量指标资料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和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门诊药房服务质量评分和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JCI标准 SGS服务标准 门诊药房 服务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采用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标准管理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接诊的62例ICU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接受常规护理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标准管理的小组为观察组,将两组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包含堵管、非计划性脱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采用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标准管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静脉输液治疗 质量标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