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CA)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BCA的临床表现、MRI检查及手术病理资料,讨论其影像表现特征。分析病灶数目、位置、大小、边界、包膜、信号强度、出血、囊变、增强扫描特点及ADC值范围。结果:11例共12个病灶,10例单发,1例左右侧各1个。肿瘤长径平均2.53cm,9个呈圆形或卵圆形,3个出现浅分叶。12个均可见线状长T1短T2信号包膜,1例包膜欠完整。11个病灶边界清楚,1个边界不清。病灶呈等T1稍长T2信号实性为主,其中8个出现大小不等囊变区,3个合并出血形成液-液平面。10例11个病灶行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其中8例(8个病灶)行动态增强扫描,强化模式呈速升平台型6个,速升速降型2个。12个病灶ADC值平均为(1.121±0.189)×10-3mm2/s。结论:BCA的MRI征象具有一定特点,综合采用MRI多种成像方法,可提高BCA术前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腮腺肿瘤 腺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颌下腺多形性腺瘤(SGPA)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择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SGPA,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5例均为单发,右侧6例,左侧9例.根据肿块与颌下腺关系,将SGPA分为3型:颌下腺内实质型11例(73.3%),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部分病灶T2WI见更高斑点状高信号,呈沙砾状改变,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颌下腺内囊实混合型,3例(20.0%),肿块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轻中度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颌下腺旁型1例(6.7%),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正常颌下腺呈受压改变.15例周围均见包膜形成,T1WI、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包膜完整13例,不完整2例.15例均未见钙化.结论:SGPA具有一定的MRI特征,对颌下腺实质型及囊实混合型肿块,MRI有助于正确诊断,颌下腺旁型肿块少见,诊断较困难.

  • 标签: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1资料患者,女性,22岁,因下腹部隆起7年余,近5个月腹胀加剧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无消瘦,无贫血貌,腹部高度膨隆,触及一巨大包块,上至剑突下,两侧至腋中线,张力大,稍有触痛。腹部及妇科超声检查:全腹见巨大囊性团块,上至剑突下,下至盆腔,内充满密集点状回声,其下方囊壁见32mm×24mm低回声团突向囊腔内,形态欠规则(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低回声团内,血流稍丰富,阻力指数为0.44。子宫大小及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10mm,右卵巢显示不清,左卵巢大小为32mm×20mm×17mm。子宫直肠窝可见液性暗区,范围约40mm×15mm。超声提示:①腹腔巨大囊性为主的混合性占位病变,考虑卵巢来源,恶性肿瘤待排;②盆腔积液。平扫CT提示盆腹腔巨大囊实性肿块(图2~3),盆腔积液。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antigen125,CA125)为38.58(正常值为0~35),甲胎蛋白、CA19-9及CA15-3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中见盆腹腔一巨大囊肿,内含黄色混浊液体,提起囊肿,见囊肿来源为右侧卵巢,囊壁可及一50mm×40mm的质硬肿块。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卵巢黏液性囊腺瘤,部分为交界性,局部癌变(黏液性囊腺癌)。

  • 标签: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伴局部癌变 超声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能否通过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鉴别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thyroidcarcinoma,FTC)与甲状腺腺瘤(thyroidadenoma,TA)。方法:对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55例FTC患者的56个结节和78例TA患者的88个结节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FTC与TA间各参数的差别。结果:FTC组术前血清球蛋白水平高于TA组(P<0.05),诊断的最佳阈值为98.38ng/mL。FTC常结节更大,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多呈实性,周围多无晕环或晕环厚薄不均,内部可见钙化(P<0.05);而TA结节相对较小,内部回声多均匀,囊实性多见,周围多表现为无或存在厚薄均匀的细晕,内部多无钙化灶(P<0.05)。结节最大径的最佳诊断阈值为30.50mm。在年龄、性别、术前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etraiodothyronine,FT4)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antibody,TgAb)水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peroxidaseantibody,TPOAb)水平、回声水平、位置、形态、边界、血流分布、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velocity,ED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超声检查时发现无囊性变、内部回声不均匀且大于3cm的实性结节,周边无或有厚薄不均的晕环,内部可见钙化,伴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升高,应警惕FTC的可能。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腺癌 甲状腺球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TI-RADS)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共195个甲状腺微小结节(直径≤10mm)完整超声检查资料,并进行T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TI-RAD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绘制超声TI-RAD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TI-RAD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8.8%、35.5%、54.2%、97.5%、0.764.结论:超声TI-RADS分类方法对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超声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伴局灶癌变)的临床和CT资料。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9-76岁,中位年龄61.5岁。结果本组12例均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为局部结节或软组织肿块,最大径8-37mm,平均(17.5±8.8)mm,2例伴局灶癌变者最大径分别为37和18mm。10例边界清晰、2例边界欠清。12例均无浆膜面累及,周围无明显肿大淋巴结。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11例中度强化、1例伴局灶癌变病例呈较高程度强化。6例伴胆管系统扩张(5例轻度、1例中度),其中4例同时伴胰管扩张。结论十二指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多表现为边界清楚、中度强化结节影,邻近乳头区可引起胆管轻度梗阻,瘤体大或强化明显者提示恶变可能。

  • 标签: 十二指肠 管状绒毛状腺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前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乳腺叶状肿瘤和128例纤维腺瘤的超声声像图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高频超声声像图显示2组在肿瘤形状、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无回声区、后方回声、血流信号分级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超声声像图示肿块呈欠规则或不规则形,内部回声不均匀,见钙化及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彩色血流分级呈Ⅱ或Ⅲ级,均视为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要点。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纤维腺瘤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与腺淋巴瘤的CT特点,为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腺瘤12例、腺淋巴瘤23例,对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平扫及增强扫描CT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腮腺基底细胞腺瘤12例均为单侧,女性好发,腺淋巴瘤一侧或双侧多发,男性好发;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发病年龄较腺淋巴瘤小(P〈0.05);基底细胞腺瘤与腺淋巴瘤的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平扫期CT值较低,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明显强化、CT值较高;腺淋巴瘤的平扫期CT值较高,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呈轻中度强化、CT值较低;两者平扫、增强扫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和腺淋巴瘤的发病除具有性别、年龄差异外,CT平扫和增强扫描有明显的特征,可对两者的定性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腮腺 基底细胞腺瘤 腺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钼靶 X射线在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医院就诊的 96例乳腺肿瘤患者诊断资料,所有患者分别行乳腺超声诊断和钼靶 X射线检查,以最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乳腺超声诊断及钼靶 X射线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析钼靶 X射线诊断乳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钼靶 X射线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264, P> 0.05);乳腺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钼靶 X射线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697, F=4.225; P< 0.05);钼靶 X射线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415, F=0.129; P> 0.05);乳腺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钼靶 X射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94; F=506, F=4.697, F=7.120; P< 0.05)。钼靶 X射线检查乳腺肿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中,以肿块为主 45例 (占 46.88%),以钙化为主 40例 (占 41.67%),呈现钙化合并肿块 11例 (占 11.46%)。结论:钼靶 X射线应用于乳腺肿瘤诊断效果显著,有较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钼靶 X射线 乳腺肿瘤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率
  • 简介:目的:应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对合并甲状腺结节的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患者进行检测,鉴别其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HT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54例(共162个结节)。每例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结节良恶性。根据结节良恶性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对每例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进行弹性图像评分,计算弹性应变率比值,并绘制良性及恶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54例HT患者共162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131个,恶性结节31个。HT合并良性结节、恶性结节的弹性图像分级为0-Ⅱ级、Ⅲ-Ⅳ级。应变率比值的均值分别为2.54±1.39、7.48±3.64。良性组与恶性组应变率比值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8,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ROC曲线确定应变率比值的均值的诊断临界点为4.91,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0.63%、81.25%、4.83和0.12。结论: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对HT合并结节的性质进行判定,有助于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结节 超声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在甲状腺微小癌(TMC)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最大径≤1.0cm的23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322个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分类,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甲状腺良性结节多见于TIRADS2级、3级、4A级类结节,恶性结节多见于TI-RADS4A级、4B级、5级结节;两者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0,P<0.01)。其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110/148)和75.9%(132/174)。超声TI-RADS分级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822。结论TMC的TI-RADS分级可较好地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鉴别。

  • 标签: 甲状结节 甲状腺微小癌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分级对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75例并进行外科手术或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aspiration,FNA),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双侧甲状腺进行扫查。根据TI-RADS对甲状腺结节分级,选择TI-RADS3~5级的患者63例(81个病灶),将甲状腺TI-RADS分级情况与病理切片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估TI-RADS分级对鉴别甲状腺癌的效能。结果:在63例患者(81个病灶)中,病理学活检结果显示,28个TI-RADS3级病灶中,良性23个(82.14%)、恶性5个(17.86%);32个TI-RADS4级病灶中,良性5个(15.63%)、恶性27个(84.37%);21个TI-RADS5级病灶中,良性0个(0)、恶性21个(100%)。TI-RADS分级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7%和82.14%。TI-RADS3~5级病灶的纵横比边缘、边界、钙化、血管充盈、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I-RADS分级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在高频超声检查甲状腺中,应用TI-RADS分级对诊断甲状腺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简介:患者女性,61岁,因腰椎间盘突出入住本院骨科病房。常规妇科超声检查发现右中下腹以巨大囊性为主的囊实混合性占位病变,上界位于脐上30mm,大小约145mm×74mm×120mm,形态欠规则,部分边界欠清,内见不规则的中高回声(45mm×46mm×49mm)(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示中高回声内见条状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0.61。子宫大小为36mm×24mm×38mm,子宫内膜厚3mm,肌层回声均匀。右侧卵巢显示不清,左侧卵巢大小为18mm×12mm。子宫直肠窝未见游离无回声区。超声诊断:右中下腹囊实混合性占位病变:考虑卵巢来源,恶性肿瘤不能排除。腹盆腔增强CT见右中下腹部巨大囊实性占位影,大小为86mm×103mm,增强后实性成分可见明显强化,提示右中下腹囊实性占位:首先考虑胚胎源性肿瘤,具有恶性倾向;相关血清肿瘤标记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CA199、CA125、CA153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pecificgrowthfactor,TSGF)等均在正常范围。手术中见右中下腹一巨大囊实性肿块,最大径约150mm,与回盲部、小肠、大网膜多处致密粘连,肿瘤底部位于右侧附件下方,肝脏无转移灶,无腹腔积液,行肿块切除术。考虑肿瘤为胚胎来源,送冷冻检查,报告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以甲状腺肿为主。组织病理学报告:巨检(右附件)灰红结节1个,大小为105mm×95mm×50mm,切面呈囊实性,内含灰红色清亮液体。诊断:右附件卵巢甲状腺肿(图2)。

  • 标签: 卵巢甲状腺肿 超声表现 成熟性囊性畸胎瘤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Doppler
  • 简介:影像学检查是甲状腺结节筛查、术前检查及定性定位诊断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其主要包括超声(常规、超声造影)、CT、MRI、放射性核素显像(FNI、SPECT-CT、PET-CT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等。本文通过总结文献,对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分析,为合理有效地选择甲状腺检查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 简介: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结节介入治疗常用方法包括:经皮酒精消融、激光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及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本文就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技术原理、特点、临床应用、疗效及其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结节 良性 消融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在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咸阳市中心医院术前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且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患者80例(叶状肿瘤23例、纤维腺瘤57例),回顾性分析其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结果:肿瘤的大小、边界、纵横比、钙化灶及后方回声等在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肿瘤形态、是否存在裂隙状无回声区、有无高回声间隔、血流丰富程度、造影剂增强程度和均匀度等在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状肿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分叶状病灶,纵横比<1,少有钙化灶,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丰富(多为Ⅱ、Ⅲ级),裂隙状无回声和高回声间隔较纤维腺瘤多见。超声造影图像上,叶状肿瘤多表现为不均匀性低或等增强,纤维腺瘤多表现为均匀性高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超声 造影剂 乳腺 叶状肿瘤 纤维腺瘤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25个结节的超声表现,包括结节部位、大小、边界、形态、回声水平、内部钙化类型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手术所见及病理学结果对比,分析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21例患者中,10例(47.6%)合并其他结节。25个结节中,16个(64.0%)边界较清晰;19个(76.0%)纵横比≤1;16个(64.0%)形态不规则;17个(68.0%)长径〉1cm;17个(68.0%)表现为极低回声;19个(76.0%)病灶内出现钙化,其中粗钙化11个(57.9%)、细小钙化8个(42.1%)。7例(33.3%)患者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Ⅲ级者7例(33.3%)。结论:甲状腺髓样癌具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一般表现,与乳头状癌相比又有其特殊的声像图表现,即边界较清晰、纵横比≤1、极低回声、粗大钙化灶,易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髓样癌 结节
  • 简介:目的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不同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52例甲状腺癌中31例肺转侈患者胸部CT、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131I全身扫描(^131I-WBS)及3项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31例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CT、Tg、^131I-WBS及3项联合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7.7%、89.5%、88.1%,83.9%、94.3%、93.6%,93.5%、99.8%、99.3%和100%、100%、100%。结论与CT及Tg检查相比,^131I-wBS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价值更高,但仍有漏诊,故宜联合3项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肺转移 ^131I全身扫描 甲状腺球蛋白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甲状腺嗜酸性细胞肿瘤(HCNs)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分化型甲状腺肿瘤,目前对该肿瘤的研究已到了分子水平。HCNs女性多发,临床上一般认为该肿瘤良性者更具侵袭性及潜在恶性倾向,恶性者有较高转移率和预后差等特点,对HCNs的治疗也存在争议。目前术前诊断HCNs的方法均有一定局限性,而近年来超声在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肿瘤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总结对HCNs的认识现状及超声对该肿瘤的研究进展,以进一步加深对HCNs的认识,以期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嗜酸性细胞肿瘤 超声检查
  • 简介:乳腺纤维腺瘤发病率在乳腺良性肿瘤中居首位,而乳腺叶状囊肉瘤在临床恶性病变中也并不罕见,有的学者报道与乳腺癌之比可达1:20。国内有些学者认为,叶状囊肉瘤虽然可以由纤维腺瘤经肉瘤变而成,但是也可能开始时就是肉瘤。本文通过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二者超声影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 标签: 乳腺叶状囊肉瘤 乳腺纤维腺瘤 超声影像相关性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