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医学在社区居民灾害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100名社区居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循证医疗解决培训中发现的问题,提供临床医疗证据,从而不断改进培训方案进行教学,培训后评价两组社区居民灾害知识及自救互救能力。结果:观察组社区居民灾害知识及自救互救能力较对照组社区居民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循证医学 灾害 培训模式 社区居民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健康服务、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对220名居民发放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主动性医疗服务要求不大,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不太强烈。结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保健意识,同时开展多形式的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居民对卫生保健的要求。

  • 标签: 社区居民 健康保健服务 健康教育 需求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疗法技术应用于社区高血压居民的应用效果,为耳穴疗法技术后期在社区护理中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时间选取上从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总共一年的时间,人员的选取上从管辖的社区居民中选80个案例,其中40例为普通组、另外40例为耳穴疗法组,对两组居民进行对比研究,分别从治疗后降压疗效比较、对中医耳穴疗法满意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满意度几个方面进行效果对比。结果:经过中医耳穴疗法后的居民在治疗后降压疗效比较、对中医耳穴疗法满意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满意度几个方面都高于普通组(P<0.05),说明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社区高血压居民提供中医耳穴疗法技术有利于有效调节血压,患者对中医治疗技术的满意度较高,对改善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提升,同时有效降低高血压引发的并发症。

  • 标签: 中医技术 耳穴疗法 高血压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构建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拟定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德尔菲法对 25 名专家进行反馈匿名函询问卷调查,经过 3 轮的整理、归纳、统计,再反馈的方法,第一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5 份,有效率为 100% , 第二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2 份,有效率为 88% , 第三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0 份,有效率为 80% , 最终确定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项目。结果 经过 3 轮反馈匿名函询调查,确定 5 个一级指标, 9 个二级指标及 34 个三级指标的柳州市社区居民 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 为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社区居民 灾害 应对能力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家医团队对社区居民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70例样本均为我社区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小组,将常规护理干预、家医团队式健康教育干预分别施以常规组(n=35)、研究组(n=35),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评测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得知: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医团队式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社区居民 家医团队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社区居民胰岛素笔注射患者废弃针头处置错误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2020年4月至8月采用自制问卷,对该院辖区内光明社区、新兴社区、建中社区居民胰岛素笔注射患者235例进行废弃针头时未将针头带回医疗机构、未将针头弃置密闭容器、未回套外针帽等原因调查并制定对策,进行干预前后的对比。 结果 干预前居民胰岛素针头处置错误225人,错误率为95.74%,应用综合管理模式干预后,居民胰岛素针头处置错误112人,错误率为4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期间居民佩戴口罩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采用自制问卷于2020 年7月11日至2020年7月18日,通过网络调查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口罩使用情况,并分析居民佩戴口罩的依从性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22份,有207人(93.24)的任务新冠疫情期间佩戴口罩对身体具有保护作用,有202人(90.99%)认为现阶段有必要继续佩戴口罩,有132人(59.45%) 不戴口罩的原因的呼吸不顺畅;有123人(55.41%)表示家中未获得口罩的原因是买不到。因此保障口罩的供给,提高佩戴口罩的舒适型,加强对居民佩戴口罩的宣教,对于提高居民佩戴口罩的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新冠疫情 口罩 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疾病谱发生明显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许多需要长期治疗、护理和康复的慢性病患者将从医院回到社区。为了使慢性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出院后回到社区乃至家庭能得到持续、及时、主动、全面的治疗康复护理服务,我们借鉴有关报道提出的“链式服务模式”,将慢性病患者不同疾病时期的护理需求视为整体,以服务内容为链体,连接整个服务流程,开展具有社区特色和优势的无缝隙链式护理服务模式,

  • 标签: 护理服务模式 社区居民 上海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病患者 认知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筛查相关知识的认识。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526例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26例社区居民中,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筛查有所认识者219例,占41.63%;每年定期参加体检者151例,占28.70%;文化程度高者对疾病认知较高。结论社区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应加强社会宣传工作,使其认识到定期筛查的重要性,实现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社区居民 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收集社区居民参与研究,通过社区卫生中心提供的居民健康调查问卷,探究对其实施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指导,此干预措施对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研究对象:某社区居民抽取430名自愿参与调查者,结合干预前后调查问卷整体数据,对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两项情况进行统计,后对其进行研究,并分析实施健康教育措施对社区居民健康指导的有效性。结果 实施积极健康教育干预后,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有显著提升,干预前后数据已达到P<0.05统计标准,且具有意义。结论 实行健康教育方案对社区居民而言无疑是最可取、最便民的干预举措,无论是在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上、健康行为的改变上均起到了关键的干预作用,对此建议社区大力推广此教育方案,为更多的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居民 健康知识知晓率 健康行为形成率 影响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脑卒中筛查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孝感市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取孝感市社区居民,在做好脑卒中筛查各项工作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前后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信行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识与态度得分高于干预前(P均〈0.01),干预前后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女性脑卒中防治行为得分高于男性(P〈0.01);不同年龄社区居民脑卒中知信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文化程度较高,其知识、态度得分较高(P〈0.05);不同职业、居住地居民脑卒中防治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脑卒中家族史或脑卒中史、脑卒中相关慢性病史者其知信行得分均较无者得分高(P〈0.05)。结论基于脑卒中筛查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识、态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防治行为的改善幅度相对较小。需进一步强化与深化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健康教育普及工作,保持健康教育干预的连续性与持续性。同时,需根据不同特征社区居民有针对性给予健康教育干预。

  • 标签: 社区居民 孝感市脑卒中 知信行 健康教育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带来的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这就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一种以社区为服务范畴的护理形式应运而生。护士走出医院大门,开展社区医疗服务,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向慢性病防治、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领域发展。将医院护理工作由社区向家庭延伸,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社区护理服务。所以社区护士在社区护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社区护士 社区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基础性、综合性的卫生服务形式。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是社区卫生发展的核心。

  • 标签: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实施社区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 取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社区慢性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均分成 40 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社区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对慢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实验组合理用药、健康膳食及慢性疾病知识掌握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 论 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应用社区护理可有效提升对疾病掌握度,有助于治疗效果提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护理 社区慢性病管理 意义
  • 简介:【摘要】 目的 以分析社区护理服务为目的,主要探讨将其应用于社区患有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采集400例来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社区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同时根据研究需要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分别为研究组(社区护理服务)、参照组(常规用药指导),并针对性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及行为变化以及相关护理质量。结果 对比患者日常生活及行为变化,从统计数据能够体现出研究组各项数据较高,参照组相对偏低,组间数据现差异性(P<0.05)。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以体质量指数、舒张压、收缩压、血糖控制各项数值变化为判定依据,参照下表可明显看出,研究组各项数值更有优势,参照组数值变化则不理想,故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服务在我社区应用后,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同时患者血压或血糖等病况均得到明显控制,较高的护理质量建议广泛推荐并应用。

  • 标签: 社区慢性病 社区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服务对于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社区当中收治的64例慢性疾病患者疾病分析,根据单双号形式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32例)接受常规管理,试验组(32例)接受社区护理服务,对比效果。结果 试验组社会功能、生理智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力以及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社区护理服务 社区慢性病 管理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门诊就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社区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150例)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150例)综合护理。结果 对比两组的就医行为情况,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患者能够及时就诊,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总结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在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区属医院与社区建立联动模式,制定社区护士手册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医院派出护士长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护理管理指导,加强对社区护士的技能培训,接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来院参观学习,并进行护理质量检查。通过1年的实践,社区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护士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 社区 联动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