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6 .11 -2018.11 , 2 年内收治的 1 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5 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 5 0例,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与对照组,透析操作的掌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对尿毒症患者实施 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后,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11-2018.11,2年内收治的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50例,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与对照组,透析操作的掌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尿毒症患者实施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后,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在我院就诊的血液净化患者 100例为观察对象,按数学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方法和人性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净化效果差异。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2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6.0%要更低,数据差异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血液净化患者的治疗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血液净化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潜在护理安全隐患与消毒隔离管理措施。方法:收集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实施消毒隔离管理前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 5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实施管理消毒隔离管理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 50例患者为观察组,分析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医院应加强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合理对区域进行划分,加强消毒隔离管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安全隐患 消毒隔离管理
  • 简介:【摘要】儿童血液净化中血管通路的建立及护理是完成血液净化治疗的关键因素。本文对血管通路建立所选择的置管部位、选择的材料、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血管通路的护理进行综述,为今后保障儿童血液净化治疗的成功实施提供依据。

  • 标签: 儿童血液净化 血管通路 护理
  • 简介:摘要儿童血液净化中血管通路的建立及护理是完成血液净化治疗的关键因素。本文对血管通路建立所选择的置管部位、选择的材料、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血管通路的护理进行综述,为今后保障儿童血液净化治疗的成功实施提供依据。

  • 标签: 儿童血液净化 血管通路 护理
  • 简介:摘要儿童血液净化中血管通路的建立及护理是完成血液净化治疗的关键因素。本文对血管通路建立所选择的置管部位、选择的材料、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血管通路的护理进行综述,为今后保障儿童血液净化治疗的成功实施提供依据。

  • 标签: 儿童血液净化 血管通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潜在护理安全隐患与消毒隔离管理措施。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消毒隔离管理前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管理消毒隔离管理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分析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合理对区域进行划分,加强消毒隔离管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安全隐患 消毒隔离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究 高位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 。方法:选取 60 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观察组是由高位静动脉内瘘患者组成( 30 例),对照组患者是由标准动静脉内瘘患者组成( 30 例)。比较两组血流量、 Kt/v 和成熟时间。结果:两组内瘘成熟时间无显著差异( P>0.05 ) , 观察组血流量和 Kt/v 高度对照组( P<0.05 )。结论:对高位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对其应用适当的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位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净化 应用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位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是由高位静动脉内瘘患者组成(30例),对照组患者是由标准动静脉内瘘患者组成(30例)。比较两组血流量、Kt/v和成熟时间。结果两组内瘘成熟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流量和Kt/v高度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位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对其应用适当的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位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净化 应用及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杂合式血液净化中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 2017年 4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 4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挂号末尾数的奇偶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23例,对照组 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早,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中可以有效的进行护理,可促使肠道功能恢复,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 ;重症 ;急性胰腺炎 ;杂合式 ;血液净化 ;辅助治疗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产生胰腺组织水肿、自身消化、出血甚至坏死的疾病,发病比较急,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病症轻重个体差异显著,大部分患者病症比较轻,少数重症患者易引发一系列腹部疾病,病死率比较高。重症患者的主要治疗内容有:营养支持、解痉止痛、改善微循环、抗生素应用,杂合式血液净化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在治疗期间患者的病情易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加强护理,但因患者自身的病情差异较大,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依据患者的状况进行 [1]。现就我院的 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比研究针对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杂合式血液净化中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状况,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 4月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 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挂号末尾数的奇偶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25例,男性 16例,女性 9例,年龄在 29-72岁,平均年龄( 49.3±11.7)岁 ;对照组 24例,男性 16例,女性 8例,年龄在 28-75岁,平均年龄( 50.5±11.4)岁,两组年龄和性别对比没有显著差异, 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此次研究有意义。    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为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 ;所有研究对象或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研究和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2]。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异常的患者 ;排除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内容包括: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进行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健康教育。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护理方式为:( 1)治疗前护理,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前,护理人员需与家属或者患者进行沟通,告知这一治疗的目的,以及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在帮助家属或者患者了解治疗方法后,经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书方可进行治疗 ;( 2)治疗中护理:在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开展护理,比如心理状况差的患者进行心理疏通,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需要加强对生命指标的检测,对不良反应敏感的患者分散患者注意力,确保患者能够顺利进行治疗 ;( 3)治疗后护理:在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在一段时间内会有不适感,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解释说明,避免患者紧张焦虑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指标。另外对治疗后的饮食,运动等,护理人员需要进行详细指导 [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主治医生查房记录时间为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以 SPSS22.0进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表示, t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 6.2±1.1)天,对照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 8.7±1.7)天, t=6.1368, P=0.0000,对比差异显著 P<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比较高,且绝大部分的患者均死于首发,偶见患者死于再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病死率可达 50%,手术治疗可降低死亡率,近年来发现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也可以降低病死率,但要确保其疗效还需加强护理 [4]。    此次研究中发现:针对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尽快缓解病症,使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具体原因是: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发生病情变化,且患者的病情不同可能发生的变化不同,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有计划的针对性护理,确保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另外在治疗前护理人员良好的护理,使医患双方建立了较好的关系,也使患者与家属对治疗方式有了解 ;在治疗后,护理人员也进行了护理,避免了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5]。综合来看,针对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良好的预防,确保了患者可进行顺利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应该推广应用。    针对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中可以进行的良好的护理,促使肠道功能恢复,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岳晓英 .针对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J].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 24): 4588-4589.     [2]陈洪英,李爱琴,胡星霞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效果分析 [J].现代实用医学, 2018, 30( 10): 1402-1403.     [3]曹俊娟 .连续性血液净化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J].系统医学, 2018, 3( 01): 119-120+123.     [4]陈元,林小清,陈春燕,等 .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护理分析 [J].中国医药科学, 2016, 6( 24): 116-118.     [5]吴肆莲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 13): 186-188.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提供协助,更好地加强护理指导作用。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需要实施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7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实施一次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观察组则实施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并对比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对照组为%,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容量在状态的达标分析上,观察组男性为(29.35±1.06),女性为(25.15±1.15);对照组男性为(32.39±1.84),女性为(28.51±2.17)。结论采用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对连续血液净化患者的病情观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依据,有利于关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并防止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提供协助,更好地加强护理指导作用。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需要实施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74 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实施一次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观察组则实施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并对比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 ,对照组为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容量在状态的达标分析上,观察组男性为( 29.35±1.06 ),女性为( 25.15±1.15 );对照组男性为( 32.39±1.84 ),女性为( 28.51±2.17 )。 结论:采用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对连续血液净化患者的病情观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依据,有利于关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并防止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改良式留置针固定方法与常规的固定方法细菌培养结果,为改良式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 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穿刺成功后,留置针导管送入血管 17mm,对照组( n=100)采用医用透明敷料按常规固定方法,实验组( n=100)采用先用无菌胶布固定针柄,再用医用透明敷料进行固定,两组患者留置针时间≥ 72小时 ,拔针时用无菌拭子采集留置针针眼周围皮肤标本及导管前段,进行细菌培养,比较其皮肤采样与导管前段采样细菌滋生率。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细菌滋生率对照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在无菌环境下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并经留置针固定方法改良,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避免细菌滋生。

  • 标签: 留置针 改良式 固定方法 细菌培养
  • 简介:投稿《上海护理》的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获国家、省部级或单位基金支持,应在文章首页地脚处以“基金项目”标识,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个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期间以“;”隔开。基金项目脚注格式为“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如,基金项目:上海市护理学会科研课题(2016MS-B04)。

  • 标签: 基金项目 上海市护理学会 标注 科研课题 名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