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在急诊科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价值,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4年2月到2015年11月,选取我院急诊入院的80例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传统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的细胞因子改善水平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调查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的细胞因子改善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经过1周治疗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以及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的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通过血液净化治疗的治疗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采用血液净化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无并发症占比95.00%(38/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治疗的72.50%(2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急诊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优化细胞因子水平高。具有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龄急性重症胰腺炎 血液净化 急诊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重症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诊疗组和对照组,诊疗组24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诊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7d内连续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诊疗组患者死亡3例,对照组患者死亡5例。诊疗组存活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血压、心率等)、机械通气时间优于对照组存活患者。研究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在临床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过程中具有显著改善患者酸碱平衡、保障体内电解质平衡,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脓毒血症 血液净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一线孕期护士的心理健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孕期护士的心理问题,并探讨对孕期护士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我们把宜兴地区二、三级综合医院两所临床一线的孕期护士44人,以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德若伽斯编制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定,统计每一位孕期护士心理测评因子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及治疗,两个月后对原有测试阳性者进行复测。结果临床一线孕期护士SCL-90总分为127.61±33.31,总均分为1.41±0.37,阳性项目数为26.68±20.48,阳性者为8例,占总数的18.2%;对44名孕期护士各因子分进行统计,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状态、抑郁、敌对、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异常。心理干预后阳性受检者降至3例,干预率达62.5%。结论临床一线孕期护士通过心理健康调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经心理干预后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孕期护士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设置专职监测护士对视频脑电工作的影响,提高视频脑电监测成功率及护理质量。方法2014年1-6月未设置专职监测护士时收入的73例患者,与2014年7-12月设置专职监测护士后收入的75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设置专职监测护士后收入的75例患者,脑电图监测记录阻抗水平降低,读谱数据中高切、低切范围增宽,更能接近标准水平。对患者发作时护理更为精准,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加服务满意率。结论设置专职监测护士对开展视频脑电监测工作尤为重要,自患者入院便由专职监测护士收容,采集护理病史,了解发作规律及形式,观察受监测者情绪、作息等并给予干预,使患者在检查监测中获得全方位护理。

  • 标签: 专职监测护士 视频脑电图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分别持续监测两组治疗前后的颅内压水平,测量两组0d、1d、3d、5d、7d时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治疗前后的IL-1,IL-6,TNF-α水平。结果采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后,观察组的颅内压及NSE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后,治疗后的IL-1,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可以有效地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及炎症介质的水平,保护神经细胞功能。

  • 标签: 颅脑损伤 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 颅内压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湿病患者血液ANA与血液ENA检验结果与意义。方法选取本院风湿科收治的143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来自于2011年4月~2015年7月期间,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143例接受常规身体检测没有患风湿病的正常者为对照组,检验两组患者的血液ANA与ENA。并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液ANA抗体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53.85%、99.26%;血液抗ENA抗体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2.24%、98.57%(P>0.05)。结论检验风湿病患者的血液ANA与ENA的结果表明,患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不高,因此,应选择适合的指标对风湿病患者进行检验。

  • 标签: 风湿病患者 血液ANA和ENA 检验结果与检验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告之恶性血液病患者病情对患者心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2例进行研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对患者告之病情,分为知晓组,同时抽取同期隐瞒病情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2例作为隐瞒组。告知组于治疗前1周参考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方式进行逐步病情告知,并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隐瞒组不告之患者病情。患者刚确诊(知晓组患者告之前)及治疗第1周期、第2周期结束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第1周期和第2周期患者依从性。结果刚确诊时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周期开始前知晓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高于隐瞒组(p<0.05),第二周期开始其知晓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第一周期下降,而隐瞒组持续升高至第二周期开始前已高于隐瞒组(p<0.05)。第一周期隐瞒组依从性好47例,可12例,差3例,知晓组依从性好11例,差39例,12例,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隐瞒组依从性显著高于知晓组。第二周期隐瞒组依从性下降,依从性好23例,依从性可25例,依从性差14例,而知晓组在经过第一周期后,表现为依从性升高,其中依从性好34例,可21例,差7例,第二周期知晓组依从性反而高于隐瞒组(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知晓病情短期内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但会降低患者的远期不良心理情绪,提高远期遵医行为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知晓病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收并应用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文关怀,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8.63±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1±2.1)分,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两组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护理中加强人文关怀,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疗效,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人文关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同行评价在手术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成立同行评价小组,将其与手术护理工作相结合,将实施后一年的护理数据作为实验组,实施前一年的数据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环境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服务规范、院内感染控制等方面的质量控制结果。结果实施同行评价后,我院手术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共发生不良事件5起,实施前的不良事件共17起。结论同行评价在手术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使评价标准与手术过程实现了有效结合,质量控制的主动性、实效性、优化性都大大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同行评价 护理质量控制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耐药性。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重症监护接受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有200例,其中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46例。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度观察和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原学耐药性。结果结论重症监护室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主要是葛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极强。因此需要不断强化对患者的综合管理,预防和治疗并重,从而提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救治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临床特点 病原学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