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硏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其对疾病认知程度的评分和CSMS(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评分、在出院时其CSMS的评分、在出院后的第6个月和出院后的第12个月其CSMS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的评分和CSMS曲评分相比,P>0.05。在出院时,两组患者CSMS的评分相比,P>0.05。在出院后的第6个月和出院后的第12个月,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CSMS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更高,P<0.05。结论: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硏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其对疾病认知程度的评分和CSMS(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评分、在出院时其CSMS的评分、在出院后的第6个月和出院后的第12个月其CSMS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的评分和CSMS曲评分相比,P>0.05。在出院时,两组患者CSMS的评分相比,P>0.05。在出院后的第6个月和出院后的第12个月,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CSMS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更高,P<0.05。结论: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依洛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用随机抽样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增加依洛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将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采取依洛尤单抗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是有理想效果的,无论是改善血脂水平亦或是减轻炎性反应,均有重要意义,可推广。

  • 标签: 依洛尤单抗 瑞舒伐他汀钙片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复方桐叶烧伤油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穿刺部位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66例PCI术后出现穿刺部位皮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记录穿刺处皮肤青紫消退时间和穿刺部位肿胀程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穿刺部位NRS评分及肿胀程度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干预3d后,两组患者的穿刺部位NRS评分及肿胀程度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桐叶烧伤油湿敷能有效缓解PCI术后穿刺部位疼痛及肿胀,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穿刺 复方桐叶烧伤油 血肿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时行桡动脉穿刺衣袖有不同程度被消毒液甚至血液污染,设计一款衣袖保护套保护病人衣袖免受消毒液以及血液污染。方法:通过调查发现进行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时,病人衣服不同程度被消毒液或血液污染,目前没有一款装置保护桡动脉穿刺病人的衣袖不受消毒液甚至血液的污染,因此设计出一款一次性衣袖保护套,用于临床解决此问题。结果:这款一次性衣袖保护套能够有效防止病人衣袖免受血液及消毒液污染,保护程度达99%。结论:一次性衣袖保护套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病人满意,手术医生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一次性衣袖保护套 桡动脉穿刺 衣袖免受污染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早期路径心脏康复在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深入性分析。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内医院中采取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12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实施奇偶数法的方式均分患者为传统组(n=61)及早期组(n=61)。传统组中实施传统心脏康复指导措施,早期组中实施早期路径心脏康复措施,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护理后,传统组的LVEDD和LVESD的指标高于早期组;传统组的Barthel指数低于早期组,两组数据对比后有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 采取早期路径心脏康复对进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同时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早期路径心脏康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观察组接受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作为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护理模式,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心梗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院于2022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接收诊治的65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衡贯序法分为参照组(n=32)和研究组(n=33)。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围术期优质护理,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梗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可以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围术期优质护理 急性心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采取上肢垫配合手指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60例,时间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对照组30例(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30例(上肢垫+手指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手掌周径、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手掌周径比较(P<0.05),观察组并发症较低(P<0.05)。结论 上肢垫联合手指操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症状,促进功能康复,促进疾病恢复。

  • 标签: 上肢垫 手指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经桡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患者应用手指操对降低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2月收治的116例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研究;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接受常规管理,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手指操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死亡、复发)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47.37%)(P<0.05)。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内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各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提示,手指操作为一种简便易行、低成本的康复措施,对于提高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康复质量和加快恢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推荐将手指操纳入术后康复管理的常规程序中,以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手指操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9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44例,依据患者手术过程中是否发生低体温现象,将以上研究观察对象区分为低体温体和无低体温体,统计分析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本文所进行研究工作中,144例患者发生低体温的患者62例,;年龄≥70岁、有不良心理状态、暴露面积过大、手术室室温<24 ℃等等为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P<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文所进行研究工作中可以发现,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较多,医护工作人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保温干预措施的应用,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概率和风险,这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提升至关重要。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中低体温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动脉行急诊PCI的全程介入护理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78例在我院接受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数据分组按照数表法原则,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全程介入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介入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动脉行急诊PCI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可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桡动脉行急诊PCI 全程介入护理 心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术肢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 将2018年2月-5月在我科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5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术肢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的差异。 结果 对照组术肢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71%,观察组术肢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两组术肢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术肢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护理品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 术肢并发症
  • 简介: 摘要:目的:总结严密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记录并总结在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804例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其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 804例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经过我们仔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后能顺利出院,术后并发症出现较少。结论:对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术后进行细致有效的护理和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 标签: 桡动脉 冠脉造影 并发症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期心脏康复程序护理对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0名心脏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观察组接受早期心脏康复程序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程序护理在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全面地评估其效果和最佳实践方案。

  • 标签: 早期心脏康复程序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中运用全程介入护理的价值。方法:我院于2021年12月-2023年12月间随机抽选100例在我院实施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两组,参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而其余50例为试验组,应用全程介入护理。采集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和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试验组要显著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中运用全程介入护理,不仅对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明显帮助,而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利于维护医患关系,可大力应用。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全程介入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因时应需护理在颅内动脉介入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这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8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实施因时应需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并发症比较,研究组更低(P<0.05);两组应对方式比较,研究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30分钟血压、心率比较,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介入患者来说,应在其护理中应用因时应需护理干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因时应需护理 颅内动脉瘤 介入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无缝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护理模式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介入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缝护理 糖尿病 下肢动脉闭塞症 介入手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