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医院儿科 2015年 4月~ 2016年 4月出现的 32例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结果:护理人员因素中服务态度差、责任意识低及操作水平低,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患儿及其家属因素中认知度不足及不配合护理,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环境差也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监控力度,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就医安全,推进儿童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消化内科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管理应用效果。方法:2018 年中医内科就诊数共计 7 9 2 0 例,用 药管理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内科疾病 安全用药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构建肾内科安全用药流程,并分析其对用药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7年在肾内科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实施前; 2018在肾内科实施用药流程改造,成立安全用药管理小组,对既往用药流程进行分析,寻找安全隐患和流程弊端,针对性地进行环节调整,实现流程再造,管理小组做好监控管理,确保安全用药流程的落实,为实施后。统计不同时期肾内科用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考核形式了解不同时期护士对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实施后肾内科用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药相关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0. 05);实施后肾内科护士安全用药知识考核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实施前(P< 0. 05)。结论:构建完善、科学的安全用药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安全用药认知水平,减少了相关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肾内科 安全用药 护理管理 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说明实验室安全策略。方法:主要分析当前实验室制度问题、工作人员意识情况、管理等情况,根据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放哪,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结果: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较多,像管理制度缺失、检验员的意识有待提升、清洁情况不彻底、设备管理及放置不合理等,存在众多不安全的因素,影响实验室的安全性。结论:通过加强多项管理。其涵盖制度化、知识化、检验员能力情况、监护化等,安全预防的效果明显。

  • 标签: 医学检验实验室 安全现状 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护理专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专业规模也不断扩大。不过因为该专业的高等教育发展较晚,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文将对我国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 标签: 护理专业 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并总结医学影像技师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以对技师的培养有所帮助。方法在本院放射科开展影像技师教育模式探索,从理论、业务学习,科研培训,考核和奖励制度等方面对影像技师进行系统继续教育。结果影像技师的培养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实施系统继续教育两年来,技师对教学方式满意度高,诊断医师对技师业务能力评价明显增高,技师科研产出持续增多。结论合理有效的继续教育模式有助于影像技师适应现代医疗体系的需求,全面发展。

  • 标签: 影像技师 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选择113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防范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结果防范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脊柱骨折 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告知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3 年 4 月至 2014 年 6 月收治的 14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允许,先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各 70 例,其中实验组产妇采用全程护理告知程序进行护理;对照组产妇则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产妇的相关知识以及满意度进行了解,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经过护理后,实验组产妇的各项护理相关知识以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产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采用全程护理告知程序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妇的护理质量,并且较常规护理方式要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全程护理告知程序 常规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