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在减轻癌性疼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癌痛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缓解癌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8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耳穴压在减轻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耳穴压豆 癌性疼痛 吗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穴埋防治老年骨折患者便秘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1月至6月收治的50例老年骨折便秘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A组患者采取耳穴埋治疗,B组采取常规治疗;另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老年骨折60例患者随机分为C组及D组,C组耳穴预防便秘,D组番泻叶预防便秘,比较A组及B组便秘改善情况以及C组和D组的便秘预防情况。结果A组便秘治疗有效率为92.0%,B组为72.0%,两组差异显著(X2=1.15,P=0.021);C组预防3、5、7d内发生便秘例数为1、3、7例,D组为2、3、15例。结论对于由于骨折所导致的便秘老年或者,出现避免时使用耳穴埋具有明显治疗作用,且还可以预防避免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骨折 便秘 耳穴埋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腹胀病人采取耳穴压法和穴位针刺法促进肛门排气、消除腹胀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腹部术后发生腹胀的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耳穴压和穴位注射的方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法。结果观察组在取得总有效率的比例上较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在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上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联合穴位注射法能促进术后患者在短时间内排气排便,且操作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

  • 标签: 腹部手术后 腹胀 耳穴压豆 穴位注射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尿激酶、阿替普酶、尿激酶原急性ST-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我院2013.6-2016.6期间我院收治15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尿激酶(UK)组43例,阿替普酶(r-PA)组50例以及尿激酶原(Pro-UK)组64例。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阿替普酶组和尿激酶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P<0.05),但是阿替普酶组和尿激酶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在对急性ST-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原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相比尿激酶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尿激酶 阿替普酶 尿激酶原 心肌梗塞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穴埋辩证治疗眩晕病的中医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11月诊治的眩晕病患者104例进行护理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进行敏感点埋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耳穴埋辩证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护理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67.3%,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耳穴埋辩证治疗眩晕病结合中医护理发挥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耳穴埋豆 辩证治疗 眩晕病 中医护理
  • 作者: 刘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18-10-20
  • 出处:《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
  • 机构:heconstantspeedof1ml/second);Controlgroupwillbeinjected5mlsalineintravenously(speedof1ml/second).ResultsTomakethecomparisionbetween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therei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oftherecoverytimeofspontaneousbreathing,theeyeopeningtimeandtheextubationtime(P>0.05).Theincidenceofhyperalgesiaandagitationintheexperimental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Intheperiodofgeneralanesthesiarecovery,nalbuphineeffectivelyinhibitthehyperalgesiacausedbyremifentanilandagitationinducedsevoflurane,existingtheclinicalfeasibility.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韦格肉芽肿病(W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以中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受累为主的肉芽肿性或坏死性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多系统,以血管壁坏死性炎症为特征。我科收治1例WG患者,病初误诊为鼻窦炎,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韦格纳肉芽肿病/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疗法预防术前患者焦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40例需实施手术患者。对照组不予以患者耳穴压疗法;观察组对患者实施耳穴压疗法;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相对比,差异非常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37.17%与有效率63.33%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22.5%与有效率的58.33%,(P<0.05)。结论实施耳穴压疗法对术前患者焦虑情况有着理想的预防效果,改善患者情绪,提高配合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耳穴压豆疗法 预防 术前患者焦虑
  • 简介:[摘 要 ] 目的:编制耳穴埋辨证选穴表应用于不寐的护理,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旨在为护士提供辨证选穴的辅助工具,提高耳穴埋改善不寐的疗效。方法: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二版《耳穴治疗学》,编制耳穴埋辨证选穴表。选取 80例不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40例作为实验组,应用辨证选穴表实施耳穴埋,同时对比护士应用辨证选穴表的辨证结果与中医专家辨证结果的一致性; 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统一取穴的方法实施耳穴埋,对比两组睡眠改善有效率。 结果:护士应用辨证选穴表的辨证结果与中医专家辨证结果一致率为 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睡眠改善有效率为 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 47.50%,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辨证选穴表有效提高了护士对不寐进行辨证分型的准确性,提高了耳穴埋改善不寐的疗效,可作为护士对不寐辨证选穴的辅助工具,该辨证选穴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 不寐 耳穴埋豆 辨证选穴表
  • 简介:摘要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评价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临床检验将CK-MB和肌酸激酶(CK)联合检测,若CK检测值比CK-MB检测值大于0.025则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诊断指标。本研究调查发现成人和儿童CK-MB的检测结果明显有区别,对198名健康婴幼儿和200健康成人CK-MB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婴幼儿血清CK-MB水平明显高于成人,二者有统计学差异,并对0-10岁儿童的血清CK-MB参考区间做了自己的参考区间。

  • 标签: 婴幼儿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参考范围
  • 简介:摘要金多注射液主要成分是银杏叶的提取物,而银杏叶提取物对于人体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能够对对中疾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在临床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故近年来受到临床的大力推广和应用。本次我们则针对金多注射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做出综述。

  • 标签: 金纳多注射液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芬拮抗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及其增强镇痛作用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择期行肾脏、胃肠和神经外科的手术患者共7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美芬组和纳洛酮组,每组各35例。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手术结束5min后,美芬组静脉注射试验药物美芬0.25ttg/kg;纳洛酮组静脉注射纳洛酮0.1mg。两组注射药物频率可为5min/次,直至呼吸频率>10次/分钟,呼吸暂停时间<15秒时停止注射药物。且两组患者药物所用总剂量纳洛酮不超过0.4mg,美芬不超过1gg/kg。记录患者用药0.5小时内的呼吸恢复情况、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镇痛药的用量等。同时记录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美芬组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较纳洛酮组明显更短;用药0.5小时内美芬组的呼吸恢复情况较于纳洛酮组更优。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术后镇痛药需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纳洛酮组患者血压明显高于美芬组。结论美芬拮抗阿片类药物诱发术后患者呼吸抑制作用的效果较好,观察到美芬无明显加强镇痛的作用。

  • 标签: 纳美芬 呼吸抑制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共9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查CT发现,溶栓后出血转化7例,均为非症状性脑出血,出血病例均为大面积脑梗死,其中4例为心房纤颤心源性脑栓塞。结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虽然治疗后出血风险相对较高,但均为非致残性出血。另一方面,尿激酶的成本较低,适宜在县级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超早期 尿激酶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患有进展性脑卒中的患者采用小剂量的尿激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90例脑卒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22%,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78%,并且两组患者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较为良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障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 标签: 小剂量尿激酶 进展性脑卒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B型脑肽(BNP)水平对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预后的临床评估。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5例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测定血浆中BNP水平分成2组BNP100~1000ng/l组、BNP≥1000ng/l组。所有研究对象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用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测定BNP水平。结果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入院心率、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大小呈正相关(rs=0681;rs=0529;rs=0610,均P<001);与心脏射血分数呈负相相关性(rs=0591,均P<001)。结论入院心率和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及摄血分数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预后评估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心力衰竭 高血压 脑纳肽 射血分数 心率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穴压、手法复位联合治疗急性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治疗的64例急性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实施耳穴压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5%、93.7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穴压、手法复位联合治疗急性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优越,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耳穴压豆 手法复位 急性良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阿替普酶和尿酸激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实施溶栓治疗的2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溶栓治疗药物分组,130例患者实施阿替普酶溶栓,记为甲组;145例患者实施尿酸激酶溶栓治疗,记为乙组。对比12h后和7d后死亡率,治疗前、12h后和7d后存活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h后和7d后甲组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乙组(P<0.05);治疗12h后、7d后2组存活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逐渐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12h后甲组评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7d后2组评分相近(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乙组相近(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溶栓能够降低死亡率,并且见效比尿酸激酶迅速,二者的安全性相近。

  • 标签: 阿替普酶 尿酸激酶 急性脑梗死 死亡率 神经功能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封管在血液透析双腔导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 58例利用右颈静脉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封管者为观察组。采用肝素钠溶液封管者对照组。观察两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流量和静脉压情况,及管腔阻塞、置管部位出血例次。观察时间为 8周。 结果 观察组血流量高于对照组 (P< 0.05),静脉压低于对照组 (P<0.05),导管发生堵塞次数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置管部位及其他部位出血无差异 (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用于双腔透析导管封管液中,能显著改善导管的功能,保障透析过程中的充足血流量,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 标签: 血液透析 双腔透析导管 尿激酶 肝素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尿素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措施以及静脉滴注尿素酶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溶栓治疗后6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胸痛2h缓解率、ST-T段2h回降>50%率、12h内血管再通率、出血发生率以及再梗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胸痛2h缓解率、ST-T段2h回降>50%率以及12h内血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发生率以及再梗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尿素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尿素酶 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布啡对剖宫产术中内脏牵拉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70例,随机分为2组(n=35),给药途径为胎儿取出后经Murphys管静脉滴注。对照组C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2ug/kg;试验组T盐酸布啡0.2mg/kg。记录麻醉前(T0)、用药后5min(T1)、30min(T2)和术毕(T3)时点MAP、HR、SPO2以及用药前后内脏痛VAS评分和Ramsay评分(以下简称Ram评分);术中内脏痛发生率;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等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T组T1、T2和T3时点内脏牵拉痛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T1、T2时点Ram评分增高(P<0.05);各时点MAP、HR和SPO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组牵拉痛、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头晕、嗜睡发生率略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啡用于剖宫产产妇能明显减少内脏牵拉痛的发生,降低VAS评分,且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盐酸纳布啡 剖宫产 椎管内麻醉 内脏痛 牵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