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采用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命名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9例,其中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患者均采用右美托咪定,三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以及维持的药物均相同。患者在手术中进行麻醉剂量有所不同,其中试验1组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药物右美托咪定0.8μg/kg进行麻醉,以0.3μg/(kg·h)的剂量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试验2组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药物右美托咪定0.8μg/kg进行麻醉,以0.5μg/(kg·h)的剂量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所有患者在如下几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麻醉诱导前时刻(T1)、手术结束时刻(T2)、术后第1天(T3)以及术后第7天(T4),检测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6(IL-6),并在患者手术前24h、术后第1天、3天、7天通过简易智力状况监测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患者术前24h的MMSE评分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第1天、3天的MMSE评分同手术前24h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患者在手术后第1天MMSE评分同手术前24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的MMSE评分同试验1组合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间对比,对照组患者的NSE在T2和T3时间点有升高(P<0.05),在T4时恢复到术前水平,试验2组患者在T2和T3时间点的NSE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其他时间点的IL-6均高于T1时间点(P<0.05),试验2组在T2、T3时间点的IL-6水平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剂量为0.5μg/kg能明显改善肺癌根治术患者的认知功能,其可能与炎症反应和可逆性脑损伤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不同剂量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手术实施全身麻醉存在的医疗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科实施289例高龄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资料,术中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麻醉中患者理想的生理状态,观察高龄患者全麻效果和安全性。结果289例高龄患者全身麻醉后,麻醉效果均较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麻醉意外及严重的并发症,出现5例频发室性早搏,33例患者术中血压明显升高,12例患者血压下降,分别对症对症治疗得以纠正。结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应结合患者自身因素,充分做好术前相应评估和准备,术中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维持麻醉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麻醉风险。

  • 标签: 高龄患者 全身麻醉 医疗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舒芬太尼在B超定位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接诊的100例接受臂丛麻醉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结果对比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麻醉维持时间以及用药后6h、12h、24h的VAS评分,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B超定位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麻醉效果良好,可有效延长麻醉维持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B超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CIS)不同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的溶栓治疗效果,为治疗CIS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应用COCHRANCE(包括中国和中国Ccra中心在内的13个中心的50010多人)协作网评价方法对CIS疾病患者的不同药物使用、不同剂量适应以及不同给药途径进行评价。对照组应用后路椎管单开门扩大术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单开门扩大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收集到26个已完成的随机对照实验,其中有15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有5个试验比较其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10个试验比较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高剂量溶栓治疗组呈现出早期死亡的发展趋势,与低剂量溶栓治疗相比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并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溶栓药物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溶栓药物与高剂量溶栓药物在治疗CIS患者中不能够得出更好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等结论。

  • 标签: CIS患者 不同药物 不同剂量 不同给药途径 溶栓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中右美托咪啶的临床麻醉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接诊的48例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其中24例给予右美托咪啶(观察组);另24例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苏醒期内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苏醒期内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更接近正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苏醒期内观察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共6例,25.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患者手术麻醉,能够稳定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功能神经外科手术 右美托咪啶 生理盐水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D组)和对照组(P组),每组30例。D组患儿在行手术前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静脉输注麻醉麻醉为1μg.kg-1,给药时间>15min,维持量为1μg.kg-1.h-1;P组患者在行手术前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剂量为1.5mg.kg-1,维持量为3mg.kg-1.h-1;对比两组患儿麻醉前、给药后、切皮、苏醒等四个不同时期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呼吸抑制情况,并对比两组患儿与手术和麻醉有关的并发症。结果D组与P组患儿给药后和切皮时的心率均低于麻醉前。D组患者的心率增高程度明显优于P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各项指标均正常。D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情况少于P组。结论行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效果明显且较丙泊酚更为安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腹股沟疝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保留自主呼吸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2月份在本院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36例患儿按麻醉方式分为两组七氟烷吸入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组(L组,20例),米库氯铵组(M组,16例)。L组保留自主呼吸,M组静脉复合麻醉后控制呼吸,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外科医生一次置镜成功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前(T0)、置镜时(T1)、异物取出即刻(T2)、出手术室(T3)各时间点的MAP、HR、SpO2、PETCO2的变化,以及T2点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屏气、呛咳及术后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M组相比,L组在T1-T2时刻MAP、HR增加幅度较小(P<0.05);术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1);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5.7±2.5vs10.7±7.8,P<0.05);术中屏气、呛咳的发生率较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T2时刻PaO2和PaCO2及外科医生一次置镜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麻醉诱导时间相对较长。结论在七氟烷吸入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保留自主呼吸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安全有效,且麻醉苏醒迅速,气道并发症低,尤其适用于主

  • 标签: 七氟烷 利多卡因 米库氯铵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麻醉