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阐述护理安全教育存在的法律意识、专业技术、人性化服务、人力资源、医疗费用支付等问题。提出应采取提高护士法律意识,加强业务规范化培训,强化护理人员人性化服务教育,科学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等护理安全策略,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安全 教育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养老机构照顾者实施护理安全教育的效果。方法社区护士对照顾者实施6个月的护理安全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照顾者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照顾者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有显著提高(X2=21.194,P<0.01);养老机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组间差距有统计学意义(X2=6.721,P<0.05)。结论护理安全教育,发挥了护理管理的专业优势,有效降低养老机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安全 照顾者 医养结合
  • 简介:摘要在当前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形势下,通过对我国目前肿瘤内科实习现状的分析,发现临床实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医疗安全教育缺失和不足的问题。加强医学生实习前和实习中的医疗安全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肿瘤内科 医学生 医疗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强化安全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82例神经内科患者纳入到本研究之中,按照安全管理方式的不同将82例患者分为安全教育组(n=41)与常规对照组(n=41),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安全教育措施,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安全教育组无论是在住院时间、安全隐患发生情况还是在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遵医嘱率、护理满意度,还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安事件的发生率,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强化安全教育 神经内科患者 护理安全管理影响
  • 简介:摘要患者安全是医学领域的永恒课题,也是护理服务的最基本出发点和终级目标。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处置和抢救等各环节中,都会涉及患者安全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患者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护理专业教育的焦点,许多国家护理专业在高等教育中纷纷开始进行患者安全教育。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我院信息化护理技术与管理平台,提高护理专业学生患者安全教育水平。

  • 标签: 信息化 护理质量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教育应用于脑卒中老年患者中,对其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42例脑卒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各71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基于自护理论的安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高于80分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60至80分和低于60分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率为4.2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90%(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脑卒中老年患者及家属强化安全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缩短患者住院天数。

  • 标签: 安全教育 脑卒中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为避免医学实验室各种活动中生物因子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采取的防护措施。医学生必须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方法。

  • 标签: 实验室生物安全 医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教育在传染病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染病医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确定所有患者均已经了解此次研究方案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接受安全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护理满意度92%,与同期对照组患者20%、8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染病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安全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对于改善当前紧张的医患对立形势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安全教育 传染病院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安全教育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传染科共收治患者1298例,从中选取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此3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0例,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系统性的安全教育,治疗后,比较两组病房管理质量、护理质量以及家属探访情况等。结果治疗后,比较两组病房管理质量、护理质量以及家属探访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传染科中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教育,对此次治疗的护理管理质量有提高作用,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传染 安全 管理 质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习护士临床带教过程中的安全教育方法与意义。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实习带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安全教育下的实习带教。结果观察组护士中经常或有时出现护理差错的例数与经常或有时发生被锐器刺伤事件的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过程中将安全教育渗透在实习全程是确保顺利安全地完成实习带教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实习护士 临床带教 安全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郑州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安全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郑州市教学水平中等的城、乡学校中,分别抽取中、小学校各3所,共12所,5226名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问卷调查。结果城、乡中小学校安全教育方式主要均为学校板报、宣传栏(44.3%、43.1%)。城、乡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62.5%、60.3%,安全知识的首要来源途径为电视、互联网(49.01%),希望来源途径为健康教育课(52.27%)。希望了解的安全知识位于前三位的依次是发生自然灾害时的求助与逃生(66.47%);各类小事故发生时的预防和紧急处理(57.64%);简单的伤口处理、止血方法(56.58%)。结论郑州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有待进一步全面、系统化,充分发挥健康教育课的优势。

  • 标签: 安全教育 中小学生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在手术室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88例,依据患者护理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教育的44例手术患者为参照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的44例手术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手术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手术配合流程错误发生率较比参照组更低,数据结果统计后P<0.05。另外,比对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5.5%)较比参照组(77.3%)更高,数据结果统计后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可以降低错误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也会明显提升,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 手术配合能力评估 手术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随机选取100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疾病的知晓度评分。结果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于疾病的知晓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护理前无明显差异,而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的各项实验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让其接受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改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 手术配合能力 手术室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的方法,使他们增强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好源头,减少教训和损失,避免悲剧再度发生,为社会培养既掌握临床检验技能,又能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合格技术人才。

  • 标签: 医学检验 生物安全 防护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产科新生儿安全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10例产妇及所产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孕产妇及所分娩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新生儿意外情况发生率、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意外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运用到产科新生儿安全护理工作中,可以降低新生儿意外发生率,扩充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更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健康教育 产科 新生儿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安全性评价,以便指导护士实施有效的用药健康教育,确保疗效和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12~2015年上报的38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告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并利用Excel软件分别对其年龄、性别、用药原因、ADR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在用药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生,女性发病率(63.16%)高于男性(36.84%),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47.36%);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45%)和胃肠道损害(15%)为主,均为轻、中度;用药期间护士健康教育开展甚少。结论护士实施有效的用药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加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不良反应 护理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