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造口人”是针对直肠、膀胱病变(如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为保住病人生命,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直肠、肛管、膀胱等),然后在病人腹部左侧或右侧开一个人造口,这样的病人在医学上被称为“造口人”。目前我国已有“造口人”近100万人,每年新增“造口人”约10万人,恢复期由护理人员指导家庭成员和“造口人”掌握护理技能,使造口并发症下降40%,因此,做好“造口人”出院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造口人” 家庭 护理
  • 简介: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而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病死率在下降,致残率在不断增加,大部分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吞咽和认知等方面的障碍,需要长期康复锻炼。由于住院时间的缩短及住院费用等问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更多是在家庭中完成。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家庭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家庭输液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社区家庭输液现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社区家庭输液危险因素。结果家庭输液危险的发生与患者不同病种、经济条件、药物来源、医学知识掌握程度和输液环境以及护士安全意识、预见性和社区风险管理制度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家庭输液危险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护士和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输液知识的培训对降低社区家庭输液危险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社区 家庭输液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总结13户家庭聚集性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护理经验,均为一个家庭中出现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认为针对这一特殊的患病群体,护理重点在于做好心理护理,针对夫妻患者、有血缘关系患者及患者家属有针对性地实施;尽可能提供社会支持;由于该组疾病的高死亡率,注重患者生死教育;提供健康指导,把防治恶性血液病的相关问题提升至家庭的整体健康环境中。本组13户恶性血液病患者中2例患者均去世的有5户,其中1例患者去世的有4户,其他患者目前仍在血液科接受检查与治疗。

  • 标签: 家族聚集性 恶性血液病 护理
  • 简介: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和心律失常等病变的一种疾病。它占心血管疾病死亡总数的50%左右。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此病最有效方法之一,有并发症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安全和简便等很多优点。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血友病病人家庭治疗现状,识别影响血友病病人家庭治疗的因素。[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7例血友病病人进行深入访谈,现场笔录,并运用类属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血友病病人家庭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有4方面,即血友病病人认同家庭治疗但不深刻、血友病病人及家属对家庭注射的恐惧、对医院的信任及经济原因。[结论]应建立起有效的血友病医疗护理网络,加强对血友病病人及家属的鼓励、监督及支持,让更多的血友病病人及家庭接受家庭治疗。

  • 标签: 血友病 家庭治疗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家庭照护的现状。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以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结合观察法收集资料,并采用Miles&Huberman的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照护呈现5个主题:家庭照顾者扮演家庭照护中的重要角色,患者和家属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知识了解不全面甚至存在错误认知,患者和家属都希望能得到持续的照护支持,患者存在负性情绪,家庭照顾者负担重。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家庭照护状况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应改进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重视家庭照顾者在疾病管理中重要的作用,给予针对性的自我管理教育,提供具有连续性的护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促进家庭照顾者胜任照顾者的角色。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家庭照护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病情观察、营养护理、用药管理和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干预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心力衰竭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乳头异常产妇实施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0年1~12月住院的60例乳头异常产妇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手法复位纠正,产后访视。结果:60例乳头凹陷的产妇中,排除有医学指征不能喂养者,出院时吸吮成功率为100%。结论:责任护士一对一的护理干预使乳头异常产妇能有效地进行母乳喂养,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 标签: 乳头异常 母乳喂养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接受责任护士定期电话随访及上门家庭随访。家庭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状况。结果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随访能明显提高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或改善患者焦虑症状。

  • 标签: 帕金森病 家庭随访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焦虑
  • 简介: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明确、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服务,以期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结局。

  • 标签: 循证护理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症睡眠障碍病人的睡眠干预效果。[方法]将64例抑郁症睡眠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病人均常规予以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同时实施12周综合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分析。[结果]HAMD和PSQI的总评分显示,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在治疗第3周、第6周、第12周及随访结束时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的复发率、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干预有助于提高抑郁症睡眠障碍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睡眠障碍,降低复发率及再住院率。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障碍 干预
  • 简介:目的:分析并总结护理干预对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肝硬化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64例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病人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手术前后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术后病人自理能力分值为(127.65±15.71)分,术前自理能力分值为(93.65±11.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病人6个维度的慢性肝病调查问卷分值均高于术前(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护理干预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病人均以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也使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肝硬化 护理干预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11例,发生率24.4%,死亡7例(15.6%);对照组肺部感染21例,发生率为46.7%,死亡16例(35.6%)。[结论]对脑出血病人实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减少病人并发肺部感染的几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护理干预 肺部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肿瘤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在肿瘤科工作6个月以上的45位护士进行6次心理干预,干预前后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估护士心理状况。结果肿瘤科护士的心理状况与常模比较,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常模;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逐步降低,但躯体化、焦虑仍高于常模;45位护士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能缓解肿瘤科护士的心理压力。

  • 标签: 护士 心理健康 聚焦解决模式
  • 简介:目的评价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中学生生活方式及超重肥胖率的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对2所中学的177名初中生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生活行为及超重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中学生吃高热量快餐的频率低于干预前(P〈0.01),每日看屏幕的时间减少(P〈0.01),每日运动时间延长(P〈0.01),体重指数(BMI)降低(P〈0.01),但超重率和肥胖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中学生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利于降低其BMI,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

  • 标签: 青少年 健康教育 糖尿病 2型
  • 简介:目的对近20年10000例甲状腺术后病理报告进行分析,为探索护理干预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普外科甲状腺手术后病理报告10000例,按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10年分为3个阶段,分析甲状腺手术疾病谱变迁过程。结果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构成比呈增高趋势。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构成比是下降趋势。结论甲状腺手术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甲状腺疾病预防护理、围术期护理方面采取相适应的护理措施调整策略,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及护理随访,以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广西地区 甲状腺疾病 疾病谱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护士负性因素与护士长干预管理的关系。方法:采用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对崇左市4家综合性医院ICU病房80名护士进行压力源调查,并用《护士减轻压力训练教程》进行减压训练(包括正确认知、人文关怀、自觉体验、从容应对、心理调节等方面)和管理支持,比较和评价减压前后的变化及效果。结果:通过减压训练和管理支持各项压力指标得分比减压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结论:护士长认识压力的存在并采取有效的减压训练、干预和管理支持,可有效地减少ICU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并提高护士应对压力的能力。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护士 压力源 护士长 减压训练
  • 简介: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病人逐渐增加,成为肺康复的主要对象。2007年,美国胸科医生学院(ACCP)和美国心血管肺康复协会(ACCVP)发表了肺康复的循证医学指南,从循证角度进一步.证明肺康复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有效。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理干预 肺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CM)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居家无创正压通气患者肺通气功能、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呼吸机管理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要行居家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给予定时电话随访指导、定时家庭访视干预和随时咨询服务的过渡期护理.对照组仅提供出院后电话随访1次和随时咨询服务,总护理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的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生活质量状况、呼吸机管理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在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生活质量、呼吸机管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用过渡期护理模式为居家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提供过渡期护理服务,可维持患者肺功能的稳定、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 标签: 过渡期护理模式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无创通气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