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光子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光子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关节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Z=-2.53,P=0.01),DAS28评分低于对照组(t=2.78,P=0.01)。结论光子治疗能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关节炎 类风湿 光子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对肾病脾肾阳虚型水肿病人中医症候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肾科住院的脾肾阳虚型水肿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记录两组病人中医症候量化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病人中医症候量化积分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脾肾阳虚型水肿病人采用艾灸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其中医症候,提高疗效.

  • 标签: 艾灸 肾病 水肿 脾肾阳虚 疗效
  • 作者: 崔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本文就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自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6例,按照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3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其后比较两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美容效果较比参照组,也明显较好。研究组患者的转移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近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研究组和参照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疗效确切,可以将该方法在临床上进一步的应用及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光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54例,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9例。A组采用仰卧位-俯卧位交替。B组采用仰卧位。比较光疗对两组新生儿间接胆红素、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结果光疗过程中(12h、36h),两组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效应和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效应和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氧饱和度各指标的差异在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交换体位进行光疗不能缩短光疗时间,会增加护理负担,不推荐在光疗时变换新生儿体位。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光疗 体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洗浴法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洗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皮肤科收治的40例危重症皮肤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浴缸洗浴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比较两组患者洗浴过程局部皮损疼痛加剧、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昏厥、跌倒等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4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洗浴过程中不良反应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洗浴过程局部皮损疼痛加剧、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晕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可降低危重症皮肤病患者离床洗浴过程疼痛、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晕厥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皮肤病 浴缸洗浴法 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人工按摩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及急迫性尿失禁(UU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FD及UUI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单纯训练组,各60例。联合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人工按摩治疗。单纯训练组给予常规治疗,疗程6~8周。观察两组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训练组(P〈0.05);两组治疗后盆底肌电位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好于单纯训练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评分低于单纯训练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结合人工按摩治疗PFD及UUI,能有效缓解患者的预后及盆底电生理特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尿失禁
  • 简介:目的:探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08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鞘内注射 万古霉素 地塞米松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