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萘洛尔片剂治疗婴幼儿血管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68例婴幼儿血管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普萘洛尔片剂治疗,动态性观察和记录治疗后患儿血管颜色、体积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随访24个月,统计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68例患者中近期疗效达到Ⅵ级者42例,Ⅴ级14例,Ⅳ级5例,Ⅲ级3例,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治疗后24个月,所有患儿的疗效均达到了Ⅴ或以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但症状较轻微,未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结论对婴幼儿血管患儿采用普萘洛尔片剂治疗,所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婴幼儿血管瘤 普萘洛尔片剂 不良反应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在小肝癌与肝小血管的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肝癌患者24例。对小肝癌患者与肝小血管患者的CT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各自的CT特点。结果小肝癌平扫发现病灶31个,27/34为低密度,4/34为高密度;肝小血管平扫发现病灶27个,24/32为低密度,3/32为高密度;小肝癌增强扫描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低密度病灶明显多于动脉期(P<0.05),且多于肝小血管的门脉期和延迟期(P<0.05)。结论根据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不同特点,对于区别小肝癌和肝小血管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螺旋CT 小肝癌 肝小血管瘤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脑膜的CT、MRI鉴别诊断进行探讨,对其诊断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脑膜各45例,按照疾病类型将其分成颅内细胞组与脑膜细胞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MRI结合CT检验,诊断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颅内细胞组与脑膜细胞脑膜尾征、内钙化等临床指标差异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肿瘤外形、血管流空信号、肿瘤明显强化及内坏死囊坏死信号等临床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脑膜的CT、MRI的诊断的临床表现不同,两者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确诊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脑膜瘤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的诊断过程中应用CT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CT和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患者,共计30例,2013年5月~2017年5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阶段,先后予以单一的CT诊断、单一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将不同的诊断方式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以此评价CT和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意义。结果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性均相对更高,P值小于0.05。结论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的诊断中予以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能够大大提高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性,具有十分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 标签: CT 核磁共振成像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原发性脑膜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肺原发性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该肿瘤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多数肿瘤细胞排列成特有的漩涡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vinmentin、EMA、S-100蛋白表达阳性,Ki-67阳性率<1%,SMA、TTF-1、CD34、CD31、PR、ALK、Syn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均支持良性脑膜的诊断。结论肺原发性脑膜十分少见,肺原发性脑膜生长缓慢,境界清楚,其形态学特点与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相似,大多数为单发,良性,手术易切除。

  • 标签: 脑膜瘤 肺原发 形态及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间我院接收的颅内动脉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血管内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实践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显微手术效果要优于血管内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血管内治疗 效果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内动脉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出血的防治办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患有颅内动脉130例,130例颅内动脉患者全部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治疗过程中有5例患者颅内动脉破损导致再次出血。临床对动脉栓塞过程中的破裂进行及时处理,分析其原因既防治手段。结果收缩压上升至220mmHg后,5例颅内动脉破损时间为1例瞳孔出现放大时、2例导丝随导管导入时、1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时、1例弹簧圈掉落时;术后死亡1例,在良好的状态下恢复1-4患者预后,为期一年的随访,4例DSA复查,4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动脉的治疗。结论合理的治疗方案、规范的操作及适当的致密填塞能大大降低脑出血的并发症,提高脑动脉栓塞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与治疗方式。方法将2011年11月-2016年12月128例破裂颅内动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64例。单纯支架组采取的治疗方式为单纯支架辅助治疗,支架+球囊组则采用球囊联合支架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即刻栓塞、栓塞完成率、致密栓塞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复发率。结果支架+球囊组即刻栓塞、栓塞完成率、致密栓塞率高于单纯支架组,P<0.05;支架+球囊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纯支架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支架+球囊组复发率低于单纯支架组,P<0.05。结论破裂颅内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即刻栓塞、栓塞完成率、致密栓塞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破裂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 治疗效果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方法对大脑中动脉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抽签的方法将120例大脑中动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开颅夹闭治疗,观察组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比45天后大脑中动脉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头痛呕吐的频率次数、精神意识障碍的发作次数以及癫痫的发作次数、是否有脑积水。结果组间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患者的上述临床表现比较,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67%优于对照组73.82%,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与对照组5.63%比较,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方法对大脑中动脉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够通过微创性及降低术中血环栓塞时间的发生率从而明显降低脑内出血、头痛呕吐、精神意识障碍以及癫痫的发生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继续探究讨论。

  • 标签: 血管内介入治疗 大脑中动脉瘤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于探讨研究针对性护理服务在本院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采用覆膜支架术治疗腹主动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3例腹主动脉疾病患者分别实施以针对性护理,观察31例患者病情变化、体破裂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结果显示,经过覆膜支架植入术针对性护理,腹腔主动脉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且无体破裂发生,而且未观察到患者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性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状态,缓解术后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有效。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妇产科,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骨髓病理检测中,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方法从我院接收的多发性骨髓患者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观察组对象,并从同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抽35例作为参照组对象,采用石蜡包埋法检测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VEGF阳性几率(54.29%)高于参照组(5.71%),且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Ⅲ期患者阳性几率高于Ⅱ期、Ⅰ期阳性率,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VEGF表达几率随着多发性骨髓恶性病变加重而上升。结论实施骨髓病理检测,了解VEGF表达情况可为临床诊断多发性骨髓、评估疾病分期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病理检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疾病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字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的64例脑血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有脑动脉的44例,脑动静脉畸形有12例患者,烟雾病4例,处于正常状态的有4例。结果所选取的64例螺旋CT造影患者都可以显示出1~4级的脑动脉结构,而且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其结果均是一致。结论作为一种非侵袭性的脑血管检查方法,螺旋CT造影技术显得更加的简便,在检查过程中呈现阳性的概率较高,而且其结果非常可靠,通过检验可以为临床处理上提供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因此这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上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 标签: 螺旋CT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结核菌检出情况,进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中以我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期间接收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脑脊液结核菌检验情况。结果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结核菌中45例为阳性(56.3%),35例为阴性(43.7%),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0%,在治疗效果方面,阴性患者相对于阳性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结核菌检验,可进一步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以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结核菌 临床检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病患的预后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病患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应用Barthel指数(BI)对病患出院情况进行评定和分组,恢复较佳为BI≥12分,恢复不佳或死亡为<12分,对造成病患恢复不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应用Logistic对影响病患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80例研究病患里,恢复较好的病患有52例,恢复效果不佳的有28例,其中有5例病患治疗无效死亡,当中3例因呼吸衰竭而亡,因脑疝和多器官衰竭而亡的各1例。当中恢复较佳的病患中肢体偏瘫、脑积水与脑脊液(CSF)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恢复不佳的病患,在CSF氯化物含量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上明显优于恢复不佳的病患,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得出,脑积水以及GCS评分与CSF蛋白含量是导致结核性脑膜炎病患恢复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对80例结核性脑膜炎病患临床资料的分析得出,肢体偏瘫、脑积水、GCS评分以及CSF蛋白含量与CSF氯化物含量同结核性脑膜炎病患恢复不佳有紧密的关联,当中对其预后造成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脑积水以及CSF蛋白含量和GCS评分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预后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增强CT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诊治结核性脑膜炎的患儿120例,将其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头颅增强CT检查、MRI检查和CSF检查。结果利用头颅增强CT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有效率,且对患儿的病情及病理有了全面掌握,具有典型性和可比性(P<0.05);利用MRI检查对病变范围显示较好,但对钙化的显示不及CT检查,而运用CSF虽然能够全面掌握患儿病情,但在典型性上还有所欠缺。结论通过增强CT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能够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有效掌握,应与原有的检查方式相配合,从而确保临床诊断的客观全面性,为患儿的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增强CT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诊断 价值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体征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50例患者呈亚急性、慢性起病,42例合并颅外结核。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脑脊液改变以压力、细胞数、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降低为主。32例患者行头颅MRI检查,异常者31例,表现为脑膜强化、脑积水、脑内结核、脊髓损害、混合型。经正规抗结核治疗,临床治愈35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死亡2例。结论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要根据患者具体病症情况实施综合治疗,可提高其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特点观察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取我院收治的8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并将检査结果与脑血管造影以及手术病理检查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82例患者中,共52例异常,包括10例血管狭窄和闭塞,11例动脉,,16例血管变异,5例烟雾病,3例动静脉畸形,2例静脉窦血栓,2例高颅压致颅内动脉不显影,1例血管痉挛致血管纤细,1例静脉破裂出血,1例原始舌下动脉。其中有22例符合脑血管造影结果,30例患者与术中病理检查结果一致。结论采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脑血管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巨细胞18F-FDGPETCT成像特征,提高骨巨细胞的分子影像诊断水准。方法回顾分析误诊为乳腺癌骨转移的侵袭性骨巨细胞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女患因左乳腺癌术后9年,左膝关节痛一个月,发现左腓骨肿物一周为主诉入院,行胫腓骨平片正侧位及18F-FDGPETCT检查。由于可见骨质破坏及FDG代谢增高改变,结合恶性肿瘤病史,误诊为乳腺癌术后单发骨转移。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左腓骨)富于破骨巨细胞肿瘤性病变,结合免疫组化,符合骨巨细胞(侵袭性骨巨细胞,易复发)。术后恢复良好并出院。结论骨巨细胞可分三级,其中二级为侵袭性骨巨细胞,具有一定侵袭性及代谢活性。特别当患者具有原发肿瘤病史时易误诊为骨转移。在临床上及影像学上应注意与原发骨肿瘤及肿瘤样变的鉴别。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误诊 18F-FDG PET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64例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平均分成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各32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护理组的有效率为81.3%,综合护理组为93.8%,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6%,综合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膜炎 症状性癫痫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