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心的改变,护理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在新的护理模式和护理理念中,对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的基层护士绝大部分是在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中人文素质教育是一薄弱环节,而提高护士素质是适应新的护理模式需要。现将护理管理中人文素质培养介绍如下。

  • 标签: 人文素质教育 护理管理 素质修养 护士 “以病人为中心” 护理教育模式
  • 简介:【摘要】如今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发展进步,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也在显著提升当中。本文主要探讨护理人员人文护理执业能力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从而全面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执业水平,为以后的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进步提供更为专业的人才。通过深度分析护理人员执业能力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为相关医疗机构及护理工作人员提供思考与建议。

  • 标签: 护士 人文护理 执业能力 培训课程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护士素养要求与评价方法,以期改革护理技术操作的考评标准,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方法将甘肃省卫生学校2008级护理三年制中职班学生600名整班分为两组,试验组应用新标准进行目标教学及考评,比较两组学生的人文素养考核成绩和患者对操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素养考核成绩存在差异,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实习过程中患者满意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要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与考核,提高学生在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恰当体现人文关怀的能力。

  • 标签: 临床工作能力 人文科学 教育考核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护士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个科室3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按照科室划分,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进行了普通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管理之外实施人文关怀的管理,对比了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工作环境、个人规划、团队合作、工作状态、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护理人员实行人文关怀护理管理,可以使护理人员在工作环境、个人规划、团队合作、工作状况和总体工作满意度上得到提高。

  • 标签: 护士 人文关怀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强护士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展开比较与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我院的50名护理人员,将全部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个组别,各组人数均为25名。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形式,对两组护士的综合能力提升情况、考核成绩变化情况、护理效果展开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能力提升情况明显更佳(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加强对护士人文关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单单可以提升其考核成绩,还可以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最终使得护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士 人文关怀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在新医学模式的推动下,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患者为中心越来越成为医疗护理服务的重心。分诊护士作为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医疗服务质量不仅代表了整个医院的形象,同时也是推动医院发展,提高病人就诊满意度的关键因素。门诊分诊护士起着为就诊人员答疑解惑使其快速参与到就诊工作中,节省医患就诊时间的作用。分诊工作需要分诊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自觉主动的服务意识、良好地服务态度以及爱岗敬业的精神、出色的沟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帮助其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而对门诊分诊护士实施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够使其坚定信心、认清形势以使所从事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门诊 分诊护士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构建规范化培训护士素养培训模式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67名规培护士归入至对照组,将73名规培护士归入至观察组,研究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3月,对照组护士应用传统护士素养强化培训模式,观察组护士应用多元化护士素养培训强化模式,比较两组护士执业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执业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两组护士执业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护士人文素养 培训模式 人文执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对血液净化专业护士关怀品质的影响。方法 抽选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血液净化专业护士44名,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技能培训,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法基础上加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教学前后护士关怀品质分数差异。结果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后观察组的的人文关怀理念、能力、知识、感知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液净化专业 护士 情景教学法 人文关怀品质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情况,从中了解和护士关怀水平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从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选取了100例门诊就医患者以及40名护士。在这一过程中利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的方式,就门诊患者就医时的体验情况以及护士关怀水平进行调查。对门诊病人的就医体验和护士人文关怀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即利用Pearson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在门诊就诊体验总平均得分为(69.72±10.35),得分率为70.19%;门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质量总平均分为(110.73±13.50);门诊病人就诊、护士关怀水平等方面的体验状况呈现正相关关系;患者就医体验过程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门诊护士关怀的各个维度。结论  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整体上较低,门诊护士关怀水平处于中等的水平,随着护士关怀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也会越好。

  • 标签: 门诊 就医体验 人文关怀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情况,从中了解和护士关怀水平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从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选取了100例门诊就医患者以及40名护士。在这一过程中利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的方式,就门诊患者就医时的体验情况以及护士关怀水平进行调查。对门诊病人的就医体验和护士人文关怀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即利用Pearson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在门诊就诊体验总平均得分为(69.72±10.35),得分率为70.19%;门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质量总平均分为(110.73±13.50);门诊病人就诊、护士关怀水平等方面的体验状况呈现正相关关系;患者就医体验过程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门诊护士关怀的各个维度。结论  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整体上较低,门诊护士关怀水平处于中等的水平,随着护士关怀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也会越好。

  • 标签: 门诊 就医体验 人文关怀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情况,从中了解和护士关怀水平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从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选取了100例门诊就医患者以及40名护士。在这一过程中利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的方式,就门诊患者就医时的体验情况以及护士关怀水平进行调查。对门诊病人的就医体验和护士人文关怀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即利用Pearson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在门诊就诊体验总平均得分为(69.72±10.35),得分率为70.19%;门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质量总平均分为(110.73±13.50);门诊病人就诊、护士关怀水平等方面的体验状况呈现正相关关系;患者就医体验过程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门诊护士关怀的各个维度。结论  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整体上较低,门诊护士关怀水平处于中等的水平,随着护士关怀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也会越好。

  • 标签: 门诊 就医体验 人文关怀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人员人际沟通能力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从本省6个三级医院中随机抽取240名妇产科护理人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详细搜集该科室护理人员在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具体表现,并以信息搜集结果为依据,深入研究影响妇产科护理人员人际沟通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沟通技巧、沟通知识和沟通满意度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优于量表中间值(3.00分),P<0.05。而且,年龄、学历、亲属从医情况和性格类型是影响妇产科护理人员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因素。结论:目前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沟通技巧、沟通知识和沟通动机这三个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部门应通过开展针对性培训的方式,提升该科室护理人员在人际沟通方面的技巧方法、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使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较好的改善。

  • 标签: 妇产科 人际沟通能力 现状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关怀能力与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患关怀互动简表(caringnurse-patientactionscale,CNPI-23)和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Minnesotasatisfactionquestionnaire,MSQ)对215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关怀能力得分(88.42±13.54)分,工作满意度得分(44.87±11.34)分。肿瘤科护士关怀能力与其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r=0.433,P〈0.001),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人文关怀能力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显著(t=6.617,P〈0.001),共解释了23.4%的变异量。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肿瘤科护士特点,制订和实施针对性的人文关怀干预措施,加深其对患者情感的体验,在提高肿瘤护士关怀能力的同时,以增进其工作满意度。

  • 标签: 肿瘤科 护士 人文关怀能力 工作满意度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门诊导医护士对人际沟通的认知及应用情况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市四家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导医护士30名,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及面对面访谈。结果:在工作中80.00%的护士会比较注意语言规范及相关礼仪,但仍肴50.oo%的护士不会主动运用沟通技巧。导医工作中产生误解的情况占到了被调查者的93.33%,其中43.33%的护士归因于咨询者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认为是自己表达不清或护患沟通不畅的占36.66%。对于人际沟通大部分护士只有模糊的概念,不能全面地了解沟通的相关内涵。在提高自身人际沟通能力上不主动,原因主要为工作繁忙和资源的缺乏。结论:医院及有关职能部门应从多方面人手提高门诊导医魁的综合素质及人际沟通能力,使其在更好地服务患者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门诊导医 人际沟通 护患关系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手术室护士护理人文关怀现状的质性研究。方法:选择手术室护理人员11例,对护理人员实行面对面的访谈,使用Colaizzi 内容分析法了解人文关怀现状,并提炼主题。结果:在手术室护理人文关怀中需要体现在细节上,还需要贯穿手术的全过程。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加强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不足。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需要优化患者的资源配置,并完善手术室护理人文关怀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人文关怀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护理人文关怀现状,研究其质性,改善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护士15名,利用面对面访谈形式进行质性研究。采取Colaizzi内容分析法提炼出手术室护理人文关怀现状及主题。结果:通过访谈及研究得出,手术室护理人文关怀存在两个主题,一是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应深入每一个护理细节中;二是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应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的始终。结论:现阶段,手术室护士虽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及认知水平,但在其护理过程中严重忽视了手术前后阶段的人文关怀护理,极大的影响了整个手术室的护理水平。因此,手术室护理应加强对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人文关怀护理的宣传力度,使人文护理观念深入每一个手术室护士的心中,从而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人文关怀 现状
  • 简介:护士护理质量高低的决定者,笔者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用创新思维和能力结合护理质量标准阐述护士如何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