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检查肝血管56例的临床研究。方法我院2016年8月一2017年8月共收治56例经超声检查及CT检查或MRI证实的肝血管患者,采用GEL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应用2一D对病灶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进行观察并记录,通过CDFI及PDI了解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肋下及肋间冠状切面及矢状切面扫查。结果彩超检查出56例肝血管,符合率为94.12%。声像图表明病灶轮廓分明,边界清晰,回声正常。按照回声强弱可将声像图型分为四类,分别为强回声(54.90%)、中回声型(23.53%)、低回声型(7.84%)与混合型(13.73%),临床中最为多见的声像图型为强回声型。结论与肝癌、肝结核等肝内其它病灶回声难以区别,应注意鉴别。

  • 标签: 肝血管瘤 彩色多普勒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血管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肝血管患者 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 2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开腹肝切除术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 3d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 3d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同时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血管较开腹治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风险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手段。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 肝血管瘤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肝癌和肝血管的多普勒成像特点,以及肝癌及肝血管诊断 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该院近一年时间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及肝血管病例质料,所选患者均实施肝脏超声检查,针对其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检查发现肝癌和肝血管二维图像及多普勒成像各有特征。肝癌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和内部回声均匀的肿块相比肝血管明显减少,而占位效应、血流丰富肿块明显增多,进入肝血管和滋养肝癌血管的 RI值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成像可以作为肝癌和肝血管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

  • 标签: 肝癌 肝血管瘤 超声检查
  • 简介:血管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一种进行性病变,当出现明确的腹部症状时,应采取治疗措施[1]。肝血管的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切除术、血管捆扎术、肝动脉结扎术、肝动脉栓塞、放射治疗、微波消融、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及肝移植。

  • 标签: 肝血管瘤 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肝血管介入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肝血管患者,将7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5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肝血管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结果观察组肝血管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32.12±4.05分)、抑郁评分(29.86±2.57分)、生活质量提高率(94.29%)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血管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期间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肝血管瘤 介入治疗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本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脑血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日常护理方式进行照顾,观察组在把人本护理方式加入到实际照料当中。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血压恶化、腰酸背痛、失眠的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血压恶化、腰酸背痛、失眠的发生率分别为2%、12%、18%、12%、36%,住院天数为6.2±2.1,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本护理比常规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更明显,缓解了患者负面的情绪,使患者更加愿意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积极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本护理 脑血管瘤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E64层宝石能谱CT750-HD混合能量和单能量成像对肝血管检出比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血管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患者均行CT能谱成像三期扫描,获得140kvp和70kev图像。一、对2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二、测量血管-肝实质的对比噪声比(CNR).2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记录血管在不同条件的检出,采用百分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单能量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上质量评分分别为(4.54±0.57)和(3.794±0.60)分;CNR分别为5.93和3.68,单能量图像均优于混合能量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能谱CT70kev单能量图像通过改善图像质量并增加病灶与肝实质的对比,有利于病病灶的检出,对检出小病灶更敏感。

  • 标签: 肝血管瘤 能谱CT 对比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 23 例(观察组)和肝血管患者 32 例(对照组)资料。两组患者均接受肝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观察指标与疾病之间的联系。结果 两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最小流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8、 2.36, P<0.05或 P<0.01),门静脉血流流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4, P<0.05)。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有效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 ]原发性肝癌 肝血管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TASE)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普通婴儿巨大血管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76例普通婴儿巨大血管患儿行TASE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于末次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76例患儿共行TASE共95例次,穿刺技术成功率为100%(95/95)。76例患儿中,Ⅰ级预后6例(6/76,7.90%),Ⅱ级19例(19/76,25.00%),Ⅲ级23例(23/76,30.26%),Ⅳ级28例(28/76,36.84%),总有效率100%(76/76)。随访发现疗效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ASE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巨大血管疗效确切,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 标签: 血管瘤 栓塞 治疗性 博莱霉素 聚乙烯醇 普萘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恶性脑膜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体会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总结。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脑膜患者68例,并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4.12%vs.70.59%,组间差异经t和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恶性脑膜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提高患者舒适度、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恶性脑膜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射性核素90锶-90钇敷贴治疗小儿血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68例血管患儿,将其依据单双号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传统90锶-90钇敷贴治疗)、观察组(放射性核素90锶-90钇敷贴治疗),各组均为34例,对比两组血管患儿的外周血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WBC、HGB、RBC、NEUT、PLT等同对照组比较,均未有明显差异存在,且两组患儿的临床总好转概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90锶-90钇敷贴治疗小儿血管不仅疗效显著,且对外周血指标的影响较小,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放射性核素 90锶-90钇敷贴 小儿 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不同特点的脑膜手术治疗方法的异同,为脑膜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按 Simpson分级,颈静脉孔区脑膜分级Ⅰ级全切 8 例,Ⅱ级全切 8例,次全切 3例,术后证实为脑膜;术后症状改善 9例,无明显变化 2例;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Ⅰ级切除 5例,Ⅱ级切除 12例,Ⅲ级切除 2例,部分Ⅱ级切除和Ⅲ级切除患者术后建议行放射治疗。结论: 对于颈静脉孔区脑膜全脑血管造影有助于了解周围血供情况,或者可进行术前栓塞,减少术中出血;矢状窦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有助于完整切除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在保证静脉窦和回流静脉通畅的情况下切除肿瘤,有助于保护脑功能。

  • 标签: 颈静脉孔 后段矢状窦 手术治疗
  • 简介:本文报道2016年6月手术切除肠系膜巨大脂肪1例,39岁男性,体检发现腹腔内占位,肿瘤几乎占满腹腔。入院后完善检查,考虑腹腔内巨大脂肪可能性大,不排除高分化脂肪肉瘤。术中见肿瘤来源于肠系膜,包膜完整,体几乎占满整个腹腔,术中将肿瘤完整切除,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无复发。肠系膜脂肪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实体肿瘤,通过该病例报道使外科医生加深对这种"沉默的肿瘤"的认识。

  • 标签: 肠系膜脂肪瘤 血管压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指浅表血管的诊治疗效。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5年9月我科8例手指浅表血管的诊治进行总结。8例(8指)患者有阵发性疼痛和压痛,Love征呈阳性,7例患指对冷刺激敏感。所有患者行激光开窗切除烧灼术。结果术后8例患者治愈,无感染。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年(平均2年)。术后患指疼痛症状均消失,无活动、功能障碍。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血管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有助于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激光开窗切除烧灼术治疗手指浅表血管,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血管球瘤 手指 激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破裂动脉术后病人脑血管痉挛的集束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破裂动脉术后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0%(38/40),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2.5%(5/40),而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7.5%(31/40),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32.5%(13/40),观察组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破裂动脉术后病人脑血管痉挛的集束化护理实施后,能显著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并达到较高的护理效果,从而促使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因此值得推广与临床应用。

  • 标签: 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集束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