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肺炎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新生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根据用药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各44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雾化治疗,为治疗组患儿在进行传统雾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总有效率、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新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有效保护新生安全,应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临床疗效 盐酸氨溴索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增加新生感染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并预防出现各种并发症,分析和研究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拉氧头孢治疗的价值。方法按随机原则将80例新生感染性肺炎病例分为2组,治疗组(n=40),用拉氧头孢40-80mg/(kg/d),静脉滴注1次/12h,疗程5~14d,对照组(n=40),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包括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及头孢他啶),50~100mg/(kg/d),静脉滴注,疗程5~14d,比较2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天数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天数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新生感染性肺炎患者在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辅以拉氧头孢治疗,能够增加治疗总有效率,短时间内控制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患儿痛苦,效果明显,值得推荐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拉氧头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衣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案,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间收入的所有新生衣原体肺炎患儿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0例患儿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儿采用双色球抽签法,蓝色球为对照组,红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3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沙丁氨醇序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所有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7(90.00%)例,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9(63.33%)例,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衣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这对于患儿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衣原体肺炎 序贯治疗 沙丁胺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新生肺炎的临床急救及护理对策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67例,均为重症新生肺炎患儿,积极开展临床急救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分析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67例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36例,满意29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97.01%。结论针对重症新生肺炎患儿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急救及护理对策可有效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展现出良好应用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新生儿肺炎 临床急救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益生菌防治新生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新生肺炎继发腹泻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新生肺炎继发腹泻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5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散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新生肺炎继发腹泻患儿比较,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对比两组新生肺炎继发腹泻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益生菌防治新生肺炎继发腹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益生菌 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 培菲康散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到2018.01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新生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新生均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新生。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新生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咳嗽、气喘、湿啰音、紫绀、呼吸增快等各项临床症状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炎新生在临床治疗期间配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改善其整体疗效,同时还能够缩短治疗起效时间,实践效果显著。

  • 标签: 综合护理 新生儿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三项指标检测在新生感染性肺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03.02日至2017.10.02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新生感染性肺炎分为细菌组与混合组,对照组为3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对比三组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细菌组、混合组治疗前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都高于对照组(p均<0.05);细菌组的后两项指标较混合组更高(p均<0.05);治疗后,细菌组与混合组的三项指标都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指标检测在新生感染性肺炎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生化指标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在新生肺炎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84例新生肺炎,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20例,实验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选择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取得的总有效率为93.8%,大大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除退热时间外,实验组咳喘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吸氧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新生肺炎患者盐酸氨溴索治疗可大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病情,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新生儿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7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新生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各39例,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纳洛酮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7.44%明显比对照组74.36%高,P<0.05;研究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病症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肺炎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改善患儿症状效果显著,且加快患儿症状缓解。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纳洛酮 新生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皮肤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于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出生的50例新生资料,实施皮肤护理,回顾性分析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50例新生经皮肤护理干预后,均保持皮肤清洁,无损伤,新生表情、吸吮情况、体温及新陈代谢均正常,睡眠状况良好。结论有效的新生皮肤护理措施,能够保持新生皮肤清洁,避免损伤,促进新陈代谢及睡眠,有利于新生的生长、发育,具有重大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新生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新生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缓解新生肺炎症状,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新生儿肺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优质护理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新生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选取80例已确诊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新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以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医务费用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两种干预手段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后,住院时间、医务费用以及心理衰竭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优质护理在治疗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新生时具有更高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负担,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优质护理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肺炎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并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80%),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病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新生肺炎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起到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降低体温恢复的时间,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人性化理念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1例窒息新生,将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发生窒息的新生,除3例合并肺出血死亡、1例伴有肛门闭锁放弃治疗、3例治疗好转后转昆明治疗外,其余6例好转、48例治愈出院。结论及时抢救和有效的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新生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败血症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新生败血症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的发病时间将全部患儿分为早发型(出生后72小时内)和晚发型(出生后72小时以后),每个组各36例,对比两组新生的临床症状。结果早发型败血症新生血小板计数减低比例与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晚发型新生腹胀、喂养不耐受情况显著高于早发型,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新生的一般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多为足月儿,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多为早产儿,两种败血症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应根据新生的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新生儿 早发型 晚发型
  • 简介:摘要新生是胎儿的下一阶段,在胎儿离开母体之后就需要独立的生存,其所生存的环境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新生因为适应力并不是非常强,如果在分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损伤,可能会导致感染延续,对新生的健康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对患儿今后的成长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护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在婴儿出现疾病的情况下认真负责的完成自身的工作,还需要注意提升婴儿抵抗力,使婴儿可以更加健康的成长。本文就新生护理中的各项注意事项与重点内容进行了综合性的阐述,希望可以为新生提供更大的帮助。

  • 标签: 新生儿 临床护理 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新生脐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72例新生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新生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针对于脐部感染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脐部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新生的健康。

  • 标签: 新生儿脐部感染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防治护理在新生尿布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新生86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施以等量均分得到43例一般防治组与43例综合性防治组,对两组新生研究样本接受不同防治护理后在新生尿布炎发生比例与尿布炎治疗有效率方面的差异度加以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新生研究样本在接受不同防治护理后于新生尿布炎发生比例与尿布炎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综合性防治组新生干预后的尿布炎发生比例显著较一般防治组为低,而尿布炎治疗有效率则显著较一般防治组为高,(P<0.05)。结论对新生尿布炎施以综合性防治护理策略,可赢得尿布炎发生风险的显著性下降与尿布炎治疗效果的有效提升。

  • 标签: 新生儿 尿布炎 护理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休克的病因、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分娩的30例出后休克的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表现,并通过血气分析、血常规、血生化和彩超等方式分析其休克病因,最后总结该30例患儿出现休克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在此次研究的30例患儿中,导致其发生休克的原因有各种原因所致感染性休克、低血糖、败血症、肺炎等多种因素,其中占比最大的为感染性休克,总共发生11例,占比为36.67%,在呼吸支持、对症治疗和循环支持等多种治疗方式下,治疗有效率为80%(24例),死亡率为6.67%(2例);临床特点中,占比较大的为皮肤变化、肢远端发凉、呼吸暂停或不规律、血压下降、毛细血管充盈以及心率异常。结论新生休克在临床中的发病率比较高,其中各种原因所致的感染性休克最为常见,其临床特点比较典型,如动脉脉搏减弱、心率异常、四肢肢远端发凉等,通过早期的观察可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降低新生休克的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休克 病因 临床特点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