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到2016年收治的134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儿抗炎、抗病毒、控制颅内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达到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0.00%的总有效率,同时观察组患儿在体温消退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神志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可以证实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更好,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确切,患者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的恢复状况较好,有利于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 标签: 早期静脉注射 人免疫球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治疗重症皮肤病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皮肤科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60例重症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8.8%(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P<0.05)。这表明在重症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注射 免疫球蛋白 重症皮肤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黄芪注射液辅助应用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着重分析黄芪注射液对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组25例进行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实验组25例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之上加行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常规组和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以及免疫功能改善状况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和痰涂片转阴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接受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保障患者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提升其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值得推广。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黄芪注射液 效果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药疹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组采用小剂量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患者的退热时间、皮疹开始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数据对比P>0.05。结论重症药疹患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联合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实际治疗中可适当减少免疫球蛋白的用量,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 标签: 不同剂量 免疫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重症药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在重症药疹并发严重皮肤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用红蓝球分组法将2017.01.02日-2018.03.02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药疹并发严重皮肤感染病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前一组单纯应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后一组加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疗程都为3天~5天。对比两组皮疹完全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疹完全消退时间(7.13±1.24天)、发热消退时间(2.12±0.48天)、住院天数(11.10±1.16天)都短于对照组(p值<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别(p值>0.05)。结论重症药疹并发严重皮肤感染采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重症药疹 皮肤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儿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与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退热时间、昏迷时间、惊厥消失时间、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分别均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指标可通过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显著改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大剂量 免疫球蛋白 临床效果
  • 简介:课程建设是一所高校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科研状态、仪器设备条件、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怎样发挥课程建设对教学工作的正面效应,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研究。

  • 标签: 免疫学 免疫学检验 课程建设 医学院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提高免疫检验准确性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分别抽取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实施前后的90例患者血清样本,实施前均为传统的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归为对照组;实施后接受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检验样本的平均变异指数,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结果显示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测、甲胎蛋白这些样本平均变异指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各个项目的检验准确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是在统计学上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检验科实施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可有效降低样本变异指数,促进免疫检验准确性提升,意义重大。

  • 标签: 免疫检验质量 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 准确性
  • 简介: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2009年被评为温州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为了更好地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中击国家级精品课程,对课程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目前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临床经验丰富、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突出科学性和先进性;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强了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监督和评价,考核方式更加全面客观,教学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免疫学 免疫学检验 精品课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工作的免疫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2016年在我院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120例新生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12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比较两组儿童的采集血样发现,观察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性率为2.50%,对照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0.00%,两组之间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基础计划免疫可以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可以有效地将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有效地预防了乙型肝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基础计划免疫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学免疫检验对临床医学免疫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10月接受治疗患者的血清样本100份,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质控处理,观察组则使用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二者的检验准确率以及各种变异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变异指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样本的检验准确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医学免疫检验对临床医学免疫检验准确性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医学免疫检验 临床医学 免疫检验 准确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穴位注射是临床常见、运用较广泛的治疗方法。在临床运用时要注意“辨析”运用,特别是对辨病、辩证、辩经、辩穴、辩药、辨虚实等方面给以重视。结合临床治疗,探讨在穴位注射疗法运用时,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医疾病证型,经络的虚实,疾病的归经,穴位的特性,药物的偏性,穴位注射针刺时的补泻,以及穴位注射与其它疗法的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穴位注射的配伍运用,结合、吸收、融合中西医注射刺激和药物作用以及针刺和药物的交互作用以及穴位的特性和配伍共振作用,会取得倍增效应。

  • 标签: 穴位注射法 临床运用 辩证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免疫检验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诊断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活动性结核患者、60例肺外结核患者、60例非结核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及同期来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四组对象的血清标本分别进行免疫检验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检验和分析。结果免疫检验金标法对肺外结核患者、活动性结核患者、呼吸道疾病患者、健康体检者的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分别为81.67%、71.67%、8.33%、3.33%;酶联免疫法对以上患者的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67%、63.33%、5.00%、3.33%;免疫检验金标法检出率均高于酶联免疫法(P>0.05),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检验金标法对痰涂片阳性及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2.11%、72.73%均高于酶联免疫法的84.21%、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检验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对于临床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明显,前者准确率稍高,采用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核病的确诊率。

  • 标签: 免疫检验金标法 酶联免疫法 结核病
  • 简介:1过敏性紫癜(HSP)的免疫学变化[1,2]1.1HSP的组织学改变及免疫病理本病的组织学改变主要为广泛的急性无菌性血管炎.主要损害部位是直径<0.1mm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血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红细胞堆集和浆液性渗出.电镜检查肾小球血管系膜、皮肤及肠道发现有免疫复合物沉着.对这些部位作免疫荧光检查时,发现紫癜皮肤、肠道和肾小球有IgA(少量IgG和IgM)、补体C3、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沉着.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免疫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作为全身性疾病的一种,风湿免疫疾病对身体内的各脏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风湿免疫疾病对血液系统伤害尤为严重。通过临床发现,虽然各类风湿免疫疾病都会给血液系统造成危害,但是最为常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而风湿免疫疾病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也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多种多样,临床常见的是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相关医生应该充分重视风湿免疫疾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严重性,并有效掌握相应的治疗措施,为患者减轻病痛的折磨。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血液系统 损害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与生脉注射液联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概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概率的比较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液注射联合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采取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采取参麦注射液治疗;B组采取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皆有一定下降,但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取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皆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参麦注射液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借鉴。

  • 标签: 冠心病 参麦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临床免疫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方法作者通过结合我院实验室酶联免疫检验,对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有可能对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例如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研究人员的专业能力、试剂的平衡时间。结果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对免疫结果产生影响的突出性因素主要包括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以及试剂的平衡时间、实验室进行免疫检验的温度和湿度、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结论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进行操作,防止其他干扰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在《免疫学及检验技术》教学中一些问题、对授课计划设计、书本内容、实验方面、教学手段提出个人看法与建议,与同行商榷,以达到深化教学改革之目的。

  • 标签: 免疫学 检验技术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