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腺瘤超声图像表现,探讨超声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要点及价值。方法分析54例72个甲状腺腺瘤结节的术前超声图像特点,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在54例72个甲状腺结节中有67个结节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相符,诊断正确率93.1%,其中在5例误诊中4例为结甲,1例为甲状腺癌。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腺瘤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患者进行观察和有效的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对30名确诊甲状腺患者全程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对其在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经过精心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后,30例病人康复出院。

  • 标签: 甲状腺瘤 护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切口手术方式治疗,研究组35例,给予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3%和91.4%,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瘤 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应用于治疗甲状腺腺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15例作为研究组,给予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以及总体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腺瘤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以及使用。

  • 标签: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腺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是垂体瘤的一种,主要因分泌过多TSH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肿大,瘤体较大时可侵犯周围组织导致视野缺损、视力下降、头痛及垂体前叶其他激素分泌不足。阐明TSH腺瘤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对于其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就当前TSH腺瘤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细针抽吸活检病理证实的4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和4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声像图资料,对这两组的二维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图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声像图诊断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上述两组疾病在内部回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结节数目、边缘晕环、结节内部血流信号、结节周边血流信号及其血流参数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甲状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术前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进行超声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 彩色多普勒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单结节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间行能谱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结节甲状腺腺瘤12例,甲状腺癌8例,并将10例正常甲状腺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选择动脉期能谱成像对腺瘤组、甲状腺癌组及对照组进行单能量重建及物质定量分析,在碘-水基图与水-碘图上定量测定碘、水含量,计算能谱曲线的斜率(λHU)并测量混合能量图像上相应部位的CT值。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方差分析证实腺瘤组、甲状腺癌组及对照组两两之间在碘、水含量及λHU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腺瘤组在碘、水含量之间均高于甲状腺癌组(P值均<0.001);对于混合能量下的CT值,腺瘤组、甲状腺癌组分别与对照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腺瘤组与甲状腺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结论能谱扫描单能量重建及物质定量分析对于区分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3年2月有选择性的对102例甲状腺患者施行改良小切口不横断肌肉摘除甲状腺,并对患者的术中术后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很轻,无吞咽疼苦表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住院5天拆线出院。局部刀口美观。手术效果满意,随访半年均无不适、局部无粘连现象。结论小切口摘除甲状瘤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局部疼痛轻,不失为一种微创技术。

  • 标签: 甲状腺瘤 小切口 微创技术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9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该两项疾病发病中位年龄为45.3岁,女性高发于男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腺瘤术后病理诊断检出率与术前诊断检出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超声检查存在局限性,术后病理诊断难度较大但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术前,对于恶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病理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组织结构等实施判断,提高临床确诊率。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腺瘤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手术方式和术后复发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2012年采用以肿瘤为中心的甲状腺次全切、一侧腺叶全切及腺瘤摘除68例资料。结果腺瘤摘除术后复发率11.11%,甲状腺次全切术后复发率10.25%,腺叶全切除术后无复发病例。结论甲状腺腺瘤至少应行一侧次全切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减少甲状腺再次手术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腺瘤 手术方式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研究纳入40例甲状腺滤泡性癌的患者以及4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研究对比分析两组的超声图像特点,包括结节最大径、结节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内部结构、钙化程度、声晕、血流分布,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滤泡性癌及腺癌的结节大小、结节边界、内部回声、内部结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结节形态来看,滤泡性癌的形态和腺癌相比明显不规则;滤泡性癌结节内部钙化程度比腺癌高;声晕形状不规则;滤泡性癌的血流多分布于结节内部,腺瘤的血流多分布于结节周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图像特点,甲状腺滤泡癌结节形状不规则,钙化程度高,不规则声晕,结节中央供血丰富等。再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可鉴别诊断甲状腺滤泡性癌及腺瘤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滤泡性癌 甲状腺滤泡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甲状腺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观察组采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甲状腺低位小切口切除术的切口较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传统手术 低位小切口 甲状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叶切除术用于治疗甲状腺在临床上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切除手术治疗,对两组手术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5.5±18.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5±4.2)mL,平均住院时间(3.6±1.2)d,对照组采用传统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16.5±21.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3±4.3)mL,平均住院时间(4.7±1.5)d。对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切除术 传统切除术 甲状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几种不同甲状腺腺瘤手术方式的术后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方法针对2014年2月~2015年3月本院入住的12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对于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以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探究。结果患者当中出现腺叶切除手术以及经前胸壁行内镜临床术后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在术后无复发现象,另外,针对不同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进行探究,并且甲状腺腺瘤摘除手术后复发率为16%左右,并且腺叶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率为11%左右,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率为6%。结论单侧甲状腺腺瘤应行腺叶切除手术或者是经前胸壁行内镜甲状腺切除手术以及双侧腺瘤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具体症状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最终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临床术后疗效。

  • 标签: 甲状腺 腺瘤 手术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甲状腺患者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甲状腺手术切除法,实验组患者给予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其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患者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甲状腺瘤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2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各项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小,VAS评分较低,手术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吞咽困难、颈部麻木不适发生率为2.44%、4.88%he2.44%,均低于对照组14.63%/19.51%he17.07%,P<0.05。结论在甲状腺治疗中,改良小切口手术效果理想,患者术后痛感较小,恢复较快,且治疗安全性较高,推荐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瘤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改良小切口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治疗甲状腺的临床特点与应用价值,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选取于我院治疗的甲状腺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甲状腺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甲状腺患者实施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将两组甲状腺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满意度进行对比时,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小切口治疗甲状腺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缩短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满意度。

  • 标签: 小切口治疗 甲状腺瘤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