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说课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医药的发展输送新型人才。方法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5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结果体现了中医药思维的融入,传递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了“以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教学模式。结论通过说课,构建融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体现特色”于一体的中药专业《仪器分析》课程体系。

  • 标签: 中药学 中医药特色 仪器分析 说课
  • 简介:摘要临床用药是医药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内容,涉及到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避药品不良反应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中药是经过祖祖辈辈流传下来历史悠久的学科,中药内容广泛,知识结构清晰,但是有些中药药理作用不够明确。因此,开展临床中药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药的发展。十九大之后,国家将重点培养临床中药人才,以满足新时代社会环境下对中药的要求。

  • 标签: 中药学 临床中药学 发展
  • 简介:摘要在分析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复杂性科学概念。讨论了非线性、动态发展的特点,大于整体的总和,整体不等于宏观层面。认为中药的发展需要微观分析和西药的补充。然而,我们应该在复杂性科学的指导下,继续总结和发展新的辨证规则。

  • 标签: 中药学 复杂性科学 探讨
  • 简介:摘要中药是中医药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毒理作用、药物间相互作用及临床应用等。过去国内高等院校中药的教育着重于中药药理理论的研究,学生主要学习的是药物如何起到相应的药理作用。现代国内高等院校将教学内容扩展到了中药材的炮制方法、中药现代化理论、中药制剂的优势和前景、临床应用型中药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全面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中药知识科学合理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中药实践教学,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

  • 标签: 中药学 教育现状 教育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接受中药中药药学服务的效果讨论研究。方法参与实验研究的肿瘤患者共78例,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进行区分将其分成两组(均n=39),医护人员将传统常规中药治疗和中药中药药学服务分别应用于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经临床治疗后与参照组进行相关指标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医疗纠纷发生率和住院费用均更低(P<0.05),中药中药药学服务更具有明显优势。结论肿瘤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案过程中接受中药中药药学服务能够保证保证临床治疗的针对性、药品应用的准确性,对症下药效果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能够有效控制、稳定患者病情,缩短治疗时间从而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其应用作用突出。

  • 标签: 肿瘤病症 中药师 中药药学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中药临床医学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其在化学药物研究、人体病毒、细菌抗药反应及其临床实践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药无用的说法不攻自破。当前我国中医药临床医学在药物研发、临床实践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就如何控制用药量、药剂反应特殊区分等问题上仍然有所缺陷。分析和研究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的现状有利于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如何保证中药应用的高效安全已经成为中医药工作者所要解决的迫切难题。笔者浅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中药 临床医学 问题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7年11月开始对中药注射剂施行药学干预,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200份住院病历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纳入2017年8~10月期间我院200份住院病历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于2017年11月开始对中药注射剂施行药学干预前后,比较两组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率和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率和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50%(37/200)和8.00%(16/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0%(72/200)和41.50%(83/200),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有重要意义,可显著降低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率和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药学干预 中药注射剂 不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药学服务在中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以2015年12月7日至2017年1月29日我院88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中药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临床中药药学服务。观察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满意概率为95.45%,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值小于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低,数据分别为(4039.57±28.94)元、(11.36±2.84)d,P值小于0.05。结论中药药学服务应用肿瘤患者中,可保证治疗效果,利于预后改善及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 标签: 中药 肿瘤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慢性肾脏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药学分析。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慢性肾脏病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接受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的中药组和接受氯沙坦治疗的西药组,每组有患者40例。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实验室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西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慢性肾脏病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过程中中药配方颗粒的运用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各项实验室指标,促进患者的更好治疗与康复,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慢性肾脏病 氯沙坦
  • 简介:摘要中医临床药学是一门新学科,其是在现代科学和中医药二者的结合下才发展起来,是临床药学的一个全新分支,并且中医临床药学的核心就是中药治疗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故而其对于不良反应的减少和中医药疗效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才的培养对于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中药临床药学概述、中药临床药学的人才培养现状、中药临床药学人才未来培养的方向展开详细的探讨,以期为中药临床药学新时期人才的培养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 标签: 中药临床药学 未来培养 人才培养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药学实践工作中开展循证药学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依照循证药学的原则,对于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库实施检索,筛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对照研究,采取循证药学方式分析所收集的数据,对比美罗培南以及亚胺培南的临床应用安全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治疗方式,将所得出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方式应用到临床中,和没有开展循证药学实践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记录抗感染效果和出现肝功能损害的几率,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本文一共筛查出系统评价文献七篇,安全性对比文献十一篇,治疗方式对比文献六篇,通过循证药物治疗方法接受治疗的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产生肝功能损害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依照循证药学制定的有关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方案临床应用效果理想,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较少,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临床药学实践工作 循证药学研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加强药学管理对全程化药学服务所起到的作用。方法我院在2015年开始加强药学管理,在实施前后各1年时间内随机选取360例患者(实施前1年为对照组,后1年为观察组),针对药学服务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施药学管理后的取药时间、药物盘点时间及账目符合率均有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药学管理能够改善服务效率并规范管理模式,显著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药学管理 药学服务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加强药学管理对提高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加强人们对药学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文章选取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某医院处方、药品的资料信息进行研究,通过科学的药学管理来对比分析药学服务质量变化,旨在为提升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提供重要参考支持。

  • 标签: 药学管理 药学服务质量 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调剂中中药处方点评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期间的1000张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点评,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解决。结果通过有效的中药处方点评,发现处方点评在中药处方的调配、煎煮和指导患者用药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处方点评后,降低了处方的不合格率,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障。结论中药处方点评在重要的药学服务中有重要作用,其直接关系到中药的推广和发展,并且是合理应用中药的重要环节。

  • 标签: 中药调剂 处方点评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加强药学管理对提高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接触药学服务的医务人员50例(在2015年9月15日至2016年9月15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全程化药学服务管理,有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措施,有25例。结果观察组处方开具不合理率(4.00%)低于对照组(P<0.05),取药等待时间(15.48±2.36)min、药品盘点时间(1.85±0.06)min短于对照组(P<0.05),账目符合率(10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医务人员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管理干预,能够整体优化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药学管理 全程化药学 服务质量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中药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未实施中药质量管理患者共82例患者作为对比组,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已实施中药质量管理患者共82例作为管理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质量评分,准确率和满意率。结果在相关指标对比中,管理组患者质量评分和调剂药品准确率明显高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满意度对比中,管理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7.56%,对比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2.9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7.9925,P=0.0046<0.05)。结论中药中药质量管理能够明显提高管理质量,减少中药房错误发生几率,患者满意度得以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药房 中药 质量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代谢组学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利用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如GC-MS、LC-MS、NMR等来检测各种生物样品中代谢物组的信息并结合模式识别等分析计算,对所得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处理,最后综合解析这些数据以用于药学研究,如药物作用机制及新药研发,药物安全性评价,中药现代化的应用研究。

  • 标签: 代谢组学 分析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细胞级粉碎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我院选取川贝母、云芝、西洋参、天麻与三七5味中药,每种各取1kg,将剂量分配好后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细胞级粉碎技术对该组中药进行粉碎,对照组采用常规粉碎技术对组内中药进行粉碎,待两组中药均完成粉碎工作后对两组中药粉碎颗粒细化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中药在接受细胞级粉末碎后细化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级粉碎对中药细化有着很好的效果,细化后药效成分不受影响且更易人体吸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中药 细胞级粉碎 中药药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