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多点缝合术治疗乳腺癌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8年6月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患者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7)。实验组均采用多点缝合后引流加压包扎治疗,对照组均采用切开引流换药治疗,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17例患者14例痊愈;2例残余少量积液,多次抽液后痊愈;1例出现感染后皮瓣坏死,清创后行植皮术后痊愈;平均愈合时间17d。对照组15例患者5例痊愈;7例出现感染,予清创后痊愈;3例出现感染后皮瓣坏死,予植皮后痊愈;平均愈合时间31d。结论:多点缝合术治疗乳腺癌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方法。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顽固性皮下积液 多点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17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的17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17年5月,结束时间为2018年4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关节镜下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负性情绪、治疗效果以及疼痛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与疼痛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 疼痛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接受17β雌二醇片治疗时阴道用药不同时机选择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内接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选取64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于患者卵泡直径处于10~12mm时给予17β雌二醇片治疗,观察组于患者卵泡直径大于等于13mm时给予17β雌二醇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性激素各指标水平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LH、FS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E2水平高于对照组,起始内膜厚度、排卵日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且排卵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直径大于等于13mm时接受17β雌二醇片阴道给药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17&beta 雌二醇片 阴道用药 不同时机 子宫内膜厚度
  • 简介: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和血清胃泌素-17诊断及鉴别诊断老年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的可行性,阐明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咸阳市彩虹医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153例病历资料,另选择同期收治入院的80例老年胃癌前病变患者(分为浅表性胃炎组35例、胃溃疡组26例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19例)。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对比各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及阳性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胃泌素17水平及阳性率;并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及血清胃泌素17的单项及联合诊断效能。结果四组受检者对比,胃癌组患者血清PGⅡ及胃泌素17含量均高于胃癌前病变组,但PGⅠ水平低于胃癌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浅表性胃炎组血清PGⅠ、PGⅡ及胃泌素17含量均低于胃溃疡组(P﹤0.05);且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浅表性胃炎组血清PGⅠ、PGⅡ及胃泌素17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受检者阳性率相比,胃癌患者Hp感染阳性率均高于胃癌前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浅表性胃炎组Hp感染阳性率低于胃溃疡组(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浅表性胃炎组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断效能而言,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及血清胃泌素17联合诊断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均高于其他各单项诊断。结论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及血清胃泌素-17诊断及鉴别诊断老年胃癌及胃癌前病变,具有变化显著,特异度及灵敏度较高等特点,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提高,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胃癌 胃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