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55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积极对症处理,出血多者及时输血补充血容量,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健康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出院后建立回访档案,特别是术后前6个月密切随访。55例患者消化道出血均发生于出院后,46例在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期间(即服药1年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中有25例患者行输血治疗;所有患者短时间暂停抗血小板药物、补液、质子泵抑制剂等对症治疗后好转。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二级预防执行单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选取PCI术后患者74例,按照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实验组患者每3个月常规门诊随访1次、每半个月电话随访1次,且患者依据自制二级预防执行单内容调整用药及生活方式进行强化干预.对照组3个月常规门诊随访1次.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血压、服药依从性、戒烟和运动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戒烟和运动达标多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戒烟和运动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制二级预防执行单可改良PCI术后患者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冠心病血压血脂的控制.

  • 标签: 二级预防执行单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 简介: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科120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患者人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思维导图实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诊查依从性、图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诊查时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诊查依从性,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提高图像质量。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64排螺旋CT 思维导图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患者疾病管理能力与负性情绪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应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对80例冠心病PCI患者进行评定,并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患者疾病管理能力与负性情绪对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结果:冠心病PCI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58.25±5.12)分、SAS评分(60.12±5.02)分、SDS评分(59.02±4.78)分、自我管理行为总分(52.12±8.45)分;不同年龄、学历、病程、并发症及接受过疾病管理能力干预患者在疾病管理能力、负性情绪及创伤后成长等方面评分存在差异(P〈0.05);Pearson单因素分析,创伤后成长总分、人生感悟、个人力量、与他人关系、自我转变及新的可能性与SAS评分、SDS评分呈负相关(P〈0.05),而与自我管理行为总评分、症状管理、情绪管理、急救管理、疾病认知管理、生活管理及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PCI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较低,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因此,护士通过加强患者疾病管理行为教育,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引导患者改善不良情绪,以促进患者术后成长。

  • 标签: 冠心病 经冠状动脉成形术 疾病管理能力 负性情绪 创伤后成长
  • 作者: 刘杜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7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x2=4.5997,P<0.05,差异有意义;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44%,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4.1806,P<0.05,差异有意义;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63±2.33)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92±3.55)d,经统计学检验,t=6.0617,P<0.05,差异有意义。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22%,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7.4323,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通过综合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冠心病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简介:目的分析稳定性冠状动脉心脏病(stablecoronaryarterydisease,SCAD)患者心绞痛(anginapectoris,AP)程度与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探索不同AP程度的SCA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领域。方法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SCAD住院患者177例为研究对象,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质指数、是否独居、心肌梗死史、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后,SCAD患者AP程度与总体认知功能及除定向力外的6个认知领域均存在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调整后,与无AP者相比,轻度AP者与重度AP者认知功能总分分别降低1.3分(P=0.017)和3.3分(P〈0.001);与无AP者相比,轻度AP者在注意力、语言、抽象思维、定向力等4个认知领域得分降低,重度AP者7个认知功能领域得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P程度是SCA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AP程度的患者认知功能下降领域不同。

  • 标签: 认知功能 心绞痛 稳定性冠心病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性风险管理在晚期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行经肝穿刺胆汁引流(PTCD)+胆道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接受PTCD+胆道支架置入术患者,将2015年1~12月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6年1~12月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性护理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意外脱管(非计划性拔管和引流管自行脱出)、感染、跌倒、压疮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意外脱管、感染、跌倒、压疮发生均少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胆道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实施集束性护理,对预防患者术后脱管、感染、跌倒、压疮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集束性风险管理 肝癌 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 胆道支架置入术
  • 简介:目的了解中青年冠心病健康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冠心病健康信念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0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总分为(130.32±24.24)分,条目均分为(2.57±0.49)分.婚姻状况、病程、维护健康动机、社会支持是影响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制订健康教育方案要充分考虑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其身心健康.

  • 标签: 中青年 冠心病 健康行为 健康信念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将其随机等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给予认知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以及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饮食、服药、体育锻炼、日常生活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提高其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认知干预 心理状态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老年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及3个月的随访发现,两组病人的自我效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病人采用整体护理,不仅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促进病人主动地参与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整体护理干预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美国心脏协会的MyLifeCheck在线评估系统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的影响以及其在心脏健康指数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内科随诊的121例冠心病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观察组63例、对照组58例,两组均使用MyLifeCheck其中的Life’ssimple7调查表进行心脏健康调查,观察组根据MyLifeCheck给出的相应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常规宣教,并于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心脏健康指数评估。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干预后心脏健康指数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心脏健康指数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MyLifeCheck评估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

  • 标签: 冠心病 MY LIFE CHECK 生活方式 心脏健康指数
  • 简介: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2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4组,即A组(常规护理)、B组(常规护理+耳穴压豆)、C组(常规护理+穴位贴敷)、D组(常规护理+耳穴压豆+穴位贴敷),每组31例。干预期间观察临床症状,并在入组前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以及健康调查简表进行评价。结果D组护理有效率93.55%高于B组77.42%、C组77.42%、A组61.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评分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耳穴压豆 穴位贴敷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个体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本院中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10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及身体质量指数、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临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个体化护理可有效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消极情绪,改善临床指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奥马哈系统 个体化护理 老年冠心病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肝癌介入治疗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4例肝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配合程度、术后疼痛程度,并统计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级疼痛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级疼痛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配合程度,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术后生存率。

  • 标签: 整体护理 肝癌 介入治疗 生存率
  • 简介:总结了25例胸大肌瓣转移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术前心理辅导、皮肤准备、辅助检查及加强术后瓣血运观察、保持引流畅通、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注意创口感染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的预防、加强营养、心理疏导及疼痛的护理等。认为规范细致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瓣的存活率,促进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及早康复。

  • 标签: 头颈肿瘤 皮瓣护理 胸大肌皮瓣
  • 简介:[目的]观察循刮痧对急性会厌炎咽痛症状缓解的情况。[方法]将60例急性会厌炎咽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刮痧组和循刮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处理;常规刮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天突、扶突等穴位进行常规刮痧;循刮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循手太阴、手足阳明取穴,并点刺手太阴井穴少商穴。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对3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1h-48h进行咽喉部疼痛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循刮痧组对咽痛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治疗后1h-48h),刮痧后1h-6h对咽痛具有缓解作用,且在治疗后2h疼痛缓解作用最强;循刮痧组治疗后2h-48h对疼痛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常规刮痧组(P〈0.05)。[结论]循刮痧组治疗可迅速缓解急性会厌炎咽痛症状,治疗作用持久。

  • 标签: 急性会厌炎 疼痛 针刺放血疗法 刮痧 循经刮痧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手外伤腹部瓣转移修复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手外伤行腹部瓣转移修复术患者采取ERAS护理模式,责任护士与主治医生、麻醉师、康复理疗师和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优化传统围术期护理,加速患者康复。结果:100例手外伤行腹部瓣转移修复术患者瓣均成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多学科合作的ERAS护理模式应用于手外伤腹部瓣转移修复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 快速康复外科 手外伤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