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分析 B 超联合神经刺激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 效果,以期为相关工作或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以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9 月选取的 83 例实施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运用 B 超引导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利用 B 超联合神经刺激开展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临床有关时间指标。 结果: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 P < 0.05 ) ;实验组阻 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麻醉操作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显著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 P< 0.05)。 结论:在开展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中 B 超联合神经刺激 的实践效果较为斐然,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仪 B 超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估 XE一 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对异常白细胞提示功能的可信度。 方法对 121 例 XE一 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 提示白细胞分类有异常的标本及 246 例无异常白细胞分类报警的标本进行手工推片, 瑞氏染色镜辁。 结果将仪器 报警信息与镜捡结果进行比较, 其异常情况报警系统的灵敏度 84 。 3 %, 特异性为 90 。 5 %, 阳性预示值为 80 。 2 %, 阴性预示值为 92 。 6 %, 捡出有效率为 93 。 5 %。 结论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对形态异常白细胞的提示具有很高灵敏度, 但对于有异常白细胞报警信息的可疑标本进行显微镜复捡很有必要。

  • 标签: 血液 异常白细胞 提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 B 超及 B 超结合神经刺激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行上肢手术治疗 69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n=35 )、参照组( n=34 ),研究组选取 B 超结合神经刺激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参照组选取 B 超定位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研究组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等神经痛觉阻滞完善率与参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正中神经痛觉阻滞完善率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研究组、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 2.86% 、 8.82%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B 超结合神经刺激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优于 B 超单独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其阻滞起效时间较快,疼痛消失时间更短, 神经痛觉阻滞完善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B 超 神经刺激仪 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腋窝反向淋巴作图联合气压治疗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13日到 2018年 8月 30日期间收治的 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50)与治疗组( n=50),对照组采用气压治疗,治疗组在气压治疗基础上添加腋窝反向淋巴作图。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 (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VAS、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治疗组上肢水肿发生情况、腋窝淋巴结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腋窝反向淋巴作图联合气压治疗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腋窝反向淋巴作图 气压治疗仪 乳腺癌术 上肢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接收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 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各项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7.77%显著高于对照组 82.22%,且 p<0.05,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用力肺活量( FVC)、第 1秒用力呼吸容积( FEV1)、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6)、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等指标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 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其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常规抗感染治疗 重症肺部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对网织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 20例健康体检者 EDTA-K2抗凝静脉血 2ml,分别于即时、 4℃冰箱保存一天、两天、三天,共 4次在 XN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测 IPF;另外,随机抽取 20例门诊病人 EDTA-K2抗凝静脉血 2ml,于室温下每隔 2小时检测一次 IPF,观察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 4℃冰箱保存 24小时后, IPF%、 IPF#均值与当天检测均值差异有显著性( P=0.003,0.006)。室温保存标本在 4小时之内结果稳定。结论: EDTA-K2抗凝全血在室温下 4小时之内对网织血小板的检测稳定; 4℃冰箱保存一天后不适于网织血小板的检测

  • 标签: 网织血小板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性激素及关联抗体在诊断不孕不育中的检测价值 。 方法:选择我院自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75 例不孕不育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 ( 设为研究组 ) , 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 75 例健康女性作为参照对象 ( 设为对照组 ) ,两组受试对象均行 性激素及关联抗体 检测,对比两组雌二醇 (E 2 ) 、孕酮 (P) 、睾酮 (T) 、黄体生成素 (LH) 、泌乳素 (PRL) 等性激素水平及抗精子抗体 (AsAb) 、抗心磷脂抗体 (AcAb) 、抗卵巢抗体 (AoAb) 、抗子宫内膜抗体 (EmAb) 等免疫性抗体阳性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 E 2 水平 (50.24 ±3.1 )pg/mL 显著低于对照组 (66.27 ±4.09 )pg/mL ,研究组患者 P (1.69 ±0.37 )ng/mL 、 T (1.24 ±0.22 )nmol/L 、 LH (19.72 ±3.06 )mIU/mL 、 PRL (30.06 ±4.42 )ng/mL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43 ±0.25 )ng/mL 、 (0.92 ±0.13 )nmol/L 、 (11.05 ±2.24 )mIU/mL 、 (16.72 ±1.18 )ng/mL ,研究组 患者 AsAb 、 AcAb 、 AoAb 、 EmAb 等免疫性抗体阳性率 (26.67 % )、 (14.67 % )、 (13.33 % )、 (24.00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0.00 % )、 (0.00 % )、 (0.00 % )、 (2.67 % ), 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不孕不育患者 与健康女性性激素及免疫性抗体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提示 性激素 联合相 关抗体 检测 有助于 女性不孕不育症的诊断。

  • 标签: 性激素 关联抗体 不孕不育 诊断 检测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 2017 年 5 月到 2018年 5 月收治的 200 例 2 型糖尿病 患者,将其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组,每组各 100 例 ,以及选取 100 例在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 IL-6 (白介素)、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 -α) 、 MDA( 丙二醛 ) 以及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 水平 。 结果: 经过 检测之后 , 通过对比三组患者的检测数据来看,对照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这三 组患者的 IL-6 (白介素)、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 -α) 、 MDA( 丙二醛 ) 都是逐渐增大的, 差异性十分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的检测结果在 对照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是逐渐减小的, 差异性十分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体内 IL-6 、 VEGF 、 TNF-α 以及 SOD 都有较高的表达,同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状态 【 1 】 ,由此可见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对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患者检测血清花粉 IgG抗体的结果。方法:选择 2016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患者 95例为研究对象,运用 Dot-ELISA法对患者的血清花粉 IgG抗体进行检测,并且比较分析不同疾病类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本组的 95例患者中, 54例血清花粉 IgG抗体阳性,占 56.84%( 54/95);接触性皮炎 +过敏性紫癜 +湿疹 +荨麻疹的血清花粉 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免疫相关性皮肤病( P<0.05);同时,在 95例患者中, 43例为荨麻疹,其中 35例检出血清花粉 IgG抗体,占 81.40%( 35/43),并且早春、晚春以及夏秋花粉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91.43%( 32/35)、 51.43%( 18/35)、 28.57%( 10/3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过敏性皮肤病与致敏性花粉有关,主要为春季花粉,尤其是早春花粉,是导致花粉相关性荨麻疹的一个重要原因。

  • 标签: 血清 IgG抗体 致敏性花粉 免疫相关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