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情观察、诊、思考、处理等任何一个环节在现代护理学中认为是属于一个整体,诊主要是通过患者的病情症状、体征,以及主诉做出初步诊断,进而将救治程序进行安排,分配科室进行就诊的技术。在急诊科进行就医的患者,无论是文化程度、经济情况、社会背景均是处于不同层次的,所以在疾病的承受能力、以及看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另外,急诊科患者的心理状态普遍存在着恐惧、不安、焦躁等情况,所以在描述症状及就诊目的上十简单,而陪同的家属或者朋友在描述发病过程多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及观察作为代表,这样,就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情绪,导致在正确诊断上受到干扰。

  • 标签: 急诊 预检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5例),一组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血压调控,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血压调控,观察两组患者入院1周后的血压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造成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入院采取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区别,而且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实施血压调控,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急性期 血压变化规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辩证型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与安全。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12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分对照组、辨证型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西医治疗,辨证型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辩证型治疗。比较两组慢性胃炎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胃脘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辨证型组慢性胃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辨证型组症状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胃脘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辨证型组胃脘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医辩证型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与安全高,可更好缓解症状,缩短疗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辩证分型 慢性胃炎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超声表现对病例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治疗的患者50例,患者年龄为29-67岁,平均年龄(44.44±4.32)岁。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测,以及病理检测,分析检测相关数据。结果使用病理型检测,患者导管内癌人数为4人,导管原位癌人数为5人,浸润导管癌人数为27人,浸润小叶癌人数为11人,特殊类型癌人数为3人,良性检测人数为0。使用超声检测,导管内癌人数为3人,导管原位癌人数为4人,浸润导管癌人数为26人,浸润小叶癌人数为10人,特殊类型癌人数为2人,良性检测人数为5人。超声检测结果下,Ⅰ期患者病例数为23例,Ⅱ期为13例,Ⅲ期为12例,Ⅳ期为2例;病理检测结果下,Ⅰ期患者病例数为24例,Ⅱ期为11例,Ⅲ期为11例,Ⅳ期为4例。超声检测的型及分期与病理检测符合率较高。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表现 病例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超声诊中实施诊叫号系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针对超声诊中近一周内实行诊叫号系统后的就诊患者90例,同时选择在未实施诊叫号系统的就诊患者90例,对其满意度、就诊流程的知晓率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后,相比实施前其满意度较高,就诊流程的知晓率也较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的患者较多,在超声诊断中实行诊叫号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效率,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文明、快捷的就诊环境,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分诊叫号系统 超声分诊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高不下,且近年来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乳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主要靠穿刺活检,但其为有创检查,如何早期对乳腺癌进行诊断且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成为新的研究问题。乳腺癌的分子型是依据雌、孕激素受体(ER、PR)及HER-2还有KI-指数而进行的型,为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乳腺癌型。近年研究发现,不同分子型的乳腺癌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放化疗敏感性及预后方面有较大差异性,因此研究乳腺癌各类分子型的不同特征,以便更好的诊断、治疗以及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十现实的意义。本文就乳腺癌各分子型及其超声征象之间相关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分子分型 超声 雌孕激素受体 HER-2 Ki-67指数
  • 简介:摘要探讨用中医辨证型疗法治疗激素依赖面部皮炎的临床效果。对2012年6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激素依赖面部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我们将这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34例患者,对照组有30例患者。我院使用西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中医辨证型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组患者临床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P<0.05)。用中医辨证型疗法治疗激素依赖面部皮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安全高,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因此,中医辨证型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激素依赖面部皮炎的优选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辫证型加味用药治疗慢性姜缩胃炎的取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确诊为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1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辫证型加味用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取得的总治疗效果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效果78.4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中医辫证型加味用药治疗慢性萎缩胃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防疾病的进一步恶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 萎缩性胃炎 中医辩证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肺病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PEFR等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托溴铵、沙丁胺醇联合雾化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疗效比单纯沙丁胺醇治疗更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 标签: 异丙托溴铵 沙丁胺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护士诊技巧。方法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温馨的就诊环境;管理自身的情绪,冷静处理问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正确引导患儿就诊;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正确掌握沟通技巧。结果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和赞扬。结论提高分诊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沟通能力,做好门诊诊工作,对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医院的声誉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科 门诊 分诊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心衰中医辨证型及规范化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6例作为样本,以48例为一组,将其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给予西药倍他乐克治疗,中医组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型,并给予中成药、汤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情况、1年内再次住院次数、治疗有效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中医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更好,1年内平均住院次数(2.28±0.10)次、治疗有效率97.92%,平均生存时间(16.61±0.07)年,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型及规范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患者再次住院次数,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寿命,治疗及预后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心衰 中医辨证分型 规范化治疗 预后 相关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 研究帕金森病的病程进展与其中医症候型的相关。方法: 将纳入符合 研究标准的 100 例 帕金森患者分为风阳内动、痰热风动、气血亏虚、髓海不足、阳气虚衰 5型 ,并按改良 Hoehn-Yahr分期,分为早、中、晚三期 ,观察各期与中医证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 : 表 1 所示。 结论 :通过探讨帕金森病的中医症候型与其病程发展的相关 ,可充分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 ,早期治疗 ,用中药补偏救弊 ,综合调理 ,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目标 ,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帕金森病 病程进展 中医症候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源眩晕和颈椎不稳定相关以及中医型论治颈源眩晕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本院60例颈源眩晕病患,将其设为研究组,筛选出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病患均行颈椎过伸过屈侧位X光检查,对比其颈椎不稳定的发生情况以及椎体后缘间夹角平均值。另将研究组按照疗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A与研究组B各30例,分别应用常规疗法与中医型论治进行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研究组的颈椎不稳定发生率(71.7%)高于对照组(0.0%),椎体后缘间夹角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大(P<0.05);研究组B的总有效率(96.7%)高于研究组A(83.3%),对比差异大(P<0.05)。结论颈源眩晕和颈椎不稳定存在一定的相关,中医型论治颈源眩晕的效果满意。

  • 标签: 颈源性眩晕 颈椎不稳定 相关性 中医分型论治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甘草素抑制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及其可能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甘草素组(50、100、200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3ml生理盐水灌胃,甘草素组每天分别给予3ml的药物灌胃。术后14、28d取大鼠颈总动脉行HE染色,观察颈总动脉病理形态变化,并测量内膜的面积(areaofintima,IA)、中膜的面积(areaofmembrane,MA)及内膜/中膜面积比(IA/MA)。免疫组化技术和Western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p65表达变化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14、28d内膜的面积、内膜/中膜的面积比明显增加(P〈0.05)。颈总动脉的PCNA、TLR4、NF-κBp65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药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14、28d内膜的面积、内膜/中膜的面积比明显减少(P〈0.05)。颈总动脉的PCNA、TLR4、NF-κBp65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甘草素能通过TLR4介导的NF-κB通路抑制血管内膜增生,降低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及其发生率。

  • 标签: 异甘草素 球囊损伤 内膜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静滴氨茶碱联合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均3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持续静滴氨茶碱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持续静滴氨茶碱联合丙托溴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FEV1和FEV1/FVC的具体数值。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氨茶碱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FEV1%和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静滴氨茶碱联合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静滴氨茶碱 异丙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探讨治疗巨大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的方法及取得的临床效果。本次主要是研究一位有着巨大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病史二十几年的患者,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术后病检可见乳腺上、下、左、右及基底切缘未见肿瘤残留,术后定期复查及随访患者的情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