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决定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我科治疗并完成自我管理问卷调查的431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数据拟合优度。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主观态度(b=0.161,P < 0.01)、主观规范(b=0.239,P < 0.001)与感知行为控制(b=0.197,P < 0.001)是自我管理行为意愿的强预测因子。意愿(b=0.230,P < 0.001)与感知行为控制b=0.259,P < 0.001)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存在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主观态度与主观规范通过意愿对其行为的影响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模型可以显著提升护理工作者对该群体自我管理行为的理解。这种预测模型为未来研究制定针对特定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决定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新生儿哺乳行为与情感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环境下新生儿的哺乳行为,并结合相关情感发展理论,发现了哺乳行为对新生儿情感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喂养与情感联结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人工喂养可能会影响新生儿情感的形成。此外,母婴互动也被发现是促进情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而言,本研究提出了哺乳行为在新生儿情感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呼吁加强对母乳喂养和母婴互动的支持与关注。

  • 标签: 新生儿,哺乳行为,情感发展,母乳喂养,母婴互动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新生儿情绪调节与行为反应之间的紧密关联。通过系统观察和细致分析新生儿在多种情境下的行为表现,揭示了一系列与情绪息息相关的行为模式。研究结果不仅突显了新生儿在面对各种刺激时所展现出的复杂情绪调节能力,还凸显了其行为反应与情感体验之间的微妙联系。这一发现不仅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新生儿的情绪世界提供了线索,也在实践中提出了重要挑战: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父母护理和医护工作,以更好地满足新生儿的情感需求和发展要求。这一研究对于推动婴幼儿保育领域的发展,提高幼儿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情绪调节 行为反应 观察 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与行为改变在肝病护理中的作用,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效果,评估其对患者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了100名肝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所有患者在入组时进行了详细的一般资料收集,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等。观察组接受了针对肝病相关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如饮食指导、药物使用说明和生活习惯改变建议;而对照组则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经过6个月的干预和观察,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平均年龄为54岁(范围45-65岁)。对照组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平均年龄为52岁(范围44-60岁)。观察组中有65%的患者为已婚状态,教育程度以中等居多,职业以蓝领和服务业为主。结论:健康教育与行为改变在肝病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管理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生活方式的良好改善,减少疾病复发率。因此,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肝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以提升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病护理 健康教育 行为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患冠心病患者展开介入手术治疗后,采用术后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内容,探究此种护理方式对于患者各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时间在2020年1-12月患有冠心病症状的患者共80例,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开展关于临床常规护理内容。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内容给予本次研究的试验组患者。结果:通过对两组心储备功能情况展开比较后发现,试验组通过干预后在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上采用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再其术后采用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于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均兼具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心脏康复护理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联合心理护理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负面情绪及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2—2024.2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认知行为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的负面情绪及行为状态。结果: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采取认知行为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同时降低其负面情绪,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 心理护理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负面情绪 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新生儿行为与神经发育的关联一直是神经科学和发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探讨了新生儿行为与神经发育之间的关系。我们分析了新生儿行为表现与神经系统发育的密切联系,包括出生时的自主行为、感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运动技能的习得。我们重点关注了环境因素对新生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探讨了母婴互动、早期刺激以及社会环境对婴儿大脑发育的重要作用。我们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主要发现,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旨在深入探讨新生儿行为与神经发育的复杂关系。

  • 标签: 新生儿行为 神经发育 环境因素 母婴互动 早期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结合合理行为疗法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健康行为及积极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本院在2022.10-2023.10接收的肺癌患者80例,按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0例,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收集分析。结果:对比两组的情绪评分护理组高于对照组;而对比两组的健康行为评分,护理组高于对照组的评分,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通过干预护理结合行为疗法可提高健康行为和积极情绪,值得推广护理;

  • 标签: 慢病轨迹模式护理 合理性为疗法 中晚期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早期乳头刺激对新生儿吮吸行为的影响一直备受学术界和临床实践的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了早期乳头刺激对新生儿的吮吸行为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这些研究表明,早期乳头刺激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吸吮反射的形成和发育,从而提高其吸乳效率。此外,早期乳头刺激还能够加强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关系。这一发现对于推动母乳喂养实践的普及和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探讨早期乳头刺激的作用机制,为新生儿护理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 标签: 早期乳头刺激,新生儿,吮吸行为,吸吮反射,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广泛存在,成为心理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分析青少年NSSI教育现状及成因,总结出了四种常见的NSSI动机类型,即缓解负性情绪型、防御或求救型、报复或威胁型、自虐或病理型,并结合案例阐释了个人因素、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对青少年NSSI的影响,提出了培养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和营造校园心理文化氛围的应对策略,对学校开展NSSI防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非自杀性 自伤行为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护理用行为转变理论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3年3月-2024年1月本科接诊老年冠心病病人(n=68)。试验组采取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依从性等指标。结果:关于依从性:试验组达到97.06%,但对照组却仅有82.35%。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疾病认知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护理用行为转变理论,病人的依从性更高,疾病认知度改善也更加明显。

  • 标签: 冠心病 行为转变理论 依从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门诊就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社区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150例)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150例)综合护理。结果 对比两组的就医行为情况,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患者能够及时就诊,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肾内科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8例,以随机信封法分组,接受肾内科常规护理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护理的3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增加应用认知行为护理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肾内科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初产妇产前焦虑情绪对产程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通过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共80例初产妇的病例资料,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对初产妇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估,并分析其与产程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初产妇产前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且对产程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包括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等。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有效缓解了初产妇的焦虑情绪,改善了产程行为。本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优化初产妇的分娩体验和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初产妇 产前焦虑情绪 产程行为 护理策略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的影响意义。方法:收录时间:2022.03~2023.04期间,60例精神障碍患者为样本,区组随机化分组(n=30),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循证护理;对比危险行为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对比对照组患者,研究数据改善明确(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精神障碍患者而言,可及时对于危险行为有所预防,护理效果积极,有借鉴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精神障碍 危险行为 影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妈妈课堂”后,提升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48名出生1月龄婴儿的家长。每季度开课1次“妈妈课堂”,对比开课前后家长们的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开课后,家长们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P<0.05);开课后,不同教育程度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P<0.05);开课后,不同身份家长的预防接种知晓率明显提升(P<0.05),身份是父亲的家长知晓率高于其他身份。结论 通过“妈妈课堂” 能够提升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可以改变家长的接种行为

  • 标签: “妈妈课堂” 预防接种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心理行为反应情况以及预防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80例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者进行对比,将儿童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儿童接受预防性护理,观察临床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研究组配合度、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对于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针对性实施预防护理,可以提升儿童的舒适度和配合度,减少儿童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可以借鉴推广。

  • 标签: 群体儿童计划 免疫接种 心理行为反应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心理行为反应情况以及预防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80例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者进行对比,将儿童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儿童接受预防性护理,观察临床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研究组配合度、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对于群体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针对性实施预防护理,可以提升儿童的舒适度和配合度,减少儿童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可以借鉴推广。

  • 标签: 群体儿童计划 免疫接种 心理行为反应 预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