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硬毛棘属于豆科棘属多年生、旱中生草本植物,又名毛棘,地上部分入蒙药,名为“黑达克沙”,记载于蒙药经典古籍,能杀“黏”、消热、燥“黄水”、愈伤、生肌、止血、消肿、通便,用于瘟疫、发症、丹毒、腮腺炎、肠刺痛、脑刺痛、麻疹等。硬毛棘应用于30多个蒙药成方,药材来源均为野生。目前对该蒙药的研究报道还较少见。国外学者从硬毛棘中分离得到了山柰酚及其糖苷类的黄酮类化合物。本研究在实地调研和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硬毛棘的性状、显微鉴定特征;建立了薄层色谱鉴定方法,对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制定了合理限度,为硬毛棘药材及其蒙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蒙药 硬毛棘豆 标准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手足口病中实施耳穴压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手足口病患儿入组,共计84例,患儿入院时间2021.1-2021.10,选取抽签分组方式,探讨组、参比组2小组,每小组分配42例,探讨组采取耳穴压联合西药治疗,参比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分析指标:口腔溃疡疼痛减轻时间、食欲恢复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结果:探讨组口腔溃疡疼痛减轻时间、食欲恢复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相比参比组,各项时间均较短,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治疗中应用中医耳穴压疗法可积极改善患儿疾病症状,使患儿疾病快速康复。

  • 标签: 手足口病 耳穴压豆 溃疡 疱疹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耳穴压在慢性咳嗽病症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接收的慢性咳嗽患者中随机抽取12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当中包括62例患者。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联合耳穴压治疗方式,治疗疗程为21天,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和93.55%,咳痰、胸闷、呼吸困难及喘息等临床症状评分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均有所好转,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加明显,体现出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咳嗽的治疗,在传统治疗方式基础之上增加耳穴压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保障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耳穴压豆 慢性咳嗽 疗效观察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与尿激酶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到本院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LEDVT)病人60例,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尿激酶疗法组、重组人尿激酶原疗法组,各组纳入30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重组人尿激酶原疗法组再通畅概率高于尿激酶疗法组,P<0.05。结论:运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LEDVT的效果高于尿激酶,更推荐运用在疾病治疗中。

  • 标签: 重组人尿激酶原 尿激酶 下肢深静脉血栓 溶栓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埋技术在治疗骨外科手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1日-2017年12月20日我院骨外科收治的手术后疼痛患者,以随机的方式抽取106例,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镇痛,文字描述评分法(VerbalDescriptorsScale,VDS)来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对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疗效非常好占50%,疗效较好30.2%,疗效可16.1%,疗效差占3.7%,综合评价有效率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技术治疗骨外科术后疼痛疗效显著,无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有利于术后恢复,经济实用,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骨外科术后 疼痛 耳穴埋豆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病失眠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治疗技术耳穴埋进行治疗产生的效果。方法:在本院病例系统中选择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老年失眠患者178例,将患者资料合理打乱,其中89例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另外89例患者设定为常规组。常规组主要按照失眠科室基础治疗方式开展治疗,研究组主要接受中医特色治疗技术耳穴埋治疗,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产生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治疗有效率、睡眠质量评分、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均明显差于研究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病失眠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治疗技术耳穴埋进行治疗,可以促使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进而辅助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耳穴埋豆 老年病 失眠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多,从而致使急性脑梗塞发病率逐年提升。因此,临床加强对急性脑梗塞治疗及护理方面的研究具备极强临床意义。当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方式主要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此方式可恢复患者脑组织供血,避免或减轻病情对脑组织造成损伤,但患者治疗后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且会产生肢体障碍等后遗症,因此,在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完成后,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现将进行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 标签: 尿激酶静脉溶栓 治疗 急性脑梗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86例脑血栓患者参与研究,资料编录时间:2019年2月-2019年12月,抽签均分为对照、观察两组(n=43),对照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尿激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均衡(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更高(P<0.05)。结论:采用尿激酶参与治疗脑血栓,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尿激酶 溶栓治疗 脑血栓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于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25名)和治疗组(26名)。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行尿激酶溶栓接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12名显效(48.0%),8名有效(32.0%),5名无效(20.0%);治疗组中15名显效(57.7%),10名有效(38.5%),1名无效(3.8%)。治疗组96.2%(25/2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20/25)。比对差异明显(P0.05);经治疗,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0±0.6)较对照组(14.2±1.6)显著降低。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急性脑梗塞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于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25名)和治疗组(26名)。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行尿激酶溶栓接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12名显效(48.0%),8名有效(32.0%),5名无效(20.0%);治疗组中15名显效(57.7%),10名有效(38.5%),1名无效(3.8%)。治疗组96.2%(25/2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20/25)。比对差异明显(P0.05);经治疗,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0±0.6)较对照组(14.2±1.6)显著降低。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急性脑梗塞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以脑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尿激酶溶栓治疗,评估作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7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将其按1:1原则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35),常规治疗;观察组(n=35),另在前一组的治疗方案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全面性比对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94.29%、77.14%,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明显(P<0.05);NIHSS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血管再通率,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受损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提高血管再通率,推荐。

  • 标签: 尿激酶 脑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埋对妇科术前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妇科手术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上耳穴埋。结果治疗组入睡困难、睡眠不实、睡眠不足、早醒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耳穴埋结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妇科手术前患者的失眠发生率,提高术前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治疗近视的方法有很多种,倍受家长欢迎的首推中医外治疗法,包括针刺、艾灸、推拿按摩、耳穴压等,这些外治疗法以其安全便捷广泛用于近视治疗临床中。本文围绕着小儿近视治疗,对主要的耳穴压联合推拿按摩治疗方法加以综合性总结,希望对小儿近视的外治提供帮助。

  • 标签: 耳穴压豆 推拿 近视治疗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