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心理干预改善护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探讨提高护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群体,运用心理测评和SCID访谈诊断,对筛选出的焦虑合并抑郁状态的护共17人为干预组,实施团体和个体心理行为干预;选择焦虑抑郁得分最低且访谈诊断无焦虑抑郁的17名护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水平,并将结果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两组时间的主效应显著,时间和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干预组在不同测量时间点的焦虑、抑郁分数变化显著,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结论]团体和个体心理干预相结合的干预形式可改善护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心理干预 护生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调查社区护士对抗生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促进社区抗生规范用药护理和管理.方法采用社区护士抗生安全用药认知问卷,对西安市1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护士抗生安全用药认知总分为(26.69±1.57)分,认知度为44.83%;学历、职称及从事护理工作年限为社区护士认知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应加强社区护士抗生安全用药护理知识的培训和质量管理,确保患者抗生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社区护士 抗生素 安全用药
  • 简介:该文围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的临床能力评价这一问题,从评价形式和评价指标两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的相关具体实践。强调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并分析了目前关于临床能力评价指标的各种观点以及国内外的异同。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考核
  • 简介:[目的]探讨专科护职业期望对择业效能感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职位期望量表和择业效能感量表对493名专科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专科护职业期望为中等水平,得分3.52分±0.55分;择业效能感为呈中等水平,得分3.59分±0.44分。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期望总分、声望地位、自我发展及稳定性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期望总分可正向预测择业效能感,而稳定性因素可负向预测择业效能感,二者共解释总变量的19%。[结论]职位期望对专科护的择业效能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培养护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位期望和纠正护生过度重视稳定性因素的心理,是提高护择业效能水平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专科护生 职业期望 择业效能感
  • 简介: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了解该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学院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119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58人)和对照组(61人)。研究为同期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学生发放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量表,对教学效果予以评价。结果2组护生在干预后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因子得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更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标签: 行动导向 基础护理学 自主学习能力
  • 简介:[目的]构建护理本科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向25名护理专家就构建护理本科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进行多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后,专家的积极系数是88%和91%,权威系数是0.81和0.85,包括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4.0,变异系数均〈0.25.[结论]专家对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好,函询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护理本科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护理 本科 创新能力 德尔菲法
  • 简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一线护理专业人才.帮助研究掌握和提升临床实践能力。该文以教育部研究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要求及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以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为切入点,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合阐述,旨在启发各级护理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思路.为我国有效培养更多一线应用型高级专业护理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工作能力
  • 简介:[目的]了解《临终关怀》课程对护自我价值感的影响。[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102名选修《临终关怀》课程的大学二年级护理本科生分别在开课前与课程结束后进行测量。[结果]护的自我价值感得分高于常模(P〈0.05或P〈0.01);学习《临终关怀》课程前后护社会取向特殊人际自我价值感和特殊家庭自我价值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课程的开设在短期内对护的自我价值感可产生一定影响。

  • 标签: 自我价值感 临终关怀 护生
  • 简介:目的:了解实习护针刺伤后心理与行为反应,分析针刺伤发生的情境、原因以及对护心理、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8名实习护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护针刺伤后体验。结果:实习护针刺伤多发生于注射、抽血或拔针时;心理反应有担忧、恐惧,个别为自责、怀疑或镇定等,行为反应有哭泣、逃避或退缩、寻求帮助等。结论:临床带教中应加强与实习护沟通,注重护针刺伤后心理与行为反应,减轻针刺伤对实习护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强化实习护职业防护教育,以减少其针刺伤发生。

  • 标签: 实习护生 针刺伤 心理 行为反应 质性研究
  • 简介:近年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的培养已逐渐成为医学院校关注的重点。该文主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临床能力考核、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等方面,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指关节定位轮换法在胰岛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胰岛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指关节定位法轮换皮下注射胰岛,对照组按常规的腹部环形轮换法注射胰岛。观察两组护理人员规律轮换胰岛注射部位执行情况、病人局部皮肤状况、病人执行轮换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胰岛注射部位护士规律轮换率、病人定位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1),且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指关节定位能提高护士为病人注射胰岛的规范性,同时病人减少疼痛、感染、皮下脂肪增生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 标签: 胰岛素注射 指关节定位 规律轮换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案例教学法用于儿科护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2012学年49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以周目标为基础的传统临床带教教学法;2012~2013学年57名护生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设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和床边综合能力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在儿科临床实习出科时理论成绩与床边综合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用于儿科护临床实习教学效果好。

  • 标签: 护生 儿科 实习 案例教学
  • 简介:[目的]探索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实习护士临床实践遇到的问题及真实心理感受,分析影响口腔科护理实习教学效果的因素,为本院实习护实践教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诠释现象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转入本院实习的265名实习试用护进行半结构式、面对面深度访谈,运用Clazzi资料分析原则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经分析共提炼出5个主题,口腔专科医院护理工作的认识、口腔专科四手操作技术的认识、对病人服务沟通技巧的反思、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反馈。[结论]了解学生在口腔专科医院护理临床实践遇到的问题及真实心理感受,征求对本院护理教学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探索、创新临床带教管理和教学方法,以期为本院护的实习质量管理改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口腔医院 实习护士 临床实践 质性研究
  • 简介: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分泌缺陷和/或胰岛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终生性疾病,胰岛治疗作为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接受。但由于胰岛种类很多,而患者对胰岛相关知识不熟悉,注射操作不规范等,导致胰岛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安全问题。因此,加强胰岛使用的教育管理,规范注射胰岛操作指导,对糖尿病患者安全使用胰岛至关重要。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群组管理
  • 简介:循证护理课程是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的核心课程之一,循证护理能力也是对其专业能力的重要要求。该文结合循证护理教学的实践,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循证护理课程建设和激励研究参与循证护理项目方面介绍提高专业学位研究循证护理能力的做法和体会。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循证护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四阶梯"教学法提高实习护健康教育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实习的护43名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实习的基础上,实施以"四阶梯"教学法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案,按拟定的研究干预方案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训,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能力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实习护的健康教育能力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以"四阶梯"教学法为基础的研究干预方案可提高实习护的健康教育能力。

  • 标签: “四阶梯”教学法 健康教育能力 实习护生
  • 简介: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4所大学护理学院和6所综合性医院的12位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访谈.专家们从培养目标、核心能力、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培养方式、职业准入6个方面提出了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职业嵌入式培养的看法,为更好地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职业嵌入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 专业学位 职业嵌入 培养模式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人文教育对护生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60名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护生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型带教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方法基础上引入人文教育。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综合能力考核情况、病人或家属对护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或家属对护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综合能力考核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实习带教过程中引入人文教育的效果优于传统型带教方法。

  • 标签: 人文教育 护理临床实习 护生 神经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可以提高本科护职业胜任力的临床教学模式.[方法]将59名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对护采取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相结合的带教方法.于实习结束后分别对护的职业胜任力进行测评.[结果]经过40周的临床实习后,观察组护职业胜任力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除了领导和创新能力外,其余维度观察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本科实习护的职业胜任力.

  • 标签: 护生 职业胜任力 临床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脱敏疗法训练对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实习护生情境性焦虑、恐惧的影响,提高综合ICU护临床实习质量。[方法]将2011年7月一2013年7月轮转入ICU实习的71例本科护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采用常规模式带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ICU系统脱敏训练。[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程度、应对能力、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护对教师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脱敏疗法可降低护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增强其ICU应对能力,从而提高护实习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 标签: 系统脱敏疗法 实习护生 临床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