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择期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正念减压疗法中的身体扫描、正念呼吸、正念冥想、步行冥想、正念瑜伽、正念内省6种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收缩压、心率和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麻醉和手术的顺利实施,对疾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手术 正念减压疗法 应激反应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外科手术病人心理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选取本院普外科收治的8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病人负性情绪进行评价,测量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并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HAMA、HAMD、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睡眠质量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能有效改善外科手术病人心理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 标签: 全程护理 外科手术 心理应激反应 负性情绪
  • 简介:目的:了解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心理与行为反应,分析针刺伤发生的情境、原因以及对护生心理、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8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护生针刺伤后体验。结果:实习护生针刺伤多发生于注射、抽血或拔针时;心理反应有担忧、恐惧,个别为自责、怀疑或镇定等,行为反应有哭泣、逃避或退缩、寻求帮助等。结论:临床带教中应加强与实习护生沟通,注重护生针刺伤后心理与行为反应,减轻针刺伤对实习护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强化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教育,以减少其针刺伤发生。

  • 标签: 实习护生 针刺伤 心理 行为反应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海洛因渴求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海洛因渴求问卷评分及尿吗啡检测结果。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海洛因渴求问卷各因子分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3,6个月时海洛因渴求问卷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6个月期间尿吗啡检测阳性总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有效降低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对海洛因的渴求反应,减少患者复吸、偷吸行为。

  • 标签: 聚焦解决模式 美沙酮 维持治疗 海洛因渴求反应
  • 简介:目的调查杭州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退出行为—呼吁行为—组织忠诚—忽略行为"行为反应现状,探讨社会学因素对护士行为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杭州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并在6所医院中随机抽取40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退出行为—呼吁行为—组织忠诚—忽略行为"行为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临床护士行为反应的社会学影响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护士行为反应4个维度条目均分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组织忠诚(3.5±0.7)分、呼吁行为(3.3±0.7)分、退出行为(3.0±0.9)分、忽略行为(1.8±0.8)分。不同维度条目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职务、年均收入与护士退出行为密切相关(P〈0.05);职务、职称与护士呼吁行为密切相关(P〈0.05);职务、科室与护士组织忠诚密切相关(P〈0.05)。结论由于护理的特性,护士行为反应水平与企业职员不同,年均收入越高,担任职务的护士离职的可能性较低,职称级别越高的护士其呼吁行为越强,担任职务的护士其组织忠诚得分越高,提示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确保护士收入与付出相符,重视护士"主人翁"地位,加强对护士的感情付出,可以减少护士离职行为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行为反应 影响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总结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在矮小症患儿激发试验中不同时间点生长激素(GH)分泌峰值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矮小症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进行诊断。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采血,接受试验后,患儿各时间点的GH值分布不均衡,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晕针及低血糖反应,输注精氨酸未发生不适症状,未发生脱管以及采血后局部感染。服用左旋多巴过程中,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心悸、头晕,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不良反应,经精心治疗护理后症状均消失或缓解。结论:应用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对于矮小症患儿进行诊断过程中,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患儿就诊安全性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矮小症 生长激素 左旋多巴 精氨酸 激发试验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了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中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包括用药前充分与患者沟通,加强依从性教育和心理疏导,严密观察并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性处理和监护等。认为通过对不良反应的精心和针对性护理,可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早日康复。

  • 标签: 艾滋病 隐球菌性脑膜炎 两性霉素B 不良反应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