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CI术后护理中用优质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院进行PCI手术的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2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优质护理,比较并发症、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比观察组并发症和依从性差,差异大(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依从性,护理影响力大。

  • 标签: 优质护理 PCI 穿刺部位皮下血肿
  • 简介:目的了解呵疑冠心病患者对冠状动脉介入相关内容的认知情况及不接受手术的原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表,对6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了不接受冠状动脉介入原因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9.42%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在此次入院前未得到过冠状动脉介入相关知识;7246%认为没必要行冠状动脉介入,57.97%的可疑冠心病患者面对手术时的焦虑、恐惧等主观因素是不接受冠状动脉介入的主要原因。结论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正确认识、了解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以帮助患者争取最佳的诊断、治疗疾病的时机。

  • 标签: 可疑冠心病 介入手术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57例高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经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出现心律失常9例,心源性休克2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辅助左心功能1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例,死亡1例。术后血糖控制平稳。结论加强高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

  • 标签: 冠心病/外科学 糖尿病 2型/并发症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冠心病病人在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过程中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方式把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80名冠心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依从性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依从性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冠心病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在临床护理中,与常规护理模式比较,延续性护理效果更加明显,该护理方案的实施能够让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改善,并且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硏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其对疾病认知程度的评分和CSMS(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评分、在出院时其CSMS的评分、在出院后的第6个月和出院后的第12个月其CSMS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的评分和CSMS曲评分相比,P>0.05。在出院时,两组患者CSMS的评分相比,P>0.05。在出院后的第6个月和出院后的第12个月,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CSMS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更高,P<0.05。结论: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的8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硏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其对疾病认知程度的评分和CSMS(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评分、在出院时其CSMS的评分、在出院后的第6个月和出院后的第12个月其CSMS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的评分和CSMS曲评分相比,P>0.05。在出院时,两组患者CSMS的评分相比,P>0.05。在出院后的第6个月和出院后的第12个月,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CSMS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更高,P<0.05。结论: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PCI冠心病患者协同护理干预对患者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PCI术患者,总计130例。此次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随机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协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oronary Self-management Scale,CSMS)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协同护理干预 冠心病 PC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PCI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PCI术的7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比组间用药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治疗依从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可进行推广。

  • 标签: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 冠心病 PCI术
  • 简介: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对126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整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31例,临床诊断为各种原因所致的冠心病,病程均超过6个月,均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将2004年1月-2005年12月的126例设为观察组,男66例,女60例,30—85岁,平均50.3岁;将2002年1月~2003年12月的105例设为对照组,男56例,女49例,32~86岁,平均49.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整体护理 病例 并发症发生率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以2021年1月—2021年6月为研究时间节点,研究对象则选择在本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的30名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实施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结果:实验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能明显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导管室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尽快的明确病变血管的位置、性质及程度,在心肌严重缺血坏死前使闭塞血管再通,恢复缺血心肌供血,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梗死面积,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的最有效的措施。但患者接受此手术时,常常对手术效果存有疑虑,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而使术中插管困难,甚至产生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并发症,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患者 护理干预 心肌供血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坏死
  • 简介:摘要: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行介入术虽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但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术后比单纯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更高,其心血管时间的发生率亦要比无糖尿病者高。糖尿病患者术后伤口愈合也较正常人差,易渗血、出血,出现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肾衰等。若患者术后血控制血糖不佳,导致胰高血糖素增加,血糖迅速升高,甚至会发生酮症酸中毒。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际情况,对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部位及饮食的护理,提出解决方法,工同行借鉴。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冠心病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后发生无复流情况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12年1月~2014年2月对在本院住院的647例ACS患者施行PCI术,术中观察无复流患者发生情况,并与正常复流患者作对比,了解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配合做好护理工作。结果647例ACS患者中有64例发生无复流(9.9%),共死亡9例(其中8例为无复流患者),56例无复流患者治疗与护理后康复出院,均于术后1个月后解除无复流。PCI发生无复流患者比正常复流患者住院天数长,死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对于ACS患者PCI发生无复流较正常复流并发症发生率高。护理方面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静脉通道通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再灌注治疗,并做好并发症监护工作。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无复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采取血管缝合器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了采取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22例患者,将患者按照是否接受血管缝合器分为血管组(n=61)和人工组(n=61)。应用血管缝合器的血管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采取人工止血的人工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血管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8%(2/61),低于人工组的14.75%(9/61),(P<0.05);血管组患者的卧床休息时间为(6.13±1.15)h,低于人工组的(24.36±7.11)h,(P<0.05);血管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0.76±0.11)min,低于人工组的(1.53±0.42)min,(P<0.05);血管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56±1.22)d,低于人工组的(6.78±1.54)d,(P<0.05)。结论:对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采取血管缝合器,并给予综合护理的止血效果佳,而且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管缝合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时间就是生命”。对于胸前区疼痛等症状发作在12h内或虽超过12h但症状持续存在的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90~120min内直接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能迅速成功地再通血管,为缺血心肌重建血供,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对冠心病病患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冠心病病患70例,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落实康复护理,比对两组病患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LVEDD与EF指标均明显强于参照组,同时焦躁、抑郁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冠心病病患康复中有着不小的作用,可以改善病患血管动力学指标,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康复护理 冠心病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改善和协助,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急性心肌梗死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3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对照组为26.3%,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评分为(94.1±2.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3±3.2)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在并发症的预防上较好预防作用,患者满意度高,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改善和协助,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急性心肌梗死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3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对照组为26.3%,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评分为(94.1±2.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3±3.2)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在并发症的预防上较好预防作用,患者满意度高,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改善和协助,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2019年 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急性心肌梗死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3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5%,对照组为 26.3%,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评分为( 94.1±2.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8.3±3.2)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在并发症的预防上较好预防作用,患者满意度高,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并发症
  • 简介:总结55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积极对症处理,出血多者及时输血补充血容量,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健康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出院后建立回访档案,特别是术后前6个月密切随访。55例患者消化道出血均发生于出院后,46例在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期间(即服药1年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中有25例患者行输血治疗;所有患者短时间暂停抗血小板药物、补液、质子泵抑制剂等对症治疗后好转。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消化道出血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