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方法本次研究患者例数为80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2018年1月,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分别采用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结果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结石清除率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结石清除率均良好,但是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加速患者术后恢复,因此治疗效果要远高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

  • 标签: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胆总管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7年2月144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的气管切开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传统组65例为传统气管切开,经皮微创组79例为经皮微创气管切开(经皮螺纹旋转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满意度;切口长度、中出血情况、手术全程时间;患者切口感染、套管脱出、皮下和纵膈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皮微创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经皮微创组切口长度、中出血情况、手术全程时间优于传统组,P<0.05;经皮微创组切口感染、套管脱出、皮下和纵膈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效果优于传统气管切开的疗效,切口,出血少,手术简单,时间短,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 传统气管切开术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气管切开与常规气管切开在救治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气管切开,观察组患者施行经皮气管切开,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8%,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施行常规气管切开相比,对脑梗死患者施行经皮气管切开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脑梗死 经皮气管切开术 常规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气管切开(PDT)防治特大面积硝火烧伤患上呼吸道梗阻的疗效。方法重症医学科2014年3月-2017-12月对28例特大面积硝火烧伤患者采用经皮气管切开预防上呼吸道梗阻,同期30例患者耳鼻喉科采用传统气管切开(OT)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气胸、愈后瘢痕情况,分析评价PDT在特大面积硝火烧伤患者预防上呼吸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PDT组和OT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74±1.45)min和(33.25±11.21)min,中出血量分别为(4.21±2.35)ml和(23.25±12.27)ml,愈后瘢痕面积分别为(1.68±0.74)cm2和(3.54±1.02)cm2,气胸发生分别为0例和3例,纵膈气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OT组相比,PDT组的手术时间缩短,中出血量减少,愈后瘢痕面积减小,气胸减少。结论经皮气管切开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微创等优点,对特大面积硝火烧伤患者预防性气管切开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防治上呼吸道梗阻。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特大面积硝火烧伤 上呼吸道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光索辅助微创气管切开在颌面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62例颌面肿瘤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气管切开,观察组进行光索辅助微创气管切开,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为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未见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6/3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颌面肿瘤应用光索辅助微创气管切开切口更加美观、平整,有效的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前景良好。

  • 标签: 光索 辅助 微创气管切开术 颌面肿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治疗贲门失驰缓症治疗过程中具体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具体的护理措施分为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并发症护理三部分,护理结束后针对患者及其家属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显示80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中有7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占比为97.5%,其中有3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占比为37.5%,有4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占比为60.0%;仅有2例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占比为2.5%。这表明,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治疗贲门失驰缓症治疗过程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该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于疾病的治疗和维持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贲门失驰缓症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气管切开后留置套管的家庭护理效果。方法病例筛选2015年1月份-2018年1月份收治的小儿气管切开后留置套管的患儿9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前后分成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家庭组患儿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居家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常规组居家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22.92%,家庭组居家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4.17%,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价为79.17%,VS家庭组97.92%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气管切开后留置套管的家庭护理是一种有效的延续护理方式的开展,大大降低患儿居家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气管切开术 留置套管 家庭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切开联合支架置入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36例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内镜下切开联合支架置入进行治疗,评估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另对比手术前后患者吞咽困难评分。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为100%(36/36),手术平均操作用时(43.15±3.94)min,平均住院时间(5.7±0.2)d。中2例患者少量出血,者内镜下采用止血钳钳夹处理,成功止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36),无感染、大出血以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周、第4周时患者吞咽困难评分有显著改善,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t=13.570、23.673,P=0.000,0.000)。结论内镜下切开联合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成功率高,术后较少并发症,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难治性食管狭窄 内镜下切开 支架植入术 吞咽困难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ICU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经皮气管切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合川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6例急危重症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经皮气管切开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3例患者给予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治疗,实验组23例患者给予经皮气管切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共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ICU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给予经皮气管切开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ICU抢救 急危重症 经皮气管切开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的监护及护理。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症病人的措施之一。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并发症,使病人安全渡过危险期,做好术后监护及护理至关重要。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使病室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定时空气消毒,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8例气管切开患者,分别对其进行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抗生素应用,以及其他综合护理干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相应治疗、监护和护理后,有1例患者因重度颅脑损伤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7例患者均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结论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对病人的恢复十分重要,因此要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

  • 标签: 气管切开术后 头颈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颅内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颅内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O2、PaCO2、Pa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切开置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颅内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血氧指标,降低病人围期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病人预后及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颅内脑出血 循证护理 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经皮扩张与传统气管切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危重患者11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55例,参照组采用传统的气管气管切开,实验组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除,对比两组危重患者应用效果。结果参照组危重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多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的术后合并症产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结合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患者 经皮扩张 气管切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减压伴硬膜外层切开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ACM-SM)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6例ACM-S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6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枕骨大孔减压伴硬膜外层切开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枕骨大孔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4.260,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ACM-SM患者采用枕骨大孔减压伴硬膜外层切开治疗,其临床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枕骨大孔减压术 硬膜外层切开术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排痰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3例在气管切开后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排痰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患者气管切开后应用排痰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护理效果显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排痰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一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治疗,称为观察组,观察两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的脑干周围池改善率(P<0.05,χ2=9.5426)、术后3周(t=11.1840,P<0.05)、6周(t=26.0610,P<0.05)及8周(t=47.8285,P<0.05)的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脑干缺血状态,提高预后质量。

  • 标签: 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 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临床气管切开的应用主要是为保证有效确保临床患者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的手术,气管切开在我国哦临床上使用已有多年历史。人体在正常状态时,其机体中的鼻、咽腔以及机体呼吸道对患者所吸入气体发挥着加温湿化的生理作用,当对患者采取气管切开后,患者机体吸入的气体将会绕开发挥加温湿化功能的呼吸道,这将导致进入人体中的气体作用相对干燥,继而导致患者粘液纤毛系统出现临床损伤,进而导致该系统中异物清除作用削弱。同时还会引发呼吸道炎症等疾病临床症状。本文针对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进行研究,以寻找出更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案,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气道 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综合护理作用。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常规组,一组采用综合护理,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综合护理 护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在ICU急危重症合并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ICU中进行治疗的急危重症合并感染患者中选取76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气管切口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各项指标以及手术完成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也低于对照组,以上两项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在ICU急危重症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帮助患者减轻了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常规气管切开术 ICU 急危重症合并感染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实施气管切开后的可行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9例,均实施气管切开手术,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79例患者经有效护理后,有69例顺利渡过急性期并且成功拔除气管套管,占比率为87.34%(69/79);5例患者肺部感染,占比率为6.33%(5/79);5例患者自行出院,占比率为6.33%(5/79);均未发生亡(0%)。结论?对于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及时实施气管切开,且术后积极给予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帮助其良好保持呼吸顺畅,利于防治肺部感染及呼吸道堵塞,对其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干预作用,值得进行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脑出血 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4年02月到2016年09月收治的30例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气管切开后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经过护理治疗,安全度过危险期的患者占22例,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患者占3例,因为颅脑损伤过重导致死亡的患者占2例,因为严重脑干损伤没有拔管的患者占2例,自动出院患者占1例。结论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给予全面细致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老年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