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家庭肠内营养主要照护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为肠内营养医院—社区—家庭持续性照护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0名家庭肠内营养病人的主要照护,在病人出院前2d、出院后2周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方式,调查其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需求和需求方式。[结果](1)出院前2d,被调查相关技术操作掌握程度低,82%照护不知晓每次喂养前需监测胃潴留情况,60%~88%照护不知晓肠内营养前后需半卧位、喂养速度由慢到快、营养液现用现配、营养液要恒温、输注前后温开水冲管、输入药物后需冲管等相关知识;(2)出院前2d,30%~96%被调查希望包括家庭营养液的选择、储存消毒方法、胃潴留监测方法、并发症的处理、输注注意点等方面的健康教育;而出院后2周,50%~70%照护更需要胃潴留监测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医护人员长期关注病人营养健康等内容;(3)出院前2d,80%以上照护非常希望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专业人士咨询等教育途径以期尽快掌握相关技术知识;而出院后2周,照护更倾向于营养支持小组成员定期家庭随访(84%)、社区护士家庭访视(80%)的教育方式。[结论]家庭肠内营养照护对相关知识比较匮乏,需通过专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建立一种持续照护模式,保证病人在进行家庭肠内营养时能得到专业的照护并且能及时找到相关专业人士解决遇到的问题。

  • 标签: 家庭营养 照护者 健康教育 需求
  • 简介:[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小儿视网膜病变术后照顾情感状况及照顾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90例视网膜病变患儿的照顾分为对照组(n=94)和干预组(n=96),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选用一般资料问卷、照顾积极感受量表(PAC)、照顾行为问卷,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对两组照顾进行测评。[结果]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照顾的PAC总分为(28.70±1.68)分、照顾行为总分为(40.50±0.51)分,对照组PAC总分为(20.37±1.13)分,照顾行为评分为(37.17±0.6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授权教育有效提升了视网膜病变术后患儿照顾的照顾行为水平及心理积极感受度,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 标签: 授权教育 视网膜病变 照顾者 照顾行为 积极感受
  • 简介: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已累及全球2300万人口[1-2]。近年来,心衰治疗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患者病情控制仍然欠佳,反复入院的情况时有发生[3-4]。遵医嘱服药、症状监测等自我护理行为是减少患者再入院,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策略[5]。但心衰患者多数为老年人,伴有多种合并症甚至出现轻度认知受损,导致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低水平[6-7]。

  • 标签: 心力衰竭 自我护理 照护者 研究进展
  • 简介:对国内外糖尿病病人照顾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及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使糖尿病病人照顾获得更多的医疗系统的关注和社会支持,为改善照顾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照顾者 健康 生活质量 现状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照顾的健康素养与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及其主要照顾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理念、技能66条(试行)》评估脑梗死主要照顾的健康素养,按照〉80分为高健康素养组,≤80分为低健康素养组,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ugel-Meyer量表(FMA)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并分析影响主要照顾健康素养的因素.结果:100例主要照顾中高健康素养47例,低健康素养53例;出院时高健康素养组患者FMA,MBI评分均显著高于低健康素养组(P〈0.05),且患者FMA,MBI评分与照顾高健康素养呈正相关(P〈0.05);主要照顾家庭功能、疾病应对方式(面对、屈服)、反应评估(健康问题、时间安排受打扰、家庭缺乏支持、自尊)及营养风险筛查均是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关系亲密、积极面对是高健康素养的保护因素呈正相关(P〈0.05),时间安排受打扰、营养风险筛查≥3分则是高健康素养的危险因素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主要照顾反应与患者疾病应对密切相关,良好的照顾健康素养、反应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康复疗效.

  • 标签: 脑梗死照顾者 健康素养 康复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肾移植受健康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行肾移植术的252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内部控制源、外部权威人士控制源、命运/机遇控制源得分分别为27.32分±5.20分、27.08分±4.80分、16.85分±5.33分,心理控制源类型以内控型为主(56.7%);社会支持得分为43.43分±7.68分;内部控制源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196,P〈0.01),命运/机遇控制源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191,P〈0.01)。[结论]肾移植受健康观念和社会支持总体较好,心理控制源与社会支持之间具有相关性,医护人员应重视其相关关系,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肾移植 受者 终末期肾病 健康心理控制源 内控型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了解肝移植受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肝移植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LTQ)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依从性Basel评估量表(BAASIS)对纳入研究的272例肝移植受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肝移植受BAASIS实际得分4分~24分(5.84分±2.75分);159例(58.5%)肝移植受服药依从性差;肝移植受生活质量实际得分58分~196分;服药依从性好的肝移植受生活质量总分、经济维度和并发症维度得分高于服药依从性差的受,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有关,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肝移植受的服药依从性,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移植 受者 服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免疫抑制剂
  • 简介:在对Heider平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理论在照顾对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用设想:在照顾对病人的情感态度一定的前提下,照顾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研究可按照“照顾疼痛知识→照顾疼痛管理态度→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研究路径进行管理。

  • 标签: Heider平衡理论 照顾者 癌症病人 疼痛管理态度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护士家庭访视对失智老人居家照顾照顾负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失智老人居家照顾78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人,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管理,干预组按照本研究设置的社区护士家庭访视方案实施护理干预,包含照顾培训、发放《失智症照顾手册》及电话随访等,为期3个月。观察两组照顾干预前后照顾负荷及生活质量得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照顾负荷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家庭访视能够减轻失智老人居家照顾的照顾负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失智症 老年痴呆症 社区护理 家庭照顾者 家庭访视 照顾负荷
  • 简介:[目的]探索积极应对在老年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简易版(CD-RISC10)、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老年痴呆病人照顾18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痴呆病人家庭照顾的心理弹性总分为(24.83±7.58)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44±0.63)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92±0.51)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27±0.48)分;心理弹性得分与自我效能感及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对照顾的心理弹性水平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通过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影响照顾的心理弹性水平,中介效应量达33.60%。[结论]老年痴呆病人家庭照顾的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其自我效能感有待提高,照顾的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密切相关,积极应对在照顾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老年痴呆 照顾者 心理弹性 自我效能感 应对方式 中介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照顾照料负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主要照顾160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80人,常规组行神经内科常规延续护理,干预组则予以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照顾干预前后Zarit照料负担量表(ZB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量简表(WHOQOL-BREF)得分情况。[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照料负担较干预前明显减轻(P〈0.05),干预组干预后照料ZBI评分(24.35分±2.68分)明显低于常规组(35.65分±4.28分)(P〈0.05);干预后两组照顾SCL-90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干预组各维度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照顾WHOQOL-BREF量表四个领域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干预组各领域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护理可明显减轻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照顾的照料负担,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时机理论 延续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 照料负担 心理负担 生活质量
  • 简介:介绍了参与式健康教育的概念、起源与发展,总结了参与式健康教育在城乡疾病预防、学校和医院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参与式健康教育与传统健康教育相比的一些优势,并提出了我国广泛推广参与式健康教育存在的障碍。

  • 标签: 参与式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脑瘫患儿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痉挛性脑瘫住院患儿120例(实验组)与2015年6月至12月痉挛性脑瘫住院患儿11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院前、院内、院外系统化健康教育,两组患儿均于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进行康复依从性、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粗大运动功能的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6个月3个时间点两组患儿康复依从性、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粗大运动功能的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康复依从性,持续改善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比传统健康教育具更大优势,值得在儿童脑瘫康复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瘫 健康教育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视频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科室住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腰椎、颈椎疾病患者99例,按照入院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49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开入住不同病房。实验组采用视频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康复护理技能掌握准确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康复护理技能掌握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健康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有利于护士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程序,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康复护理技能掌握的准确率,从而提高了疾病康复的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 视频 脊柱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痛风患者健康教育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4月,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主治医生3名,护士3名,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对32名风湿免疫科门诊痛风患者的问卷调查选定主题。按照品管圈实施的步骤及方法,对32名确诊为痛风的患者进行签署知情同意书、建立档案、制定痛风健康教育处方、对痛风患者给予日常生活指导、小组成员每月进行电话回访1次,制定目标及对策,实施健康教育6个月,分析痛风患者对痛风认知度低的原因,并对品管圈开展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品管圈活动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品管圈活动后痛风患者对痛风的病因、诱发因素、控制饮食、合理锻炼、规律服药、定期检查等知识知晓率较品管圈开展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痛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痛风 患者教育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