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统计分析医院感染嗜麦芽窄单胞菌的临床资料和药敏试验数据,为临床控制和预防嗜麦芽窄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泰安市第人民医院20101月-201312月嗜麦芽窄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病例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描述。结果共152嗜麦芽窄单胞菌感染患者,感染多发生在人院2周以后,以呼吸系统感染症状表现为主。有基础结构性肺病和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嗜麦芽窄单胞菌感染,且以肺炎居多。患者感染前使用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老年、免疫力低下、肿瘤为高频致感染因素。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胸外科。药物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米诺环素(94.7%),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90.1%),左氧氟沙星(86.8%),头孢哌酮.舒巴坦(57.8%),替卡西林.克拉维酸(54.6%),头孢他啶(51.3%)。老年组和成年组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率和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侵袭性操作、免疫力下降的患者更易感染嗜麦芽窄单胞菌。加强患者嗜麦芽窄单胞菌的检测,依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嗜麦芽窄单胞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感染 治疗
  • 简介:目的提高对慢性肺曲霉病的诊断意识诊治水平。方法检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61月-20126月慢性肺曲霉病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7,慢性空洞型肺曲霉病5。最常见基础疾病是陈旧性肺结核(8/12)、活动性肺结核(2/12),从发生肺结核到确诊肺曲霉病平均历时(7.4±6.2)。最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咯痰(10/12)和咯血(9/12)。病变最常见部位依次为双上肺(6/12)、左上肺(3/12)右上肺(3/12)。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比值下降6、红细胞沉降率升高4;C反应蛋白均不高。病理切片显示窄洞型曲霉病5、累及肺组织或支气管7。所有患者HIV抗体检测、梅毒血清学检测皆阴性。患者抗真菌治疗的疗程为0~6个月。结论目前临床病理科医师对慢性肺曲霉病的诊断经验不足,可能是导致慢性肺曲霉病诊断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上肺空洞性病变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应警惕该病可能。

  • 标签: 肺曲霉病 临床特点 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2010-2014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所有血培养分离菌用纸片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各类病原菌871株(剔除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8%(451株),革兰阴性菌47.0%(409株),真菌1.3%(11株)。居前6位的分离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5%)、大肠埃希菌(17.8%)、肺炎克雷伯菌(9.9%)、不动杆菌属(6.3%)、肠球菌属(5.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4.9%)。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各自菌的37.2%和60.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株分别43.2%和29.1%;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10%以下,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西丁、头孢吡肟耐药率在20%以下;出现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在1%以下,但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达20.8%-22.4%。不动杆菌属细菌耐药现象严重,仅对替加环素尚无耐药,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33.3%、34.2%和44.7%,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70%以上。结论血培养分离菌仍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血液标本中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重视血培养分离菌的耐药性监测,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控制。

  • 标签: 分离菌 血培养 抗菌药物 敏感性 监测
  • 简介:20157月24日(FDA新闻发布)美国FDA批准Technivie(ombitasvir、paritaprevir和利托那韦)与利巴韦林联合用于治疗基因型4丙型肝炎(HCV)感染无瘢痕和肝硬化的患者。美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为270万,其中病毒基因型4最为少见。Technivie是首个与利巴韦林联合在无需使用干扰素情况下用于治疗基因型4HCV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 慢性丙型肝炎 病毒基因型 治疗 病毒感染者 新药
  • 简介:《临床肝胆病杂志》于1985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的医学专业期刊,是我国首个肝胆胰疾病专业杂志。刊号ISSN1001-5256,CN22-1108/Ro在2015《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本刊影响因子为1.039;在扩展版中的影响因子为1.374。在15种消化病学类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蝉联第2位。

  • 标签: 肝胆病 专业杂志 影响因子 医学专业期刊 征订启事 扩展版
  • 简介:目的探讨NLRP3炎性小体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血流感染小鼠模型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C57BL/6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金葡菌菌液或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血流感染组和对照组,在处理后的24h、48h处死小鼠并检测相关指标。小鼠血液组织匀浆(肝、肺、肾)经24-48h细菌培养后检测其细菌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IL-1β和IL-18含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组织匀浆中NLRP3、ASC、caspase-1中mRNA蛋白的含量;HE染色定性观察组织中炎性改变以及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观察组织中炎性小体表达情况。结果血流感染组血液组织匀浆中细菌计数在感染后24h48h后显著增加,HE染色观察组织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甚至有脓肿或坏死,并随感染时间而加重;所有组织匀浆中IL-1β和IL-18的水平显著提高;3种组织匀浆中的ASC和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均在感染后48h显著升高,而肝脏肺脏中NLRP3mRNA表达水平在感染后24h就显著升高;而且,感染组各组织匀浆中的NLRP3、ASC、pro-caspase-1以及caspase-1p20蛋白水平均有显著升高。结论金葡菌血流感染与炎性小体的激活有关,并且炎性小体表达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有关。研究结果可能为血流感染或脓毒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个新的研究方向,并为其治疗带来新的方法。

  • 标签: NLRP3炎性小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肠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月-201412月厦门某三甲医院的50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资料。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药敏结果统计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50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中分离的病原菌包括26株粪肠球菌和24株屎肠球菌;患者基础疾病包括肿瘤17、2型糖尿病5、急性胆管炎3等。易感因素包括导管留置29、手术19、低蛋白血症6、粒细胞减少5、入住ICU7、使用呼吸机5。23患者存在原发感染病灶,其中感染肠球菌例数/感染例数比56.5%(13/23):尿路感染6/7、手术部位感染44和胆道感染1/4等。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全部敏感。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全部敏感,而屎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100%敏感。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敏感的粪肠球菌菌株分别为庆大霉素50.0%(13/26)、链霉素65.4%(17/26);屎肠球菌为庆大霉素25.0%(6/24)和链霉素62.5%(15/24)。46在血培养结果回报前经验性使用了抗菌药物,41经验抗菌治疗不合适(89.1%)。32患者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的调整用药,17好转,2死亡。结论对于肠球菌血流感染,临床经验抗菌治疗常不合适,预后并不理想;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定差异,及时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抗菌治疗对感染的控制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血流感染 肠球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曲霉是条件致病真菌,多在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致病。发生于无任何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正常宿主的侵袭性肺曲霉病称为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罕见,且病死率高,极易误诊。现报道我院收治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2,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意识。

  • 标签: 原发性 肺疾病 曲霉病
  • 简介:利福平是线抗结核药物,属于全杀菌剂,具有强大的抗结核作用,其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以异烟肼、利福平为主的短程化疗方案已经成为肺结核患者初治的标准方案。但临床应用中,利福平不良反应也较多,常见的有发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肾脏损害、皮肤黏膜损害等。其中,以发热和皮疹最为常见。本文通过分析1应用利福平后出现重症药疹的个案。

  • 标签: 利福平 重症多形红斑 过敏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2012—2014临床常见分离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和纸片扩散法(K-B法)对3中临床分离的5471株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按CLSI2015标准判断结果。结果5471株临床分离株中革兰阳性菌936株(17.1%),革兰阴性菌4535株(82.9%)。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在各自菌种中的检出率为39.0%和75.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金葡菌。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肠球菌中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3%和0.4%。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细菌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并根据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检测产KPC-2、NDM-1、VIM-2、IMP-1与IMP-4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水解厄他培南的能力。方法收集20096月-2013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产碳青霉烯酶的表型筛选,用PCR扩增方法检测其碳青霉烯酶基因,并经测序确认。应用MALDI-TOFMS进行厄他培南水解预试验以确定最适厄他培南浓度孵育时间,随后采用预试验中的最适条件,应用MALDI-TOFMS检测CRE水解厄他培南的能力。结果108株CRE中,有102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其中90株产KPC-2、4株产NDM-1、3株产VIM-2、2株产IMP-1、2株产IMP-4、1株同时产KPC-2和IMP-4型碳青霉烯酶,且在2h内均能水解厄他培南;另外6株CRE改良Hodge试验阴性,检测出上述碳青霉烯酶基因,且不水解厄他培南。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用MALDI-TOFMS能够快速准确检测CRE水解厄他培南的能力,筛查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为临床早期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提供依据。

  • 标签: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产碳青霉烯酶 肠杆菌科细菌 厄他培南 水解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医院20074月-20154月136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细菌药敏结果、血培养时的体温、血常规、深静脉置管、治疗转归。结果136患者均有至少项基础疾病,多数基础疾病为恶性血液病、恶性实体肿瘤、创伤、急慢性胰腺炎等。病程中体温正常12(8.8%),发热119(87.5.%),低温5(3.7%);白细胞减少36(26.5%),中性粒细胞减少28(20.6%),其中粒细胞缺乏者19。136患者所获细菌的药敏结果中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36.8%),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31.6%)、亚胺培南(30.1%)。136患者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24株(17.6%),广泛耐药全耐药77株(56.6%)。48患者在血培养前有深静脉置管,其中有38导管血培养鲍曼不动杆菌阳性;血培养阳性后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相应药物治疗,主要有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死亡27(19.9%),因病情较重而放弃治疗者30(22.1%),好转79(58.1%)。结论本次结果显示,基础疾病、深静脉置管及粒细胞缺乏是引起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热是其常见症状预警信号,且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血流感染
  • 简介: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真菌病。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长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影响了机体的免疫能力,可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漏诊或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或病毒性脑膜炎等。在以往的报道中,肾病综合征并发此症发病率较低,而本病例中同时在患者的腹腔脓肿切口脓性分泌、全血以及脑脊液中检出新生隐球菌更实属少见,报道如下。

  • 标签: 播散性新生隐球菌病 肾病综合征 腹腔脓肿
  • 简介:目的了解近4来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支原体检测阳性率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4来的3278男性不育患者和348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固体-液体培养基联合检测对精液标本中的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近4性不育患者精液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的总阳性率为35%-50%,以脲原体属为主,其阳性率为31%-4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012-2014各种支原体阳性率变化不大;2015总阳性率和脲原体属的阳性率高于前几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9男性不育者支原体阳性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6-30和31-35年龄段,分别为37.8%和32.1%。在10种抗菌药物中,脲原体属对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小于5%,4中对各种药物的耐药率变化不大。结论该地区近4来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支原体阳性率较高,且以脲原体属为主,多集中于26-30和31-35年龄段,与前3相比,2015阳性率明显升高,近4来各种药物的耐药性变化不大,治疗上应首选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 标签: 脲原体属 人型支原体 不育 耐药性
  • 简介: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损伤之。污染较重,面积较大和部分复合组织缺损严重的患者无法Ⅰ期行皮瓣和植皮修复,可为Ⅱ期手术治疗创造条件。近日我科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closure,VAC)技术治疗1皮肤大面积缺损伴重度软组织感染的患者,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皮肤缺损 感染
  • 简介:布鲁菌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00余人患病,但布鲁菌脓毒血症引起的感染性腹主动脉瘤临床非常少见。我院在20148月、20151月分别经血培养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血培养腹主动脉增强CT确诊2布鲁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布鲁菌 布鲁菌病 感染性动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为全面促进临床对厌氧菌感染的认识,进步提高厌氧菌感染的诊治水平。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169月至20176月30日举办"厌氧菌厌氧菌感染诊治经验分享"征文活动。征文内容:(1)厌氧菌感染诊断与治疗的回顾;(2)抗厌氧菌感染药物的基础研究;(3)抗厌氧菌药物在外科、妇科、口腔科、感染科等领域的临床应用;(4)厌氧菌感染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标签: 厌氧菌感染 感染科 基础研究 论文格式要求 临床应用 证据充分
  • 简介:目的了解呼吸内科中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菌的分布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初始抗感染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呼吸内科3155份下呼吸道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同时与2011、2012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来下呼吸道分离菌居前3位的直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分离率上升,嗜麦芽窄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分离率直较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除对米诺环素敏感率达60%以上,对其他各类抗菌药物敏感率都不足40%,ICU较普通病房中敏感率更低,非ICU中敏感率有下降趋势;非ICU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率〉7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ICU中各类抗菌药物敏感率在50%-70%,3中敏感率无明显变化。然而分离到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嗜麦芽窄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高。金葡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在100%,但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逐年增多。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巴唑坦、头孢吡圬敏感率在80%以上,但存在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在85%以上。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的敏感率在80%-96%。结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成为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分离主要细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开始出现,MRSA分离株数逐年增多,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率的增长是当务之急。

  • 标签: 下呼吸道 分离菌 耐药性 敏感性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了解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近6来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091月—201412月该院细菌室分离的不重复铜绿假单胞菌10662株,分析探讨其分离率与分布、耐药性变迁、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结果2009-2014逐年铜绿假单胞菌总分离率分别为13.8%、17.6%、15.2%、15.7%、14.4%和12.6%;主要分布在ICU(46.0%)、呼吸科(21.0%)、普外科(15.0%)和内科(11.0%)等;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74.7%)、血液(5.9%)、分泌(5.7%)等;6间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呈现整体上升趋势;逐年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22.5%、22.6%、26.0%、30.9%、32.5%和33.0%,呈升高趋势。结论该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增长较快,应加强监测以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分布 耐药性 oprD突变
  • 简介:目的检测血液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高黏液(HM)表型、荚膜血清型主要毒力基因,并测定其生物膜形成情况。方法收集血源性肺炎克雷伯菌82株,黏液丝试验检测HM表型。PCR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K1、K2、K5、K20、K54、K57)和7种常见毒力基因(rmpA、rmpA2、aerobactin、mrkD、iroN、magA、wcaG),利用微孔板法检测生物膜的形成。毒力分数(毒力基因个数)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82株血源性肺炎克雷伯菌中,黏液丝试验阳性31.7%(26/82),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的阳性率为40.2%(33/82),二者阳性24株,阳性率为29.3%(24/82),毒力分数的第50百分位数P50为2。HM表型与非HM表型菌株中高毒力荚膜血清型的检出率分别为92.3%(24/26)和16.1%(9/56),毒力分数P50分别为5和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的毒力分数P50为5.5,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中,K1/K2/K57型的毒力分数与K5/K20/K54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表型菌株和非HM菌株形成生物膜的阳性率分别为50.0%(13/26)和73.2%(41/5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菌株形成生物膜的阳性率为60.6%(20/33),不同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中,K54菌株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最强,阳性率为6/8。结论致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存在多种强毒力和(或)生物膜阳性菌株,必须高度重视,避免广泛流行。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高黏液表型 荚膜血清型 毒力 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