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D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收取本次研究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采用3D腹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实施2D腹腔镜技术治疗,对2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3D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研究。

  • 标签: 3D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3D打印技术是一种综合应用数字化建模、化学、材料、信息以及机电控制等较为前沿的一项技术,也是实现快速成型的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近几年来对于3D打印技术的应用也是不断扩展,其在临床领域的应用也是逐步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它具有的数字化、个体化与精准化的特点,在骨科临床的应用中已经得到一些探讨与研究。本文通过系统性综述,分析讨论了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的短期效应。

  • 标签: 3D打印技术 骨科临床 应用效应 系统性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柳州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新生儿发生状况,积累相关资料,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2017年全年681例新生儿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比较男女新生儿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的发生率及检测值,比较不同季节出生的新生儿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的发生率及测定值水平,作了39例母婴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相关性检验。结果681例新生儿有257例减低(占37.7%),男女婴儿维生素D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同季节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从高至低依次为秋、冬、夏、春,母婴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柳州市新生婴儿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的发生率为37.7%,低于国内其它地区水平,但也不可掉以轻心。鉴于母婴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故妊娠妇女应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尤其预产期在春季,处于阴雨多,光照少的时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以此来研究3D打印技术具体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患者的实际影像资料,利用3D打印技术来清晰的反映出来,真实全面的再现患者的骨折情况,具体成像后为骨科临床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料。结果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三维立体模型是极为清晰的,可以使得学生们清楚的了解骨科疾病的影像学,为临床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教学资料。不仅如此,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骨骼三维立体模型可以使得学生了解清楚手术的技巧,为今后骨科学生进行精准手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论将3D打印技术运用于临床教学中是有必要的,3D打印技术不仅操作便捷,成像也极为清晰,所以说有着极好的教学效果,为广大的人们所接受,因此,3D打印技术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对于骨科研究生人员来说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所体现的教学效果也更为明显,3D打印技术值得被推广和应用。

  • 标签: 3D打印技术 临床教学 骨科 具体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检验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性白血病患者70例为实验组,同期选择4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免疫比浊法进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初治期患者70例,缓解期患者40例,复发期患者19例,对患者分别予以D-二聚体的动态检测,然后对其ANL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其他类型患者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其初治期与复发期患者D-二聚体水平呈现明显提升的趋势(P<0.05);和缓解期对比发现,初治期与复发期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缓解期D-二聚体水平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期和初治期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其他急性白血病类型进行对比,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初治期较高(P<0.05),当进行缓解期和其他类型患者进行D-二聚体水平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来讲,血浆D-二聚体能够对其病情变化进行反映,同时对其进行D-二聚体水平的动态检测,还能为患者病情观察和疗效评估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急性白血病 病情进 疗效评估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亚砷酸联合维甲酸治疗白血病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简称APL)后,白细胞(WBC)、白细胞指数,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MBCDI)在预测APL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分析74例初发APL患者,建立白细胞、白细胞指数,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与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将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分为A、B、C三组,WBC>4.0X109/L、WBC4.0-10X109/L、WBC>10.0X109/L,白细胞正常和降低组其缓解率和生存率都高于白细胞异常增高组,3年总生存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将白细胞指数也分为三组,白细胞指数<2.5;白细胞指数2.5-20;白细胞指数>20,其缓解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白血病指数<2.5组,患者3年复发率与白细胞指数>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CDI比较中,持续缓解组的MBCDI均显著高于复发组和早期死亡组(p<0.01),而复发组与早期死亡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前白细胞指数、骨髓白血病细胞数与预后无关,治疗前白细胞数和治疗后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可预测APL完全缓解,持续缓解及长期生存的可能性。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的相关性更强。

  • 标签: 白血病M3,白细胞,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预测,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T1~3N0~2M0近端胃癌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6.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裸区清扫 D2根治术 T1~3N0~2M0近端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肌注苯巴比妥预防热性惊厥单次热中再次惊厥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02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的患儿进行分析,其中惊厥发作后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者48例,为肌注组;惊厥发作后未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者42例,为非肌注组。两组中出现再次惊厥的人数进行χ2检验。结果两组出现再次惊厥的人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肌注苯巴比妥不能很好地预防单次热中再次惊厥。

  • 标签: 热性惊厥 苯巴比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老年患者高血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113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将32例高血压患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探讨组,参考组81例患者,包括42例非高血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9例高血压未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检测。结果2组患者HDL-C、LDL-C、TG、TC、HbA1C差异均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患者25-(OH)D3水平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2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老年患者高血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重要关联,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老年患者高血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呈负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认知功能障碍 血清25-羟维生素D3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维生素D与支气管扩张症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经胸部高分辨率CT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至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结果与维生素D充足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相比,维生素D缺乏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显著更多,与维生素D充足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相比,维生素D缺乏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人数菌显著更多,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与支气管扩张症的相关临床指标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联系作用,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补充维生素D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方法,维生素D与支气管扩张症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潜在意义。

  • 标签: 维生素D 支气管扩张症 缺乏 急性加重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至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2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1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对试验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得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得分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得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得分均较处理之前有所改善(P<0.05),但是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这充分说明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这对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肢体功能 恢复
  • 简介:摘要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其复杂,是一大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虽然药物治疗能减少部分症状和减慢发病进程,但迄今为止治疗效果仍不尽如意。突触可塑性的损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密切关系,因此突触可塑性可能成为新的突破点。

  • 标签: 突触可塑性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亨廷顿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炎患者临床诊断中检验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以及D-二聚体(D-D)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肺炎患者,并以同期自愿参与研究的50名健康老年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以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血清CRP(103.2±23.4)mg/L、ESR(35.8±6.5)μg/L、D-D(1152.4±43.1)mm/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9±1.2)mg/L、(10.2±1.4)μg/L、(182.6±14.8)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观察组以80岁为临界值分组,80岁以上患者CRP(102.4±21.8)mg/L、ESR(34.8±5.8)μg/L、D-D(1148.7±45.2)mm/h与80岁以下患者(103.8±22.1)mg/L、(35.4±6.2)μg/L、(1142.3±43.9)m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行血清C反应蛋白、血沉及D-二聚体检测来诊断老年肺炎的情况,为治疗和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老年肺炎 血清C反应蛋白 血沉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外初诊外周血细胞及骨髓原始细胞对伴有NPM1及FLT3-ITD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评估预后影响。方法以“NPM1”或“FLT3”和“acutemyeloidleukemia”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数据库,以“NPM1”或“FLT3”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检索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所有收录关于NPM1及FLT3-ITD基因突变的AML患者预后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始,截止到2018年01月31日,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5.3软件对所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篇文献,总纳入患者2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PM1+/FLT3-ITD+组与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8.22,95%CI=(3.28-13.16),p=0.001。结论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水平高于NPM1-/FLT3-ITD-组。

  • 标签: 骨髓原始细胞(%) NPM1突变 FLT3-ITD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4小动态心电图、发作心电图在心绞痛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65例心绞痛患者,将其24小动态心电图或(和)发作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24小动态心电图或发作心电图在心绞痛诊断中应用价值。结果其中3例发作心电图有一过性ST段抬高、9例出现T波倒置或平时T波持续倒置发作变为直立或低平、45例有ST段压低(≥0.1mV)、5例难以捕捉心电图异常的患者24小动态心电图检测可发现心绞痛发作ST段变化,T波变化。结论24小动态心电图、发作心电图检查在心绞痛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发作时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通过3年随访观察,研究不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daibetesnephropathy,DN)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530例,入组所有患者均需测定空腹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25(OH)D、血脂、24h尿微量白蛋白等。根据基线25(OH)D水平将研究人群分为3组,分别为维生素D(vitaminD,VitD)缺乏组、VitD不足组和VitD正常组,对3组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随访结束再次留取24h尿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以确诊有无DN,并分析其DN发病率。结果:3年后,VitD缺乏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高于VitD正常组[25.9(3.1~379.6)mg/24h比18.8(2.5~103.7)mg/24h,P〈0.01],VitD缺乏组较VitD正常组、VitD不足组的DN发生率更高(26.2%比5.3%,26.2%比12.7%,P〈0.05)。行回归分析发现,VitD缺乏显著增加了DN发病风险(RR=1.58,95%CI为1.13~2.79),且在控制多重危险因素后这种作用仍然存在(RR=1.23,1.05~2.12)。结论:通过3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VitD缺乏使DN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VitD缺乏可能是DN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维生素D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内镜不同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到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平均分为两组,以经皮内镜椎间孔为入路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以经皮内镜椎板间为入路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比例,各项数据接近,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79.59%,有效率为16.33%,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77.55%,有效率为20.41%,总有效率为97.96%,P>0.05。结论经皮内镜不同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经皮内镜入路,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经皮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红霉素序、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疗法治疗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172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红霉素治疗、阿奇霉素治疗和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好转时间、住院天数,患儿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的患儿,其退热时间少,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早,咳嗽好转快,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少,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与其他两组治疗的患儿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生素D突击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对小儿乳牙萌出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34例,均为维生素D缺乏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67)和观察组(n=67),对照组采用维生素D口服治疗,观察组维生素D冲击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对小儿乳牙萌出的影响。结果对比两组乳牙月萌出情况,可以发现,对照组共萌出37例(55.22%),观察组共萌出55例(82.09%),观察组萌出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共55例(82.09%),观察组治疗有效共66例(98.5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采用维生素D突击治疗可促进乳牙萌出,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维生素D突击治疗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小儿乳牙萌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口服药不合理情况及解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口服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情况显示,2015年发生13例,2016年发生10例,2017年发生7例。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包括用药不合理、药量过大、重复用药及联合用药后药物副作用增加。结论消化内科口服药不合理使用情况比较常见,这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健康,为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方法以提高口服药不合理应用情况,提高消化内科疾病治疗安全性。

  • 标签: 消化内科 口服药 不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