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外伤脊髓损伤是脊髓受压或断裂,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甚至截瘫,需要长期卧床治疗,所以极易发生并发症,其中便秘就是临床常见的也是易被忽略的并发症。因脊髓神经损伤使支配肠道运动的骶2~骶4的神经功能障碍,出现肠麻痹,支配肠壁平滑肌和肛管括约肌的副交感神经功能受损,

  • 标签: 脊髓损伤 外伤性 便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伤青光眼是眼外伤期间较为常见并发症之一,会对患者的视力产生一定影响,以此使得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降低,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辅以相应护理干预,据此加快患者眼部功能的改善,促进患者康复速度。鉴于此,本文针对外伤青光眼治疗及护理实施综述,希望可为临床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外伤性青光眼 治疗 护理 医学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35例外伤颅内血肿老年患者受伤机制、生命体征、意识变化及变化形式的观察,指出:老年人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多变。作者根据老年人解剖生理特点,结合临床对多发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观察要点进行论述。同时强调,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可靠保障之一。

  • 标签: 老年外伤 颅内血肿 观察
  • 简介:总结11例植入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外伤脑积水的护理。认为重点是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做好分流管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从而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可调压式分流管 护理
  • 简介: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凡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临床上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经脑实质再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常称为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归属于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范畴。我科自2001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置换治疗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脑脊液 置换疗法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
  • 简介:外伤脾破裂修补术是众多保脾手术中常见而有效的手术方法。自1989年以来的10年中,我院实施了23例脾修补术,全部一次成功。本文重点报告了脾修补术的理论基础、简要手术方法,提出了对该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脾修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鼓膜穿孔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2例外伤鼓膜穿孔患者,时间2021年04月-2022年04月,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联合目标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和治疗依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外伤鼓膜穿孔患者目标性心理护理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目标性心理护理 外伤性鼓膜穿孔 治疗依从性
  • 简介:近年来,随着CT、MRI、TCD等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外伤基底节区脑梗死得以及时发现,其治疗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儿童颅脑外伤后该部位的脑梗死相对少见。其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与儿童基底节区局部解剖结构特点、外伤后局部的微循环变化以及生物化学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急性脑梗死24h内头颅CT扫描大多数不能显示,故而在儿童脑外伤患儿中,提倡行头颅MRI检查,以便早期做出诊断对患儿的预后有巨大的帮助。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外伤基底节脑梗死患儿18例,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 标签: 颅脑外伤 基底节梗死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脾破裂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时间段收治的外伤脾破裂患者52例进行盲选分组,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的术后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术后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脾破裂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以35例外伤脾破裂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研究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发生外伤眼内炎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就诊的留守儿童发生外伤眼病患者109例,根据对患者是否发生眼内炎分为两组。发生眼内炎的为病例组,共18例,未发生眼内炎的分为对照组,共91例。收集患者的年龄、视力、受伤部位(角膜、角膜缘、巩膜)、受伤到医治的时间、玻璃体是否脱出以及眼内是否存留异物等,分析上述因素与PTE发生的相关。结果:在选取的109名留守儿童开放外伤患者中有18名发生眼内炎,开放外伤后眼内炎发生率为16.51%。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患者受伤年龄越小、受伤到医治大于24小时为开放外伤后发生眼内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留守儿童开放外伤患者,受伤年龄越小、受伤到医治的时间大于24小时为PTE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留守儿童 外伤性眼内炎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总结微导管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外伤颈动脉一海绵窦瘘的护理。[方法]对29例外伤颈动脉一海绵窦瘘病人行微导管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颈总动脉压迫训练、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术后所有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例出现脑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5例出现外展神经瘫痪,经营养神经治疗3d~5d后恢复。[结论]加强微导管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外伤颈动脉一海绵窦瘘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海绵窦瘘 外伤性 可脱性球囊栓塞 护理
  • 作者: 马蕊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06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1年第13期
  • 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 简介:目的:分析外伤脾破裂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外伤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5.35%、护理满意度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83.73%、护理满意度88.37%;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9.3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3.26%。结论:外伤脾破裂患者护理过程中使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 简介:外伤脊髓损伤主要是因直接暴力(砸伤、摔伤、刺伤、枪伤等)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躯干、肢体、皮肤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对外伤脊髓损伤病人应积极抢救、正确搬运、合理治疗、周密护理、早期锻炼,不仅能预防并发症,还能促进肢体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 标签: 外伤性脊髓损伤 损伤病人 留置尿管 护理 大小便失禁 损伤平面
  • 简介:颅内血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致命的、可逆的继发性病变。一般都是先有意识和瞳孔的变化,然后才有呼吸和循环的变化,而意识和瞳孔变化的先后则随病变的部位而异,如额极部单发血肿时意识障碍先于瞳孔变化,颞区血肿时则瞳孔改变先于意识,而多发血肿尤其是特急型,意识、瞳孔同时接踵改变。

  • 标签: 颅内血肿 围手术期护理 外伤性 继发性病变 瞳孔变化 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护理的具体方法。方法:样本共计16例,一比一随机分组,观察组开展急症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开展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更优,与对照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急症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外伤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护理中实施具备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抢救效果,强化护理服务质量,对降低并发症有关键作用。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失血性休克 急症手术 护理
  • 简介:外伤眼内炎是眼外伤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葡萄膜与视网膜的化脓炎症[1],是十分严重的眼内感染.细菌是眼内炎的常见病因,由外界进入眼内而发病.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造成视觉功能严重损害,甚至需将眼内容剜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1年3月收治的34例儿童外伤眼内炎病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眼损伤护理 儿童 眼内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