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鱼腥草注射剂对小鼠的免疫毒性效果研究。方法取80只小鼠,根据体重分别划分为三组,甲组24例静脉注射鱼腥草注射剂,乙组29例静脉注射牛血清蛋白,丙组27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30天,对比统计三组小鼠的脏器指数以及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与牛血清蛋白组以及生理盐水组相比,鱼腥草注射剂组小鼠的脏器指数明显高于甲组,CD4+/CD8+比率下降,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腥草注射剂可有效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其免疫毒性作用机制仍需临床深入研究。

  • 标签: 鱼腥草注射剂 小鼠 免疫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板蓝根注射液雾化吸入对稳定期COPD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296例,采用随机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两组患者均采用茶碱缓释片平喘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使用板蓝根注射液雾化吸入,3次/d,7d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1d以及治疗后7d、14d抽取两组患者空腹血检测各项免疫指标。结果第1d血清检测结果IL6、IL8、IL10,治疗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d、14d检测结果IL6、IL8、IL10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7d、14d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数百分比、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期百分比,治疗组治疗前后T淋巴亚群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T淋巴亚群所占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板蓝根雾化吸入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控制患者机体气道炎症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板蓝根 超声雾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T淋巴细胞 白介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IG)临床治疗儿童癫痫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至2011年期间患儿童癫痫的患者74例,设为治疗组。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以及患者疾病治疗的耐受性、安全性等免疫指标的改变进行了解,并且进行分析。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通过使用免疫比浊法对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取53例健康体质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应的免疫指标的对比。结果患者在进行免疫球蛋白的静脉注射的治疗后,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并且与正常儿童的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B淋巴细胞亚群指数相比较,在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有改善的趋势,并且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儿童癫痫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的静脉注射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疾病得到相对有效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积极意义。

  • 标签: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IG) 儿童癫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疼痛护理干预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患者42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和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后出现恶心呕吐和心率减慢等发生率分别为8.57%、2.38%,显著低于对照组(29.04%、19.04%),且其疼痛评分(2.3±0.4)也明显优于对照组(7.2±1.1),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患者疼痛,减少其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帮助提高患者依从性,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疼痛护理干预 狂犬病 免疫球蛋白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提升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与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2012年间我院收治的22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组患儿分为两组.一种对照组,一组为治疗组,每组各为110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抗病毒、吸氧、纠正心力衰竭及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则需要对照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滴免疫球蛋白,采用静脉滴注,药物的用量控制在O.49•kg-1•d,需要连续服用3天,同时,在治疗过程,随时观察患儿的疗效以及各项体征和症状的改善情况,并且针对患儿治疗前后的各项体征值进行对照分析,如IgG、IgA、IgM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45%和94.55%,两组患儿之间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x2=7.71,P<O.05),根据治疗结果以及病理学分析,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如住院时间缩短、心衰、退热、肺部哆音、咳嗽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而且在治疗过程中,经过对两组患儿的仔细观察发现,均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既安全又有效,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治疗小儿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以及退热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精神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精神症状好转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疗效更明显,有助于减少患儿与家庭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同时有利于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静脉注射 人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的毒力、免疫力及生物学活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中对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毒力、免疫力及生物学活性测试的要求,其中简化了淋巴细胞混悬液制备的步骤以及缩短供试品溶液制备时的离心时间。结果主种子和工作种子的LD50均为7.65×10-8个/mL;主种子和工作种子对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80%和76.7%;供试品稀释至1100时,生物活性刺激指数为2.15。结论所选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的毒力、免疫力及生物学活性测试均符合标准。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物医学研究发现,免疫细胞也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功能,如自身的NK/CIK/DC-CIK细胞在正常免疫调控网络的支配下,能杀灭、清除细菌、病毒、某些原虫、肿瘤细胞、炎性细胞、变异细胞、衰老、退化等各种异常细胞,并对受损伤的组织细胞进行修复。如免疫细胞在负调控作用支配下,所起的作用是相反的,不但不能维持机体健康,还要参与超敏反应和免疫病的发生。

  • 标签: 免疫调控网络 免疫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榄香烯注射液对中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76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TAC化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榄香烯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3%(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者在CD8+水平上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过敏、脱发、发热、周围神经毒性、肝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对中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值得应用。

  • 标签: 中晚期乳腺癌 榄香烯注射液 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榄香烯注射液对中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76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TAC化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榄香烯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3%(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者在CD8+水平上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过敏、脱发、发热、周围神经毒性、肝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对中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值得应用。

  • 标签: 中晚期乳腺癌 榄香烯注射液 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方式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收治的HBsAg(+)产妇286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于肌下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宫内感染情况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为6.99%,对照组新生儿感染率为15.3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43例患者中,90例可检测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出率为62.93%,对照组143例患者中,57例可检测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出率为39.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产妇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经足三里注射治疗,能够降低新生儿出现宫内感染的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注射位置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甲状腺内注射激素、环磷酰胺双重免疫调节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取80例笔者医院自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予以甲状腺内注射激素治疗,实验组联合甲状腺内注射激素、环磷酰胺进行治疗。汇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31/4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的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改善时间、甲状腺肿缩小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2/40),与对照组的5%(2/40)相当,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应用甲状腺内注射激素、环磷酰胺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双重免疫调节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患者治疗时间短,值得推荐。

  • 标签: 甲状腺内注射激素 环磷酰胺 免疫调节 亚急性 甲状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注射液曲池穴位注射退热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30例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5例,观察组予柴胡注射液双侧曲池穴位注射,对照组予柴胡注射液臀大肌肌注,对两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观察。结果退热效果评分观察组为2.91±0.32分,高于对照组2.64±0.14分。结论柴胡注射液曲池穴位注射较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退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柴胡注射液 曲池 退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钟秀街道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现况,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调整今后计划免疫工作重点。方法查看2011年秋季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所有新生的预防接种证,核实基本资料和疫苗接种信息,找出应补种儿童和应补种疫苗针次,了解儿童建卡建证及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状况。结果共调查钟秀街道2所小学入学新生328人,查验328人,查验合格181人,合格率55.18%。结论加强计卫专干的领导;定期开展流动儿童走访核查;落实应种儿童未种原因调查,及时通知相应儿童补种疫苗等工作能提高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状况。

  • 标签: 免疫规划 全程免疫 预防接种证 合格率 建证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对56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免疫治疗剂胸腺肽α1治疗。采用全自动蛋白分析仪对两组患者IgG和IgM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清免疫蛋白IgG、IgM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T细胞亚群CD4+/CD8+也显著升高。结论在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免疫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治疗 重症肺炎 免疫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颈型眩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颈型眩晕患者45例。分为①穴位注射组②牵引+针灸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TCD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穴位注射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在对TCD检查参数变化改变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颈型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穴位注射 红花注射液 颈椎病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常见的免疫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产生的免疫纠纷情况进行统计,对其纠纷原因进行划分,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究。结果研究中时间范围内产生的基层免疫工作纠纷现象共59例,其中31例是由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4例是由于接种事故;13例是由于患者发生了偶合症;9例是由于患者出现心因性反应;2例为矛盾激化。结论引起免疫纠纷的原因中,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针对各类纠纷原因进行消除,以提高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 标签: 基层免疫规划 免疫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细胞免疫疗法大多分为两大类,为特异性细胞免疫疗法以及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疗法。对于特异性免疫疗法中的肿瘤特性镶嵌抗体T细胞疗法现在被国内外的生物制药公司所应用,伴随对人类免疫系统以及肿瘤的产生原因的深入探讨,细胞免疫疗法已经成为当今针对肿瘤治疗手段中的一种,这种方法已经被当作当今的国际肿瘤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被认定为肿瘤治愈的希望。

  • 标签: 细胞免疫 肿瘤疫苗 淋巴细胞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