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老年人受到特殊身体情况的影响,他们无论是对于医疗服务还是对于护理服务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想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护理需求,难度相对更高。尤其是伴随着最近几年,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为了有效缓解老年人的养老压力,养老机构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而在养老机构运转的过程中,难度最高的一个管理问题就是护工管理问题。文章就具体探讨了现阶段养老机构护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养老机构 护工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儿科急救护理管理应用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培训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儿科急诊治疗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采取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管理模式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急救护理满意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培训在儿科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 儿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针对医养结合模式,在养老机构护理服务当中产生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本次课题研究的时间在2018年到2020年间,以实际选取的方式进入养老机构进行生活的老年人作为研究的样本,样本量为120名对他们的基本资料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从整体的情况来看,研究组老年人的血压控制效果相对较好,血糖控制效果也明显优于常规组的老年人。从住院疗养率的角度分析可发现研究组老年人的相关指标当中的数据相对较低。从护理满意度的角度分析,可发现研究组老年人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6.67%,常规组老年人的护理满意度为71.19%。结论:为老年人进行管理及护理操作时,以精细化管理作为基础,进行一系列的医养结合护理操作,能够整体提高老年人的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效果,提高他们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 服务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长期护理机构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音乐疗法对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入组患者均为2019年4月-2020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确诊为老年痴呆的患者,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之后,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3名患者仅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而另外43名患者则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音乐疗法,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后,睡眠质量评分为(79.61±2.54)分,优于对照组的(62.73±2.13)分。观察组总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前的72.09%。结论: 音乐疗法对长期护理机构老年痴呆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音乐疗法 老年痴呆患者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中心卫生院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模式。方法:将本镇村民视为调查对象,对2020年3月到2020年9月的目标人群展开定性普查。将目标人群对本次试点调查的活动满意率进行统计;对比本镇村民(包含外出务工人员)在调查活动前后对艾滋病的认知度、商业性行为(匿名)占比、安全套使用比例(匿名)。结果:艾滋病防控工作开展的前后,相应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工作后村民相应认知度提高、商业性行为降低、安全套使用比例提高,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艾滋病 防控工作模式
  • 简介:摘要: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构建叙事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在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SCI)患者,随机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SCI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试验组SCI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叙事护理干预。通过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随访前后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在随访一年后,试验组在心理状态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髓损伤患者 叙事干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外科护理中实施安全干预机制的效用价值。方法:在院内小儿外科选取192例患儿进行研究,并分为人数均等的两个组别,每组9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安全干预管理机制,对比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后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可见,在小儿外科护理中,实施安全干预机制对风险因素的规避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大程度的保障患儿康复过程中的安全性。

  • 标签: 小儿外科护理 安全干预机制构建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链式管理模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内收治的50例手术患者为被本次研究的参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管理),再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内收治的50例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链式管理模式),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管理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7d的压力性损伤评估合格率及转运交接皮肤情况描述相符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手术患者1期/2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实施链式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骨科病房构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中抽选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7例,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47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整体感觉、热心接待、精心评估、细心实施、暖心沟通等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670、8.126、6.127、5.618、6.083,P

  • 标签: 骨科病房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构建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初步构建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拟定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形成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9项,三级指标29项的条目池。结论 SICU护士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的构建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为SICU护士术前访视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 重症监护病房,德尔菲技术,术前访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治疗在老年骨髋骨折合并肺炎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接受移植骨折的老年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循证治疗。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是用于医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特别是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以及顽固性腹水的有效介入技术。该技术能显著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症状,对其并发症和预后评价至关重要。

  • 标签: TIPS术后 集束化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胰腺炎护理工作质量评定的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在我院成立SAP护理指标评定小组,小组成员由14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小组制定SAP护理评价指标初稿,并延请20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归纳专家意见,结合相关文献数据与临床资料决定最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护理终末质量医院间评价指标体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果:两轮专家咨询过程中专家均给予建设性意见,并最终协助制定5个1级指标,16个2级指标。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险恶,科学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科学开展护理工作,助力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护理质量 质量评价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号构建CT增强检查健康宣教平台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04-2020.08在我院接受CT增强检查8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对其进行分组,本次分组方法随机法,组别对照组、研究组,例数40,将实施微信公众号平台健康宣教患者纳入研究组,将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评分有差异,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满意度评分较高,P

  • 标签: 微信公众号 CT增强检查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敏感指标构建的护理干预在垂体瘤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收入医院行介入治疗的20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病程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质量敏感指标构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态、精神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质量敏感指标 垂体瘤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护士进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儿科分层培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进行,研究对象是我院的30例护士,护士可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护士进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分层培训体系,参照组护士进行常规培训,对比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护士的核心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士进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分层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

  • 标签: 儿科护士层级 培训 岗位胜任力
  • 简介:摘要:急诊预检分诊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急诊患者进行准确、快速的分类分检,确定患者进一步治疗或者处理的先后顺序过程。近年来,各省市大型医院急诊科接诊患者人数逐年增多,造成急诊科空间、人员等明显不够,患者及其家属烦躁、焦虑,医护人员也承担超负荷工作的局面,致使急诊科患者满意度较低。目前,在我国一般医院都要求具有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从事预检分诊工作。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护士 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管理情况。方法 :综合Caprini和问卷统计分析法,对病人和护士开展调查。结果:综合预防管理后血栓发生率下降,护士知识水平明显提高。结论:建立全院范围的综合预防管理体系,可有效降低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

  • 标签: []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 预防管理 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