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头孢米在感染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并对药物的优势和不足进行评价。 方法: 选取 我院 2016 年 5 月 ~2017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104 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头孢米)和对照组(阿奇霉素)各 52 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96.15% > 84.62% )相对更高( P < 0.05 ),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相对更短( P < 0.05 ),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相仿( P < 0.05 )。 结论: 头孢米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能够更快、更好的减轻和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容易一定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需要在治疗中,对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予以合理的把握。

  • 标签: 头孢米诺 临床应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药剂头孢米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和75例泌尿系感染患者,共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头孢米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西药药剂头孢米在临床中对泌尿系感染有影响,其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3例。结论头孢米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疗效确切,杀菌效果显著,但是易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

  • 标签: 西药药剂 头孢米诺 临床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行依巴汀和咪唑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10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所应用的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依巴汀组和咪唑汀组,各54例。依巴汀组每次服药10mg的依巴汀片进行治疗,咪唑汀组每次服用10mg的咪唑汀片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依巴汀组的治疗有效率53(98.15%)显著高于咪唑汀组44例(81.4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巴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4例(7.41%)低于咪唑汀组6例(11.11%),但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行依巴汀药物治疗,不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依巴斯汀 咪唑斯汀 慢性特发性 荨麻疹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伊舒对呼吸系统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随机抽签法将12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抗生素+吸氧)治疗,观察组则加用伊舒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患者总有效率(98.33%)明显好于对照组(81.67%)(P<O.05);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及过敏反应情况多与对照组(P>O.05)。结论采用伊舒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效果明确,安全性高。

  • 标签: 呼吸系统 伊诺舒 保护作用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米环素软膏在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将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慢性牙周炎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意愿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53例,常规组患者给予慢性牙周炎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盐酸米环素软膏。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附着水平、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和牙周袋深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慢性牙周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米环素软膏提高了临床效果,改善了患牙的附着水平、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和牙周袋深度,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慢性牙周炎 牙齿松动度 牙周袋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氟喹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氟喹酮类抗菌药物的用药安全。方法将我院ADR收集中心选取从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接受喹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14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和分析。结果在采用了氟喹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的145例患者当中,主要包含3种氟喹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为75例(51.7%)、环丙沙星为37例(25.5%)、加替沙星为33例(22.8%);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治疗中应用苯酞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计算机表法将自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将采取长春西汀单独治疗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苯酞治疗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脑梗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56±2.1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6.54±2.87)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2.65±1.9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9.38±2.8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故统计学存在分析意义(P<0.05)。结论将苯酞应用在脑梗死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丁苯酞 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贝叶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是近年来流行的研究设计。本文对贝叶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分析原理、统计要求、应用现状及优缺点等进行介绍。虽然贝叶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尚处于小规模应用的阶段且有许多问题尚待完善,但是其可提供较为丰富的后验信息,有望成为今后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主要类型。

  • 标签: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 贝叶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喹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入选人员为我院近年来应用喹酮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用药种类。结果8例患者年龄主要为18-59岁,占比62.5%;患者受损系统主要是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主要临床表现是失眠、头痛、头昏、幻觉、视觉异常等。用药情况分析发现,患者用药最多的是左氧氟沙星,占比37.5%,其次为诺氟沙星;7例患者静脉给药,1例口服给药。经对症处理,患者不良反应均消失,痊愈出院。结论喹酮类药物种类较多,可引发的不良反应有多种临床表现,且不同药物可能造成不同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根据药物药理特性、患者病情、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合理用药,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更多保证。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氟喹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治疗中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几年在我院应用氟喹酮类药物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和累及系统分布以及其临床表现。结果在此次研究中,共有6种药品涉及到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导致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大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达到了36.3%,加替沙星导致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小,为3.7%;给药途径中,通过静脉滴注氟喹酮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2.5%,静脉注射的方式占比例最小,为13.8%;累及系统分布中神经系统发生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38.8%,血液系统所占的比例最小,为2.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氟喹酮类药物时,必须充分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确定出最佳的应用药物和给药途径,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的降低应用氟喹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氟喹酮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14年 1月至 2015年 12月在我院治疗的应用氟喹酮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56 例患者,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氟喹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给药方式及给药途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及恢复时间,及其累及的器官或系统的临床表现。结果氟喹酮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 58.9%)多于女性( 41.1%),且 31~ 60岁( 66.1%)患者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在给药方式中,单独给药患者( 85.7%) 高于联合用药患者( 14.3%);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患者( 64.3%)高于口服及外用患者( 21.4%、 14.3%);氟喹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中, 19~ 40岁患者的发生时间要长于其他时间段的患者,恢复时间要短于其他时间段的患者;氟喹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后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结论 在临床应用氟喹酮类药物时,要明确其适应症及禁忌症,选择最佳的给药方式及途径,合理用药,从而降低氟喹酮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导管栓塞治疗的临床护理重点。方法选取在2014年的7月~2016年的10月在我院接受导管栓塞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按照随即次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治疗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更高;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导管栓塞治疗施术更加全面的临床护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与治疗安全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及满意度,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 标签: 子宫肌瘤 导管栓塞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过敏反应原因,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查阅我院2002-2015年药物不良反应病历资料11例西咪替过敏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咪替过敏反应与计量、使用方法无关,严重程度不一,与患者个体有关。结论临床应重视西咪替的过敏反应,做好抢救,警惕过敏休克的发生。

  • 标签: 西咪替丁 过敏反应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出现喹酮类药物用药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具体的合理用药措施。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6 年全年内收治的 10 例喹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的合理用药对策。 结果: 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涉及皮肤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患者不良反应的表现类型较为丰富。 结论: 在临床使用喹酮药物的过程中,患 者 很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等,医护人员需要对此进行严格观察,并且提出合理用药方面的措施,以免患者的治疗受到严重影响。

  • 标签: 喹诺酮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药物 相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环素治疗皮肤性病的疗效。方法取材于近两年(2015~2017年)来我院治疗皮肤疾病的患者,数量为120例,这些患者中32例为皮肤感染患者,将这类患者作为Ⅰ组,其中31例患者为痤疮患者,将这类患者作为Ⅱ组,29例患者为淋病患者,将这类患者作为Ⅲ组,剩余的28例患者为宫颈炎患者,将这类患者作为Ⅳ组,对这些患者根据其病情使用不同剂量药物进行治疗,统计所有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两个月(两个疗程)的治疗,其中Ⅰ组中30例患者病情得到显著的改善,所占比例为93.75%;Ⅱ组中30例患者病情得到显著的改善,所占比例为96.77%;Ⅲ组中23例患者病情得到显著的改善,所占比例为79.31%;Ⅳ组中26例患者病情得到显著的改善,所占比例为89.66%,其中只有Ⅲ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稍差,综合治疗效果仍较为显著。结论米环素用于治疗皮肤病,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情,解决患者的皮肤问题,具有显著的作用效果,而且患者用药后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治疗皮肤疾病患者时优先选择使用。

  • 标签: 米诺环素 皮肤疾病 作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结核病患者时使用喹酮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结核病患者共 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抗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喹酮类药物,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不明显, P>0.05。结论: 在结核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用喹酮类药物,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结核病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用几糖对预防膝关节术后粘连方面的作用。方法对50例因膝关节内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选择30例术中关节腔内涂布2%几糖3ml作为几糖组;另20例术中不用几糖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个月、1年时膝关节伸屈活动度以评定疗效。结果50例均获随访,术后1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几糖组达112°±15.8°、对照组91°±13.5°,差异显著(P<0.01);术后1年几糖组120.5°±11.5°、对照组92.5°±15.5°,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用几糖能有效预防膝关节术后粘连的发生。

  • 标签: 膝关节 粘连 几丁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