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危T1G3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SBTCC)与一般中、低危SBTCC不同,其恶性度高,具有高度复发和进展的倾向,约占SBTCC的30%。病变初期虽仅限于黏膜,却充分显示细胞结构不良,细胞分级常为Ⅲ级。在向膀胱腔内生长的同时常向下侵犯黏膜基底层和固有层,并在短期内发生肌层浸润和转移,预后不良。但也有近半数的T1G3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与低危SBTCC相比,其临床平台期相对缩短。初发的T1G3肿瘤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之后,如不行辅助治疗其复发率可为50%~70%,进展率为25%~50%。临床研究结果表明30%~50%的T1G3肿瘤在2年内发生肌层浸润与转移,故必须予以特殊处理。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现代治疗 高危 肌层浸润 临床研究
  • 简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以下简称膀胱)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在西方国家恶性肿瘤中高居第4位。据美国癌症协会2005年估计,该年美国膀胱新发病者63210例,死亡13610例。我国尚无膀胱发病的详细资料。上海市肿瘤登记处1973—1999年共收集新发老年膀胱患者7535例,男5709例,女1826例。男性发病率从1973—1975年的5.1/10万上升到1997—1999年的6.7/10万,女性则稳定在1.5/10万。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癌 现代诊断 诊治进展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肿瘤登记处 发病率
  • 简介:<正>p27kipl是近年发现的具有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诱导分化等作用的抑因子。本文就有关膀胱中p27kipl蛋白表达及抑作用进行综述。1p27kipl基因及其蛋白1994年,Polyak等在转化生长因子β和经细胞接触处理的生长抑制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热稳定蛋白,该蛋白能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复合物(cyclin-CDK)紧密结合,抑制CDK的活性,称为p27kipl。p27基因定位于人12号染色体的p12.0~

  • 标签: p27kipl基因 膀胱癌 抑癌因子 蛋白表达
  • 简介:目的评价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结合B超联合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经尿道手术后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盲法对每一纳入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经直肠B超和膀胱镜检查,以膀胱镜结合病理检查的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结合B超联合诊断膀胱经尿道手术后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和ROC曲线下面积.当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或/和B超阳性时,联合诊断试验的结果为阳性;当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和B超均阴性时,联合诊断试验的结果为阴性.结果纳入148例膀胱移行细胞经尿道手术后1年以上的门诊随访病例,其中57例复发,复发率为38.51%.单用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诊断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89.47%[95%CI(0.82,0.98)]和87.91%[95%CI(0.81,0.95)],ROC曲线下面积为82.22%.单用B超诊断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57.90%[95%CI(0.45,0.71)]和90.11%[95%CI(0.84,0.96)],ROC曲线下面积73.13%.当结合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和B超联合诊断时,敏感性提高至94.74%[95%CI(0.89,1.00)],而特异性有所下降,为84.62%[95%CI(0.77,0.92)],ROC曲线下面积增加为98.28%.结论非侵入性的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结合B超联合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经尿道手术后复发的价值较高,可常规用于术后病例的随访.

  • 标签: 膀胱移形细胞癌 术后复发 膀胱镜检查 直肠B超检查 尿脱落细胞嗜银染色
  • 简介:卡介苗(BCG)是在1904年由Novard从一头患有结核性乳腺炎的奶牛中分离到的一株毒力很强的牛型分枝杆菌,该菌株在培养基中表现出很强的结块的特性,1908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Calmette—Guerin在培养基中加入牛的胆汁解决了菌株凝结成块的问题,经过13年230代减毒培养,培育出的具有稳定免疫原性和较低毒性的预防结核病的菌苗,此菌苗被命名为卡介苗(BacilledeCalmetteetGuerin,BCG)。随着BCG菌苗的广泛应用,科学家发现接种过BCG菌苗的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种过BCG菌苗的人群。由此,BCG菌苗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不断有报道。

  • 标签: 卡介苗(BCG) 浅表性膀胱癌 免疫治疗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 牛型分枝杆菌 培养基
  • 简介:膀胱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04年美国约有60240例新诊断的膀胱肿瘤病例,男女比例约2.8:1,其中90%病理为尿路上皮肿瘤。浅表性膀胱(superficialbladdercancer,SBC)指无肌层浸润的膀胱,包括Ta、T1和原位(Tis),约占新诊断病例的70%。近年来,国内外均强调逐步规范膀胱的临床诊疗指南,根据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来选择手术、腔内灌注和随访等,现将SBC腔内化疗的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癌 腔内化学治疗 尿路上皮肿瘤 cancer 诊断病例 病理分级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膀胱嗜铬细胞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分析6例经腹腔镜切除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有关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结果6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确诊5例。行膀胱部分切除6例,随访1~2年,血压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典型症状是排尿时或排尿后血压升高、头痛、头晕、心悸出汗等。B超、CT、MRI对诊断均有较高价值。腹腔镜下切除是当今最先进、最有效、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术后监测尿儿茶酚胺含量,可以了解是否治愈。

  • 标签: 腹腔镜 膀胱嗜铬细胞瘤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肝细胞(HCC)合并门静脉(PV)、肝静脉或下腔静脉(IVC)栓的处理。方法总结1993年1月-2002年1月采用肝切除和栓取出术治疗HCC合并PV、肝静脉或IVC栓68例,其中PV栓63例,肝左静脉栓1例,肝中静脉栓合并PV左支栓1例,肝右静脉、IVC合并PV右支栓1例,IVC栓2例。结果6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死于肝肾功能衰竭,其中2例患者在术后30d内死亡,术后30d病死率为2.9%,其余6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肝切除和栓取出术治疗HCC合并PV、肝静脉或IVC栓是安全的。

  • 标签: 肝细胞癌 癌栓
  • 简介: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HCC)的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5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000次TACE术后出现的近期严重并发症.结果本组TACE包括上消化道大出血3次(0.3%),肝功能衰竭26例(2.6%),碘油肺栓塞5例(0.5%),碘油脑栓塞2例(0.2%)及肝脓肿2例(0.2%).结论肝癌TACE术后严重并发症直接影响到病人的预后,应重视并预防其发生,给予适当处理.

  • 标签: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并发症 TACE术 HCC 肿瘤
  • 简介:细胞性肝癌(HCC)占我国癌症死亡的第2位[1].原发性肝细胞的产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发生的过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为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时间来,人们对HBV如何导致HCC的发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结合文献,围绕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几个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HCC发生的一种可能模式.

  • 标签: 肝细胞癌 分子生物学 细胞学
  • 简介:<正>浏览近期文献报道,目前在国外对肝细胞(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研究,仍不失为影像界关注的“热点”课题。肝脏影像学新进展使小型肝细胞(smallHCC_s)的发现成为可能,而且随着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得以诊断的无症状病例数已有显著增加。有人曾评价了各种影像技术对直径小于3厘米的肝细胞的相对探测能力,超声的敏感度为55%

  • 标签: 肝细胞癌 影像研究 加权像 MR成像 肝肿瘤 造影剂
  • 简介:目的观察健择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健择顺铂方案联合化疗。按WHO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标准,完成2个周期以上治疗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结果26例可评价患者,无CR、PR12例,有效率46%。主要毒副反应为Ⅱ°~Ⅲ°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无明显的肝肾功能的损害。无1例因毒性反应而延期化疗。结论健择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能耐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化学疗法 健择 顺铂
  • 简介:目的:分析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观察其组织类型和组织来源,方法:通过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方法与肺内其他肿瘤进行鉴别。结果:电镜及免疫组化对肺原发性恶纤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结论:肺内原发性恶纤组较少见,X线特点为孤立性块状病变,密度均匀,边缘欠光滑,无毛刺,肺穿刺活检可见间叶成纤维细胞成分,应考虑本瘤,此瘤恶性程度高,组织来源倾向于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免疫组化AACT,Vimentin强阳性。

  • 标签: 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癌 超微结构 临床特点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对宫颈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0例宫颈鳞癌患者。介入化疗前后的宫颈组织染色,并观察其PCNA的阳性率。结果:介入后PCNA的积分为2.92。较介入前(4.44)减少.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化疗可以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

  • 标签: 宫颈癌 介入化疗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化
  • 简介:<正>患者女,4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6小时。加重伴发热2小时收入院。入院前病人曾恶心、呕吐胃内容物2次,量中等,无咖啡样物,无腹泻及粘液血便,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体查:神志清,急性痛苦病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未发现明显异常体征。腹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式呼吸无减弱,右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以麦氏点为重,未扪及腹部包块,肝脾肋下未及,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细胞癌 阑尾类癌 外科病理学 嗜银 阑尾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谐波超声造影在肝细胞(HCC)介入治疗中对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对82例介入治疗的HCC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低机械指数超声谐波造影、常规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增强CT和(或)MRI检查,记录病灶数目、大小,观察病灶内血供.结果82例患者介入治疗前二维超声及CDFI共检出病灶119个,超声造影共检出病灶142个;治疗前后超声造影显示病灶范围均较二维超声所示增大;病灶内血流信号检测以超声造影最准确.结论超声造影能较好地评估HCC介入治疗的疗效.

  • 标签: 造影剂 肝细胞癌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食管根治术前应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38例可手术食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9例)入院后立即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然后手术;对照组(19例)不予rHuEPO治疗,其它同研究组。将两组的验血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差异有显著性,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术前应用rHuEPO能够改善患者术前、术后贫血,减少术中输血量,使用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食管癌 促红细胞生成素 食管癌根治术 血红蛋白 血小板 输血量
  • 简介: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护理方法对预防肿瘤复发及提高术后病人生活质量作用。方法:对本院泌尿外科64例行保留膀胱手术的浅表性膀胱患者,在术后采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护理方法,灌注后密切随访。结果:肿瘤复发率低于相关文献报道,膀胱肿瘤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有助于减少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率及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肿瘤 吡柔比星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